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的形成过程中,意象派只是作为一个重要背景起作用;在他的文学革命主张形成之后,意象派对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影响则十分明显,只是这种影响是建立在他对意象派的曲解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维度研究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可以发现,在1903—1936年间,鲁迅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具体来说,1903-1926年间,鲁迅在外国文学译介中倾向于“文学革命”;在1927—1936年间,鲁迅的文学翻译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鲁迅杰出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使他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界之战士”。  相似文献   

3.
80余年来,对五四运动的解说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瞿秋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评价五四运动的第一人,他将五四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视野中来考察,是"五四"激进革命话语形成和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瞿秋白领导了一场文艺大众化运动,旨在通过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批判性审视,为新的文学革命鸣锣开道。他倡导来一场"无产阶级的'五四'",以否定资产阶级的"五四",实质是文艺领域领导权的争夺,与其说是文学革命,不如说是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4.
对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形成,历来有种种不同说法。本文从胡适文学革命思想酝酿期(主要是在美国绮色佳期间)所关注的问题入手,研究他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字的思想历程,并进而分析了这一过程形成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胡适侧重于从文学自身谈文学革命,周作人则侧重于从社会、政治方面谈文学革命;胡适文学理论源自进化论,周作人源自人道主义理论;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文学研究方法,周作人主张文学研究应“宽容”,否认研究的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   

6.
胡适侧重于从文学自身谈文学革命,周作人则侧重于从社会、政治方面谈文学革命;胡适文学理论源自进化论,周作人源自人道主义理论;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文学研究方法,周作人主张文学研究应“宽容”,否认研究的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大事--"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其动因,胡适的认识交织着必然和偶然.其文学革命发生论表现为向着偶然纵深发展的"三部曲"形态,从历史必然到个人偶然再到历史偶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他以实用主义与进化论作为基础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傅斯年在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基础上,对文学革命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他的见解更具理论性和说服力。胡适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阐述问题,而傅斯年更多地从不同时代文学现象的比较中来说明问题。在对封建文学的揭露批判上,傅斯年与文学革命发难者和一些响应者不同,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愤激怒骂之中,而是作具体的深入的分析论述。傅斯年有关文学教育作用的认识,是对陈独秀认为文学“除达意状物外”不能“加以他种作用”的观点的明显纠正。在向现实学习语言的问题上,傅斯年的见解,得到胡适的首肯,认为是对他(胡适)的主张的“最中肯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文学革命的重镇。其文学革命观在理论维度上,阐释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在历史维度上,揭示了文学革命的必然性;在现实维度上,说明了文学革命的迫切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色彩、历史纵深感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每谈论到我国近代以来的文学、政治乃至历史,都无法避开文学革命这一令人心存疑问的话题。文学革命虽已过去七十余年,我们仍置于它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之下。几十年来谈论最多,争论最激烈的焦点,非它莫属。“百家争鸣”,本是澄清问题的必由之路,然而听得越多、看得越多之后,我越是对文学革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这一代人,并非它的亲历者,因而可以侥幸脱身于它弥漫的硝烟之外,不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以今日之眼光看待过去,虽有失真之嫌,但可见林而不蔽于木,故有“旁观者清”、时间验证之优势。基于此,开始了对文学革命的检…  相似文献   

11.
郑伯农 《中华魂》2012,(11):9-10
回顾100多年来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变革史,人们可以看到,中国革命、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艺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文学革命"这个口号就是陈独秀在《新青年》提出来的,文章的题目叫《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文学改良”,他的文章叫《文学改良刍议》,后来他也使用“文学革命”这个口号。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是“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他本人还是著名的报告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他曾译配《国际歌》、创作《赤潮曲》。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著名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发起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他在文学革新理论和实践上的建树,成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先导。纵观梁启超倡导这场文学革命的过程,从投入力度来看,有着明显的三次推进。第一次推进:大量写作报章体散文,全心全意推动变法,同时产生希望以通俗文字材料作开民智辅助工具的想法一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前,这是梁启超倡导各类文体革命的开始。此阶段有三个特征:一是主要实践文体是散文,没有把“小说”列…  相似文献   

13.
论胡适诗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胡适诗派步大唐新诗创作,始于“五四”文学革命。首先提倡并创作新诗的,是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的胡适。他在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后,紧接着在次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较之用白话创作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为早,因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学革命开始时,树起了文学革命大纛的陈独秀,大声疾呼要以左拉、雨果、狄更斯、王尔德等“文学界豪杰之士”为榜样。他不管这些大师是属于什么流派,提倡什么主义的,他自己提出的文学主张:“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明确地体现了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可是,这时的欧洲,却正在掀起一阵巨浪,视上一代的工具为废物,矛头正对准十几世纪的现实主  相似文献   

15.
以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理论主张.作为文学形式先锋的胡适,从哲学层面上思考了形式和内容关系,并以此来规定文学革命的程序的方向.他不仅重视形式--语言的变革,也强调内容的变革,讲究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他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只是出于程序上的需要,即形式在先,内容在后,而这一点恰恰符合了"五四"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胡适对整个文学革命的突出贡献在于--语言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那时中国新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学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服务。多年来,人们从各个不同方面,论证了无产阶级思想给“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后的文学运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作出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文学革命,为我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后来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①鲁迅投身于先驱们倡导的这场文学革命,是“抱着十年前的‘启蒙主义’,认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②。于是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发表了“《狂人日记》, 《孔乙己》,《药》等”,“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③。这清楚地说明,他是在“为人生”文学观指导下开始了新文学创作,而其创作又是“为人生”文学观的艺术体现;可以说,鲁迅是从理论主张同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并解决了新文学如何“为人生”服务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在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伟大变革。作为这次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文学革命运动则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鲁迅,作为新文化革命运动的旗手,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新的革命形势推动下,则以他的小说,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要求,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显示了新文学革命的实绩,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内在动力是文学现代性、政治现代性和经济现代性的冲突。此一冲突决定着文学革命不同阶段的特征。概言之,90年代以前的文学革命由政治化的新文学工具论和美学化的新文学自主论之冲突所推动,90年代以后的文学革命由市场化的新文学消费论和先锋性的新文学自主论之冲突所推动,此间还包括80年代中后期先锋实验派文学自主论与文学保守主义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梅光迪是《学衡》杂志得以问世的核心人物,他发起创立《学衡》杂志的原因,一半是他于1915-1916年间在美国与胡适进行文学论争的结果;一半是他这期间所受的白璧德人文主义的影响。因此,追溯《学衡》的出现以及"学衡派"的形成,有必要了解1915-1916年间梅光迪与胡适在美国进行的文学革命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影响了胡适和梅光迪两人的命运,而且直接促成了作为新文化运动反对派的"学衡派"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