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高等学校学报编辑策划主体和客体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报编辑策划是策划主体通过预先科学合理地设计刊本、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等一系列过程,使策划客体得到完美表达的编辑行为。编辑策划以策划主体的构思、分析、归纳、判断逻辑过程为起点,进而预定目标模本,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实现目标,最终以策划客体作为载体而结束。一本学报,是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有机结合。要提高学报的质量,实现高等学校学报“学术窗口,科研阵地,信息平台,人才基地”的功能,必须建设高素质编辑策划主体队伍,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学术资源,实现编辑策划主体与编辑策划客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闻策划的基本特点 ,指出新闻策划的目的是造势、创新和出奇 ,最大限度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实现新闻宣传的导向性效果 ,探讨了新闻策划的基本途径 ,通过了解背景资料、科学论证产生的新闻策划方案 ,将有助于打有把握之仗 ,开展生动活泼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画主体、客体和本体的地位升降及三者对于中国画意义的分析可知,主体、客体和本体是中国画三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依相存,舍此无彼。在创作中可以也必须有所侧重,但却绝不可偏废。创作如此,鉴赏亦然。  相似文献   

4.
新闻策划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之举。新闻策划应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以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为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新闻策划的步骤和方法,把握好新闻策划的"度",不能变新闻策划为策划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策划及其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新闻策划实际上存在着媒介与其他行业间职业行为与价值追求的一定区别.既存在着一般组织为谋求更有利生存与发展机遇的公共关系的新闻策划,也存在着媒介自身业务工作需要的新闻策划;既是一种战略性的着眼点,又是一种战术性的把握.也正由于此,在新闻实践中就出现了对新闻策划运用或显欠妥的行为与事件,导致了新闻工作的某种失态.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侵权主体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需要从新闻源、稿件的采编、新闻出版部门等三个环节上予以考察和把握。一般来说,新闻源难以成为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新闻采编人员对防上新闻侵权负有重大的职责,新闻出版机构的审查把关,也责任重大。应处理好新闻源和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与新闻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归责问题。在目前的一些新闻侵权案件处理过程中,新闻机构作为侵权主体,有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力。强新闻机构的责任心,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是现代新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我国新闻界在改革中兴起的一种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谋划的手段与机制,是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本文探讨了新闻策划的作用及如何运作,以及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闻策划已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之举。新闻策划应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以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为依据。策划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掌握新闻策划的基本要求,以获得最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正确地解决了主客体的本质和属性问题.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性属性;客体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和三个基本属性即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要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人不是与生俱来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体,更不是与生俱来就是自发社会关系的主体(或主人)。人的主体地位及与主体相应的客体及其地位的确立,都是在人认识自然和社会、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上的主体与客体的确立,是人类历史步入现代社会的标志。但是,这种主客体的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成,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能否保持住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类当今乃至未来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城集成效应及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城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然,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从五 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城的集成效应,指出大学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分析了由此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 产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话语伦理学:目标、对象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构建的话语伦理理论,是后现代西方伦理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努力之一。话语伦理学彰显的是平等公开的交往理性:平等是基础,语言是媒介,理解是目的,在理想的对话语境中各个主体就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以实现问题的解决。作为一种交叉学科,话语伦理学可以借鉴和吸收语言学、伦理学及其它一切可以用来评论、批评语言使用且揭示话语交际双方伦理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从人的思维机制与过程可以知道 ,在主体感知客体对象形成观念之后 ,观念就脱离客体对象而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和客体存在性 ,而且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成性。当主体用语言共同体所理解的符号把观念表达出之后 ,就形成了具有公众性和外在性的概念 ,即概念的直接对应对象是观念。这样就克服了以往概念界说问题上的偏颇 ,既恢复了“反映”的本源意义 ,又充分体现了主体的思维能动性 ,从而使逻辑学概念论获得了贯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知识整合的分析框架:评价、途径与要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时代的知识创造速度在不断加快,知识整合逐渐成研究的热点。当前对于知识整合研究有一个重要缺失,就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而系统的知识整合研究框架。本文基于现有的知识整合理论,以知识整合本身作为研究的核心,归纳和提炼出知识整合研究的三个层次,即评价层、途径层、要素层;通过对各层次所包含内容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知识整合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该框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缩小差距、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为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不断强调推动共同富裕,旨在实现均衡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以绝对收入标准衡量的贫困问题就是实现富裕的最基本要求。今后农村的相对贫困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置于城乡融合的框架中解决。其二,缩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之一,将收入差距缩小在一定水平上,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和谐,这也是共同的要义所在。当前我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妨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牢牢把握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弊端,对于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而言应是重要的战略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南丽水市水库新老移民和谐融入状况的深入调查,分析得出:有效的政策扶持、适宜的安置策略、积极的角色调适、持续的经济动力以及促进多元地域文化互渗与交融是支持移民和谐融入与社会适应的基本要素。当前仍存在若干典型问题:移民发家致富仍存在众多制约;对生产生活的满意度不高;政治参与存诸多障碍;因移民导致的消极心理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文化整合的任务仍然艰巨。对此,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移民观,坚持以对人的关怀为基本立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7.
历史交往是一个历史哲学概念。历史交往主体是历史交往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第一要素 ,本文就历史交往主体的属性、构成和地位 ,作了初步剖析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学院与电视媒体业务同根,专业各有所长,然而,双方的合作真正实施起来却有诸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来自双方价值理念及生存环境、运作模式及行为方式的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轴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系,并在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所作为,是现阶段新闻传播学院与电视媒体谋求双赢的可选之路.  相似文献   

19.
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非单调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人们提出了“究竟什么是逻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形成了逻辑学的两个学派??抽象逻辑学派和具体逻辑学派。抽象派主张逻辑学是研究有效论证的科学,具体派则认为逻辑学是研究好论证的标准的科学。前者把论证的有效性看做是完全从其背景中抽象出来的,是研究基于零主体的人工语言论证的分析与评价,实际上把论证评价标准局限于演绎逻辑或单调逻辑范围之内,并把归纳推理、回溯推理和各种实践推理排斥在逻辑学之外;后者则认为论证评价需要考虑其运用背景或论辩目的,研究的是基于多主体的自然语言论证的分析和评价,涵盖了各种形式实践推理的研究,并把论证评价的标准扩充至了修辞学范围。如何划清逻辑与修辞在论证评价中的作用范围呢?非形式逻辑学家们似乎正在做这项工作。该文在把论证分为作为静态成品的论证和作为动态过程的论证两大类的基础上,把非形式逻辑区分为形式论辩学派和语用论辩学派两大学派,分析了非形式逻辑的理论来源、基本特征和研究对象,探讨了非形式逻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1958-1978年间中国政治整合研究:背景、过程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后的20年间,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协奏下,我国开始了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为统领的政治整合过程。它通过“一大二公”的生产方式强化了政治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形成了政治与社会高度重合的结构;通过社会流动的“内部化”和“反向化”控制固化了社会阶层结构;教条化了的意识形态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不但内耗了社会力量,也退化了其整合能力。这种高强度的政治整合,大大超越了生产结构和政治体制所能承受的限度,最终局限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