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证券市场效率和公平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和公开有着密切关系。证券市场信息通道中的信息博弈包括证券市场信息搜寻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 ,信息传递中代理者与信息提供者串谋的信息博弈 ,证券交易中信息加工的博弈等。其中 ,信息传递中代理者与信息提供者的串谋行为将对证券市场的公平造成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有土地拍卖中竞价人的串谋成因,并在假定的串谋机制下对串谋的整个过程进行博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当nγ≤α-β≤nn-1δ式成立时,开发商选择串谋。本文为政府防范串谋提供了参考建议:确定适当的土地保留价β;提高串谋成本γ;增加竞价人数n。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审计市场供求现状,认为审计市场过度竞争是导致审计合谋的重要因素,分析了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人员之间进行合作与举报的动态博弈过程,提出了扶持有实力的事务所进行合并重组,通过奖励会计人员治理审计合谋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人控制上市公司时,往往通过编造上市公司的虚假会计信息实现其总利益的最大化。这不仅侵害了其他股东(主要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也使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进行审计鉴证的注册会计师陷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中。从博弈论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法人持股者和流通股股东博弈后产生了非公益性的博奕结果,这种博弈结果极大地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时的法律风险。通过实施有关政策、改变博弈参与者各自盈利函数的参数值,则可能改变原有的非公益性的博奕结果,从而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上市公司时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的组织和机构中几乎都存在着串谋现象,这是造成一个组织激励扭曲、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风险投资公司——监督人——风险企业家这一组织结构中也存在着串谋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三者的博弈关系,寻找一个防范串谋的合约。经过对防范串谋规划问题的求解可知,通过提高串谋侦查技术、加大对串谋行为被发现后的处罚力度或者增大监督人与风险企业家之间交易的难度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控制串谋。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土地拍卖大多采用英国式拍卖方法,但英国式拍卖容易滋生小团体共谋行为,致使国有资产流失,资源不能合理配置。本文列举了小团体共谋行为的两种主要形式,并利用博弈的分析方法对各种不同的拍卖方式中串谋形成的机率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荷兰式拍卖以及密封式拍卖可以有效地规避小团体串谋行为的发生,并计算出竞拍者的最优出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论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迅猛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已融进了风险管理的新内涵。而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职能等与公司治理结构不相适应,更谈不上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找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良性互动的内部审计机构的构建模式,从研究国际内部审计三个发展阶段出发,剖析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的内涵,立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现状,重构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因为存在会计舞弊就可能产生对低质量审计的需求,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在综合衡量收益成本后产生一定的供给.这两个方面的博弈使得审计行为异化最终发生.审计行为异化不仅有审计行业自身的原因,还有更深刻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从上市公司方面和独立审计方面对真实性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真实性审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本文以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意见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审计意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的因素主要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盈余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上市公司审计合谋问题的表现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阻止审计合谋的相关策略、建议以及如何加强上市公司的审计制度安排 ,以期对我国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政府声誉介入下的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KMRW声誉模型 ,从“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三方博弈的视角对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可以发现 ,在政府声誉介入条件下 ,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两方博弈实质上为三方博弈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能力的先验概率取决于上市公司与博弈第三方--政府的博弈结果。由于政府对发行上市和增资配股的行政管制具有事前性 ,上市公司预期收入是信息披露的函数 ,因此金融监管规定决定了均衡业绩披露。当对上市公司有利的均衡业绩偏离真实业绩时 ,上市公司倾向于利用建立在政府声誉基础上的伪声誉进行以“盈余操纵”、“微利现象”为特征的虚假信息披露。据此 ,金融监管机构应在加强市场微观基础建设的条件下 ,逐步实现“买者自负”的市场化监管。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建立监管者、管理者和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三方博弈模型,以管理者的决策策略为切入点,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动态博弈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揭示了三方博弈模型的博弈均衡结果,说明应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条件,指出单纯加大事前监管和事后检查都不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监管者要采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同时,在给定监管环境下,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都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的博弈平台太高,以及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导致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难以获利。有效降低证券市场博弈平台,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可以减少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政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融资监管政策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增发政策为例应用博弈论缺口模型分析再融资监管政策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发政策产生增发资格线,而监管政策的限制,理论上产生预期收入的巨大缺口,当上市公司达不到增发资格线时即产生操纵业绩的动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再融资资格衡量指标的同时,可以考虑考核附加财务指标,同时为保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应加强审计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角度阐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即会计报表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企业与企业之间、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阐明会计制度建设与上司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包括会计制度的制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会计制度本身应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异化现象,采用动态博弈方法研究了地方政府、合作社负责人与中央政府三方的博弈过程,认为合作社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与合作社负责人“合谋”的结果。研究认为,合作社的异化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在中央政府的强势干预下合作社负责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谋”必将演变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方博弈。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规范约束下的博弈行为,各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相互博弈,从而达到"纳什均衡"。博弈主体及其行为、博弈动机及博弈过程、静态"纳什均衡"博弈模型,可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测算中国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在KMV模型的框架下,分别以我国A股市场上非ST上市公司和ST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GARCH方法计算得出上市公司股价的隐含波动率,进而利用期权定价公式得到动态化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的理论值,并通过对计算结果和理论假设的实证检验得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同时也发现KMV模型的理论假设存在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若干现象,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