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名 《社区》2008,(32):39-39
巴基斯坦有个古老而神秘的蛇人部落,他们崇拜蛇,把蛇视为“神”的化身;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蛇就是生活的依靠,对它们就如同对自己的亲人一般。“蛇人”群体被称为部落,是因为这种表演艺术的从业者数百年来已发展出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仪式。每当“蛇人”家族中有男孩出生,人们便在他身上滴几滴有毒的蛇液。“蛇人”们相信这会帮助他生来便具备辨别蛇性的能力,并增强婴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西江流域的水神崇拜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以蛙崇拜和蛇一龙母崇拜为代表的水神崇拜文化。水神崇拜文化根源于西江流域以水为主导的生态环境。蛙崇拜根源于稻作生产的自然生态以及族群繁衍的社会生态;蛇一龙母崇拜根源于“水事”生态以及族群认同的社会生态。西江流域的水神崇拜文化孕育于西江流域以水为主导的生态环境,以形象的方式见微知著地反映了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紧密关联,是西江流域生态文明的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蛇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蛇是世界各地普遍崇拜的一种动物,而龙是由人类想象出的动物。文章在分析世界各地关于龙的形象及其来源的各种学说后,指出龙的原型即蛇。运用结构主义分析法推导出蛇变龙的中间项—人首蛇身,解释蛇变龙的4个阶段,即自然蛇、蛇神崇拜、人首蛇身、龙。当龙成为一个新的概念之后,又会用这种新的概念来解释客观世界,这就导致龙的形象经常与其他动物甚至是自然界的景象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传统文化中有丰厚的崇龙文化积层,主要集中表现在其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学里。布依族所崇拜的龙其原型为蛇和鳄。布依族源于古越人,而越人始君“乃禹之苗裔”,越人和夏人都崇拜龙,并都以蛇和鳄为龙。据此,布依族的龙崇拜应源于夏越民族的龙崇拜。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与古代更越文化存在渊源关系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5.
正蛇类在南亚文化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那里的人们不仅崇拜蛇,而且还把蛇视为"神"的化身,而眼镜蛇尤受崇敬。"舞蛇"在南亚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来到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观光的游客,每天仍然可以看到浑身缠满了蛇的流浪艺人,他们身上的蛇能伴随着笛子发出的乐声翩翩起舞,为主人带来收入。这些艺人就是南亚次大陆上一个古老而奇特的群体:蛇人。历史上的"蛇人"不断迁徙,当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没有分开的  相似文献   

6.
动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古埃及的原始宗教通过动物崇拜的形式长期保存并发展起来,贯穿于整个古埃及各历史发展阶段中。所以,有关动物的崇拜和传说也是十分丰富的。古埃及人不仅崇拜狮、狼、鹰、河马、鳄鱼等凶狠动物,而且猫、狗、山羊公牛,甚至甲虫等大小动物也都成为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蛇与法老和普通埃及人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古埃及的动物崇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埃及神话与古代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保留了许多关于蛇的种种传说。相同的或不同种类的不同名称,不同品质甚至是相互敌对关系的蛇的传说,是古埃及神话的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志怪小说中有很多关于蛇的记载,其中的蛇往往具有神性,蛇的出现或者给人带来富贵,或者给人带来灾难。这些神性的蛇故事的产生又与古代宗教、原始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是原始社会崇拜蛇的部落对蛇的描述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古代越族独特的崇蛇习俗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越族崇蛇习俗源远流长, 在今天的黎族、壮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及疋旦民中仍保留着崇蛇习俗。2.越族崇蛇习俗是有差异的, 各地所崇拜的蛇并不相同。有的越族崇拜无毒蛇, 有的越族崇拜有毒蛇。3.有的越族的崇蛇习俗属于图腾崇拜, 有的不属于图腾崇拜, 而越族的蛇图腾崇拜并没有发展为龙崇拜。本文还试对越族崇蛇习俗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与蛇类生活习性、越族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和越族人民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尔苏藏族的大自然崇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尔苏藏族的宗教信仰是原始宗教,他们崇尚大自然崇拜。崇拜上天,崇拜大自然当中的许多物体。他们崇拜杜鹃,崇拜白石。他们崇拜先祖,崇拜石神。他们崇拜大自然里的一切。尔苏人崇尚大自然,感恩山神的保佑和庇护,感谢祖宗留给了这一片富荫之地。