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耕地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足迹模型是测度可持续发展的工具,能非常直观地表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基于该模型,采用可变地区单产法,对河南省及其18个地级市2000--2005年耕地资源的生态足迹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1)河南省各地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差异悬殊;(2)河南省耕地生态资源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3)河南省耕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程度相对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2.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青岛市2000—201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测度,将青岛市资源利用的动态特征融入生态足迹模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结果表明:目前青岛生态足迹在区域尺度、国家尺度和全球尺度上均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在与部分资源富集国的贸易尺度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2000—2012年,青岛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随人均GDP的增长而持续增长,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一直在下降,但生态经济效率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先进省市水平。总体上,青岛市2000—201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为此,从中长期看,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在分析区域内土地利用特征的基础上,测度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态势及生态系统稳定性,揭示了宝鸡市及其各分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发展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2006年,中部川塬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为2.451,处于不安全状态;南部中高山地区为0.541,处于较安全状态;北部山地丘陵区为0.837,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宝鸡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总体为1.778,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西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1.64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767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873 4 hm2,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不管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还是生态足迹利用效益、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发展能力,江西省11市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态赤字呈经济发达区大于经济落后区的分布特征;资源利用整体效益不佳,经济发展对资源耗竭的依赖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生态足迹模型是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需求,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是开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浙江省2007-2011年的休闲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拟分析了未来5年浙江省的休闲农业生态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休闲农业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出现了生态赤字,其休闲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未来休闲农业发展需在政府引导下,构建生态链和产业链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如何有效地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和旅游研究方法的难点.文章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在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2071,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6867%;其次是餐饮,为7.4457%;再其次是住宿,为3.544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3963256,生态占用指数为0.5226.旅游发展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压力在旅游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是安全的,但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文章指出了旅游生态足迹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缺陷和测度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视角,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关系。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自治区生态足迹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生态赤字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说明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区域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走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从而提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淮南市生态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变特征,为淮南市制定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提供依据,依据生态足迹模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淮南市2007-2014年间的生态足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态赤字逐年增加,淮南市生态处于加剧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建议采取以下管控措施:通过转变能源利用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控制人口规模、提倡低碳生活等途径减少生态足迹,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生产效率等途径提高生态承载力,加强生态教育,加强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是新疆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新疆2005—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强度,并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估计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生态承载力逐年降低,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生态状况并不乐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能源生态效率以降低生态足迹、保护并恢复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方法。采用此方法计算出的重庆1997-2007年的结果显示:在这期间重庆市的生态尚处于赤字中,并有增大趋势;但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资源利用效益提高。这说明重庆总体上经济发展方式正逐步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但今后仍需注重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提倡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模式,减少其生态足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论,对海南省和各县(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133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311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8227hm2;12个县(市)存在生态赤字。海南省及其大多数县市的资源利用效益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在较大的生态压力下运行。同时,计算与分析了海南省和各县(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6~2008年山西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均生态足迹由2006年的4.434944hm^2上升到2008年的4.51265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62952hm^2上升到0.772641hm^2,至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3.740015hm^2,表明山西省的生态发展不可持续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量,计算结果显示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54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68 03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79803 h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0.42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431962 hm2,生态赤字是全国生态赤字的2.95倍。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生态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理论是测度某地区生态是否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是否协调发展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的同时,将具体对昆明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加以测算,得到的结果是:人均生态足迹为2.6979×104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06×104m2,故人均生态赤字为2.0473×104m2。可见,昆明市对生态资源的需求超过了生态可以承受的阀值。最后对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对土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加大水电建设和开展边境跨国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2001-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在生态足迹框架下应用能值分析理论,结合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3项指标动态分析研究湖北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经过9年的综合整治与规划,湖北省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分配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自然资源供需不合理,湖北省生态赤字逐渐增加;自然资源组分结构变化明显,牧草地、化石燃料用地扩张速率过快;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虽有显著增长,但生态足迹整体分配不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虽呈现上升趋势,但现状欠佳。因此,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自然资源分配利用方式是促进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淮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促进淮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淮南市生态足迹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14年淮南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336 226Ha,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15 205Ha,人均生态赤字为3.021 021Ha,淮南市当前的生态经济发展处在不可持续状态;为促进淮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生产效率,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量人类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的研究方法。说明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概念和具体研究方法,计算并分析出按新行政区划后的合肥市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发现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且人口规模欠佳。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根据公式可分三个方案分别计算出合肥市的人口容量,以期为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乐山市五通桥区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五通桥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003年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赤字2.001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己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2)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3)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使用生态足迹法和改进的AHP法对丽江市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指出2001年丽江市生态足迹低于1995年,而2007年是2001年的近3倍,主要是2007年能源消耗对生态足迹的贡献较大.丽江市生态承载力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减少程度不明显.生态足迹变化较大,表明人类的活动程度和对资源利用的程度加大;而生态承载力没有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丽江市是一个旅游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资源的开发.AHP法分析表明,从1995年至2007年,丽江市可持续性总体上是增强的,其中2001-2007年发展较快.此外,还分析了民族文化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指出民族文化的合理保护与开发能促进丽江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