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人类文化与中国文化宏观轨迹 瞻望中国文化未来,除了应注意现实世界已经发生的“现代文明困惑”(参见拙作《历史轨迹和现实背景》,《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5期)外,还应该把整个中国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总体(宏观)背景中,不从这种全局、整体观念出发,就会发生片面因而导致战略失误。 1.所谓人类文化大繁荣,是指人类文化发展中学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有突破的高峰状态。形成这种大繁荣的规律性条件是:两种社会制度交替的过渡时期,例如:人类第一、二次文化大繁荣即如此。这种繁荣推动完成社会转型,使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发展,促进不同学术思想、艺术流派自由交往和相互渗透融合,进而出现该次繁荣的高潮期,造就标志该次繁荣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解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民族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共同繁荣;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文化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一年比一年牢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切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艺术思潮的中国变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后现代艺术思潮是在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下融入了当代中国艺术的特殊气息后形成的一种文化变体,它对当前的文化转型与重构的思考具有启迪意义:作为“隐晦的现实主义”它警醒我们的现实生存境遇,它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策略为艺术的多元发展和真正繁荣提示了另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4.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每个时代也就有不同的艺术本质观。在这个意义上,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艺术本质观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历史的具体的艺术本质观。关于古代艺术的艺术本质观,我已有专文论述,现在对近代崇高型艺术的艺术观再作一次集中的探讨。 随着对立的崇高之代替和谐的美,构成艺术一切因素都突破了素朴的和谐关系,而日益裂变为分离、对峙的关系。在这种对峙中,素朴和谐的古典主义艺术,逻辑必然地而且也历史现实地分裂为两种美学倾向和艺术类型。一种是偏重于客观再现,一种是偏重于主体表现;一种是偏重于客观现实,一种是偏重于主观理想;一种是偏重于认识、思维和勤奋,一种是偏重于情感、想象和天才;一种是向感性的外部世界拓展,一种是向理性的内心世界开掘。前者是现实主义,后者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5.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谈论艺术的方式。20世纪以前,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谈论自己的诗歌、绘画、音乐、建筑、园林等等一切艺术。整个20世纪,中国人一直努力学习用西方的方式谈论艺术,并且开始用西方的理论改造中国的艺术。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致力于寻找中国问题,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借用格尔兹对尤鲁巴人、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和伊斯兰世界谈论艺术的方式的个案分析阐述“谈论艺术的方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都和其所属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相伴而生、相随而行,成为这个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的软实力。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冉冉升起、锐意进取的标志,同样也会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软实力的深层根基以及文化持久繁荣、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都在于不断创新。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文化创新会导致新文化的传播,在引领时代的整体发展之前,首先彰显的是本地的文化实力和本地的文化水平,形成了软实力;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文化创新意味着文化引领,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文化的整体繁荣,另一方面会形成一个国家的文化地位,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文化创新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核心在于社会的总体支持和文化群体的独立思想。当前,中国的硬实力正在逐渐增强,文化的创新是引领人民思想信念、价值追求的关键。中国需要建设和发展良好的文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十分繁荣,有诗人四千,诗集也在四千种以上,标志着中国女性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鼎盛期。探讨这一庞大的女性诗人群体的文化成因,家庭教育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是母教;二是家中父兄、丈夫的薰陶和指导;三是家庭中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这一切为女诗人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略论文化及科学技术文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文化是人类心智在文明史上的积淀物,即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成果。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化,文化已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各门学科都从不同侧面研究文化现象,形成一片繁荣景象,一股热潮,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进步和发展。正因如此,文化的定义也就说法不一。狭义的或传统的说法是,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观念形态的成果。广义的说法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称之为文化。对文化的分类也不相同,有的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称二分法;有的分为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部分,称…  相似文献   

