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听话     
游戏规则:人数不限,其中一人担任主持人,其他人作为接受指令的人。游戏开始,主持人手持教棒,任选一个同学。或部分同学,或全班同学,向他或他们发送指令,比如起立、坐下、抬头、不许动等,而接受指令的同学则不许听从主持人的指令,不按照主持人说的去做。比如主持人说“起立”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有两个女生到法国留学,刚到巴黎,在街上看到一个黑人从对面走来,一个对另一个说:“真黑啊。”那个黑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说了一句:“就你白!”  相似文献   

3.
辛华 《华人时刊》2005,(12):14-15
在中国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法国达芬妮小姐对 中国有钱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她说:“我在名牌 店里看到两个中国女士挑鞋子,她们说,这双鞋才 6000元,太便宜了!”花一个中国农民将近两年的收 入买一双鞋,怎能不让这位来自讲究消费国家的女郎 瞠目结舌呢?! 另一位在华外籍人士也有这样印象,他说:“我去 年8月来到北京,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来自王府 井,看到人们在那里狂热购物,买的衣服常常几百块 钱一件,不禁想起一篇报道中说的,如今的中国遍地 可见百万富翁……中国人的购买力十分凉人。过去我 把积蓄都用在买书和旅游上,不在乎穿着。到中国后, 受到周围人影响,我三天两头买东西,或衣服或鞋子, 总抵挡不住购物诱惑。我每天还去饭馆吃上一顿。在  相似文献   

4.
揭开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之谜——兼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罗德运印刷术、纸、火药、指南针,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17世纪初,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主要著作《新工具》一书中就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社区》2009,(11):34-34
学英文 我们上初一的时候,有个同学不愿意学英语,一上英语课他就当自习一样。该干嘛干嘛。有一次英语老师提问:用英文从一念到二十。这哥们站起来以后开始念:“One.two……ten。”停下来了。老师说:“继续念”,哥们停顿了一下,念到“一来文”,又停住了。老师又说“继续念”.哥们鼓足勇气念到“二来文.三来文……”全班狂笑。  相似文献   

6.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我对他们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相似文献   

7.
王冲 《可乐》2010,(3):46-47
有这么一个笑话:美国建国之初,一位法国贵族取笑一位美国人说:“你们美国人没事喜欢吹自己的先辈,可只能说到爸爸,一数爷爷,哈,不是美国人。”美国人立即反唇相讥:“你们法国人,也喜欢吹嘘自己的先辈,可惜,常常连自己的爸爸是谁都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波俏     
王太生 《社区》2014,(26):10-10
夜渎张岱的《桃庵梦忆》,里面有一段写乡贤柳敬亭说的书:“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在扬州一带的方言中,“波俏”二字,是说女孩子长得好看。柳敬亭,江湖人称“柳麻子”,张岱说他“土木形骸”,又力挺他“波俏”,乍看这段文字,很是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9.
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如《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这个笑话虽是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  相似文献   

10.
排滑车     
小天 《山西老年》2011,(9):35-35
外国留学生问中国同学:“在你们中国人心目里,是不是练武功比其他事情都重要?”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当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男孩一惊,不敢抬头。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  相似文献   

12.
周一海 《社区》2013,(24):53-53
微信中有一则转载的小故事。说有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后来他没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俗话谢‘相由心生”,是不是心情不好,脸部肌肉就会僵硬,长期下来变得脸色阴暗,而乐观的人看上去脸部更柔和?如果希望自己不要老得太快太难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天天像个开心果,说不定将来就会更好看昵,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种认识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13.
禾子 《社区》2010,(30):56-56
今年夏初的一天,我和妻子及8岁的女儿到野外郊游,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女儿很兴奋,看到那些开得鲜艳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儿,她甚至蹲在那儿,对着那些花朵说着什么。我很诧异,问女儿:“你对花儿说些什么?”她回答:“我对花儿说,你们今天开得真好看。”  相似文献   

14.
今天升旗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到了教室,班主任赵老师说:“今天要表扬张吴瀚同学,他是我们班第一个拿到稿费的同学,他积极写话,大家要向他学习哟!”赵老师对我说:“下课时,到我桌上拿稿费单,再跟你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5.
放学后,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忽然。住学校对面的文慧同学急急忙忙跑进教室,手里托着一块蛋糕,气喘吁吁地说:“老师,给你蛋糕吃,今天是我的生日!”小姑娘一脸幸福地站到了我的面前。我双手接过蛋糕,惊喜地说:“是吗,文慧?祝你生日快乐!”她甜甜地笑了,“老师,快吃吧。”我低头一看,蛋糕被捏扁了凹了进去。可见是她用手把蛋糕拿到盘...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刻     
《社区》2013,(16):64-64
未必会 班里来了个新生,她自我介绍说:“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能干的。” 一个同学正要夸她谦虚,她说:“大家好,我叫魏碧惠。”  相似文献   

17.
章含之 《可乐》2010,(12):78-79
没大没小的母女 大家都说妞妞和我不大像一对母女,因为我俩都有点“没大没小”。我出书,洪晃对我的责任编辑说:“我妈的书,最好先交给我加点工。我给她加点糖、醋、胡椒面,就好看了。”她打电话来求我办事,我说:“你也有求我的时候,谈一下条件吧!起码请我吃意大利餐,麻烦的事就请我乘一次地中海游船吧!”  相似文献   

18.
刘墉 《社区》2009,(14):27-27
一天.在台北我跟一位同学刚进停车场,就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给她的狗擦屁股。因为画面太有意思,我就偷偷看,只见那小姐擦完。打开车门,先把刚用完的卫生纸放进车里.再把狗抱上车。我的同学说:“好恶心!”但是我说:“好感动。”她把卫生纸放进车里,而不是扔在地上,令我感动。  相似文献   

19.
一天在课堂上,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们问他一个问题:“怎样学习,学问才能够达到您那样博大精深?”苏格拉底没有做正面回答,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动作,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地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20.
王童性老师说:“我的梦想就是系统全面地让爱书法的中国人、外国人知道中国字应该怎么写,怎么写才好看,我要编一本书!” 他不是在夸口,也许他的梦想从他开始学书法那天就在心底里生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