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湘华 《船山学刊》2008,(3):173-176
宋代诗人王庭珪贬谪湘西七年,寄情山水,尽赏朴野民风异俗,创作不少诗词佳作,对湘西美丽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加以吟赞。王庭珪湘西诗作构思巧妙,语言精炼,雄刚浑大,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张军 《社会科学家》2002,17(1):80-82
《湘行散记》记述湘西各地的风物和热爱生命的湘西人物。湘西风物幻美、庄严又带着优愁。它启示人们对于人类历史与个体生存合理形态的深思。湘西的人生困苦而卑微,但湘西人对于生命的爱与执着使他们卑微的生命富有意义。这对于人生的爱与执着也启示人们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湘西金矿位于中国湖南沅陵县境内。像中国的许多老矿一样,目前该矿面临困境。本文试图从该矿的困境表现形式入手,深入剖析造成困境的内外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重振湘西金矿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在建国后长期被主流话语忽略和批判,后来随着“沈从文热”在海内外升温,“湘西世界”逐渐成为瞩目和神往的对象。这个世界是否“桃源”的争论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桃源”情结是沈从文和读者共有的,是人类对理想家园的追寻和期待。审美经验沟通了作者和读者,“湘西世界”成了沈从文和读者自我救赎和抵抗异化的虚拟天地。 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入手,论述了湘西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的转型与变迁问题,探讨了湘西地区民族文化特质中的“民间”内涵、文化格局和文化结构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力,从群体个体化、文化多元性及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等三个角度,阐述了湘西民族文化转型的深刻矛盾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斌  刘景慧 《船山学刊》2007,(3):132-134
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是在大湘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大湘西民俗文化折射着大湘西民众的心理,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大湘西民众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大湘西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开发价值;新时期,大湘西要实现跨越发展,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充分考虑区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充分利用区域的民俗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龚天平 《船山学刊》2001,(4):136-137
湘西,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多少带有神秘色彩的字眼。许多人是从电影《芙蓉镇》、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或沈从文先生的著作中接触湘西的。在上古,湘西属楚国,垂西南,行政区域上曾隶属黔中郡、汉中郡,明清后属湖南。现在地理学意义上的大湘西,包括湖南省的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等。就是在这块不大的地盘上,湘西人民以其特有的禀赋演绎了一幕幕壮观的历史活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而,编纂一部全面、系统展现湘西文化的工具书,就是一项极其艰难但意义重大的工程。令人欣喜的是,地处湘…  相似文献   

8.
大湘西傩文化的旅游形象定位为神秘奇绝湘西古巫傩,旅游开发的战略目标为构建大湘西神秘文化旅游的拳头品牌。实施大湘西傩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战略,旅游开发的整体性战略、主体联合战略和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9.
崔思蕖  李虹 《船山学刊》2007,(4):123-126
湘西花灯是流传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界的一种群众最喜爱、最普及的艺术表演形式.其内容丰富多彩,表演生动活泼,它的艺术形式独具本土民族特色和风格.表现的是土家族苗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礼俗、节令、信仰等民俗.同时具有群众性歌舞表演及民间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所以,研究湘西花灯的多元艺术及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湘西花灯艺术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往往在优美的描写中,平淡从容的叙述中隐藏着一股忧郁与哀愁的情绪。《美丽总是令人忧愁》一文作者试从沈先生的民族根源和个人经历两方面探讨其产生忧郁哀愁的原因,并从湘西文化角度探讨沈先生的所忧,也许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二、三十年代,沈从文之所以蜚声文坛得益于他所建构的完整独特的湘西艺术世界:它们是短篇系列《柏子》、《丈夫》、《萧萧》等;散文系列《从文自传》、《湘西》等;长篇系列《边城》、《长河》;民间传说系列《龙朱》、《月下小景》等。正是因为这充满异域情调的湘西题材,使得沈从文在现当代文坛被误解、曲解长达半个多世纪。到了九十年代,又因为同一题材,沈从文被誉为“边城圣手”,当重排二十世纪文学大师座次时,他成了仅次于鲁迅的大师级作家。对沈从文现象如何认识?怎样对其作出合理的阐释?这些问题都有再思考的价值。 我们今天重提沈从文和他的湘西题材是因为湘西艺术世界中隐藏的某些东西吸引了我们,而只有时代精神的更迭,那些本来存在于作品之中的意义,才能被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到它:湘西题材是一曲以湘西人生形式的探索为主旋律的生命之歌,寄寓着沈从文期望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湘西是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具象诠释。在沈从文的创作中,湘西怀旧中所展示的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点。通过对湘西世界的怀旧和重构,沈从文的创作连接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对湘西怀旧世界的反思和认同则成就了沈从文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3.
湘西旅游资源数量多 ,品位高 ,种类各异 ,对湘西旅游发展进行正确的战略匹配分析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详细地分析了湘西旅游资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基础上 ,提出湘西旅游大胆发展战略。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湘西汉语方言主要有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和乡话。秦汉时期湘语已经成形。北宋靖康之乱北方移民给湘西地区带来了官话。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江西移民带来的赣语对湘西汉语方言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乡话在瓦乡人迁徙到湘西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王跃辉 《船山学刊》2007,(4):117-119
本文从湘西苗歌的结构形式、音韵格律,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可以看出,湘西苗歌不仅在结构形式和唱腔方面独具特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同时在立意谋篇、谴词造句、音韵格律,表现手法等方面造诣精湛,达到了惊人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湘西苗族接龙仪式与接龙舞的起源、形态、艺术特色等进行初步的考究和辨析。  相似文献   

17.
苑野  薛忠义 《社会科学论坛》2013,(3):229-231,236
沈从文作为中国乃至世界20世纪初颇具影响力的乡土作家,其创造的“湘西”文化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的人性:少女形象的塑造、湘西少年纯洁的爱情和中老年人朴实的人格,讴歌了优美、健康、自然的“湘西世界’人性,表达了作家一生以文学健全人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在表现湘西南地区奇异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边地生活时,特别对该地古老的泛神宗教崇拜作了较为详细的描绘。一些奇特的古代迷信形式,如茵人消灾祛魔的滩,蛊巫术和滩鼓舞等,在沈从文笔下以现实的材料形式勾画出一幅湘西农村习俗的理想图景。他在对这些民间宗教作批判和揭露的同时,也洋溢着一种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深情和厚爱。宗教是边区生活的固有部分。因为“环境永远那么静寂”。“不可形容的寂寞”,因此边地的宗教尤其古老,而且受到苗族惯例的渗透和影响而更加奇异。作为整个边地宗教崇拜一部分的摊,自然而然的呈现出鲜明的地域…  相似文献   

19.
胡萍 《船山学刊》2007,(3):135-137
本文以湘西南苗族"平话"为视角,从地理特征、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崇拜及民族心理等方面探讨了部分"平话"词汇中文化蕴涵,显示了"平话"所负载的湘西南"熟苗"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剖析,分析了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及条件,提出了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吉首为中心,以怀化为次中心的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构建格局,走“联合营销”式的开发模式,并探讨了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及对策,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