9.
纠偏与制衡: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自觉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代是中国现代诗学成熟的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各种诗学呈现出文化融合的趋势,即朝着一切可能融合的方向发展.独创性寓于变化之中,每一种独特的个性都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融合来.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就不像以往那样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正因为如此,才有这种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可能.也就是说,有了自己与其他诗学的参照,才能更明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纠偏"与"制衡"便成为这一时期现代诗学的共同主题.纠偏实际上是对本诗歌思潮内部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衡主要是针对其他诗歌思潮的弊端进行反拨和约束,它往往是以论争的形式出现.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内对外的纠偏与制衡,才能促进诗歌文化的融合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传统文人人生范式的完整表达。本文认为 ,程贤章长篇小说《围龙》塑造的客家人形象以一种开拓创生的文化品格突破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生范式 ,而这种开拓创生的文化品格既解释了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 ,也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都发展到了此前所空前未有的程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当时西北边疆的甘肃地区,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成为甘肃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过去,史学界已有不少文章对甘肃这一时期的情况从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2.
艺术典型性的普遍意义近年来,我国美学界一些同志主张艺术创作可以不创造典型。不是说重表现的、抒情性的艺术,而是说重再现的、叙事性的艺术也不必创造典型。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艺术,就其实质而言是以个别的感性形态对现实本质规律的一种特殊的掌握方式;因此,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不管是现实主义的还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不管其种类如何——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都应该具有某种典型性,创造出某种程度的艺术的美。一切现实主义艺术都要求创造出某种典型性的形象,这是人们容易理解的。大家对恩格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对外开放政策是促进这种文化鼎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唐王朝在积极的对外交往中,不断地吸取欧、亚各国文化的精粹,使之与传统的汉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但标志着汉文化的成熟和具有世界的先进性,而且还标志着以唐代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唐文化圈的形成。它促进了东亚各国文化的发展,成为新罗、日本等国封建文化的母源,对于促进地区性的和平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艺术和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一样,都是表达人类经验的符号活动方式。人类以符号行为,给各种经验以一定的秩序。艺术,是人在感觉和情感领域的一种符号活动。一、情感投射的符号化以一般观点而论,把符号看成是任何一个能说明或涉及任何另一个统一体的事物,那么,当儿童会用一种东西来表示一个不在眼前的事物时,他就开始使用符号了。但儿童的符号功能真正形成,是在心理表象(即内化了的模仿)和言语表象出现以后。这是二~  相似文献   

15.
以一大学者而兼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乏其人,新文学的奠基者鲁迅、郭沫若都如是。四十年代,钱钟书也如是。他于治学之余,从事创作,计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钱钟书的创作,无论散文抑小说,都显示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处处让你感到作家学识的渊博,精深,中外古今,皆能贯通。以这种学识为利器,品察人物,判析世相,犀利、睿智,自能给读者一种特殊的美学享受。当然,小说不是学术论文,不能徒以学识去论证某个观点,必须尊重小说的特点,这是一切以学者而兼作家的人都不可不虑及的。清代纪昀是一位“位高望重”的大学问家,鲁迅批评他的笔记小说《阅微革堂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的主流性格是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现世的性格和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出世的性格,在这两种性格引导下的中国文化又始终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相亲和的特征。艺术之于文化,意味着精神的自由与解放,是文化的精神载体与最高表现形式,而音乐又是诸多艺术形式中最富于自由意志与形而上意味的。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的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庄子艺术精神深蕴其中,这种精神成就了中国传统音乐在自然中的升华与在自由和自然中的映物与观象。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用、并能促进科技进步、经贸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法律制度。而我国在建国后的30年间,法律和意识形态对于知识产权制度采取不承认甚至排斥态度,致使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制建设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究其根源,依据有二:一是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种体制,排斥财产私有权,更排斥作为财产权的知识产权。二是在意识形态上认为,在公有制的前题下,一切知识产品都是公有的,不承认这一点,就  相似文献   

18.
艺术鉴赏是探讨创作和欣赏、艺术家和读者(观众)的关系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其实只能算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只有通过读者(观众)的欣赏才算最后完成,也就是说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由于一切艺术品都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产品,而艺术鉴赏者又都是一定社会的成员,这就决定了艺术鉴赏是一种社会现象,借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是“一桩公共的事情”。美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探讨作为社会现象的创作和欣赏的规律。在这方面,鲁迅没有做过系统的论述,但他在若干基本问题上给我们留下了剀切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汉学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之后的一种文化,它既是外国的,亦是中国的。就是说,其文化形态既与中国文化血肉相依,而又相对独立。因此,它的发展与未来,总是与中国及其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21世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期,科技的发展,时时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历史证明,国家越开放,文化越发展,汉学就越繁荣。汉学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两种语境,即中国的历史语境和异国的历史语境。这两种语境最佳的条件是和谐,因为和谐既是文化生长的催化剂,也是文化交流的推进器,也是汉学生长的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其中 ,关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 ,是对我们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 ,对于准确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和特征马克思主义从物质生产决定一切社会现象这一基本理论出发 ,揭示了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从而说明了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活动中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