大自然崇拜反映了尔苏藏族人民敬畏大自然,崇尚山神崇尚大自然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尔苏藏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尔苏藏族的大自然崇拜,促使尔苏人能够善待环境,善待大自然,他们尊重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和现当代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一致的。是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阿鲁科尔沁旗都日布代嘎查的木都图敖包,以蛇角为藏物和由女人兴建并参与祭祀而别与蒙古族的其他敖包,同时该敖包还承载着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认同,体现了蒙古族的对动物、植物的崇拜和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西南民族的原始宗教性质的动植物崇拜来说,除了早已为学术界研究的虎崇拜、龙(蛇)崇拜、盘瓠崇拜之外,竹崇拜文化亦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以地域而言,竹崇拜文化的复盖面遍及我国西南地区;以语系而言,主要流布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里的民族。本文仅就彝族的竹崇拜文化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东巴教里主宰自然的神──署,是一蛙头、人身、蛇尾的生命体。在纳西族神话传说中,蛙象征女性,蛇象征男性,署代表明阳交合衍生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男性的权力超出了女性,对署的解释强调的是蛇尾的作用。把署与龙对应起来看,能观察汉族龙崇拜源于生殖崇拜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龙崇拜新解──由苗族刺绣龙纹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崇拜新解──由苗族刺绣龙纹说开去杨宋代罗愿在《尔雅翼》卷28释鱼》中引用王符的话,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怪物,想必没人看到过。那么,龙是什么呢?学者们说:龙是蛇(闻一多);龙...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重庆市的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他们的文化与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有密切关系。传说中的“三苗”和“盘瓠”部落及巴氏建立的廪君国都有苗族先民活动的踪迹。苗族人民的文化有独特的内涵,他们住“吊脚楼”、善酿酒、崇拜祖先,重视亲族,保留有古老的多种崇拜及丰富多彩的婚丧习俗……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挖蛇“热”。他们趁蛇冬眠之际,寻找蛇洞。现在许多农村青壮年把挖蛇当成了致富之路。的确蛇具有群居性,只要找到一个蛇洞,就可以挖到几斤甚至几十斤。现在市场收购价每市斤三十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我们知道,蛇是益虫,挖蛇是违法的。不能只顾个人收入,就去破坏国家对动物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6.
论蒙古族动植物崇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崇拜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这种崇拜现象依然能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找到踪影。究其根源,是蒙古族原始信仰与现实生活需要所致。  相似文献   

17.
秦孟潇 《社区》2014,(23):21-21
阿贾尔耶和辛格尔都是印度的耍蛇人。他们靠着每天在大街小巷表演耍蛇,维持生计。虽然他们技艺高超.但还是会不小心被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18.
论哈尼族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毛佑全一、祖先崇拜集团及其崇拜仪式哈尼族父子连名系谱表明,他们所崇拜的祖先神包括了父子连名制形成以来正常死亡的男女祖先亡灵,犹如垂直的台阶往下传递(约有60至70代,距今约1700余年),即从父子连名始祖“母翁”以来已亡故的...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家族 ,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崇拜牛 ,这是他们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等农耕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 ,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内其他民族对牛的崇拜一样 ,土家族的牛崇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龙"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一共有22个义项,我们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发现,"龙"还有一种特别的用法,意为"禁忌".龙具有这一用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龙是神圣的,人们崇拜龙,从而产生禁忌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龙"的原型是蛇,人们对蛇的惧怕在龙身上延续着,因而产生禁忌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