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部分高校正在实施的德育学分制找准了学分制与高校德育的切入点,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又一有益尝试,为做好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新形势下高校实施德育学分制是必要的,高校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在实施德育学分制过程中应注重可操作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宏 《成才与就业》2011,(17):26-26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以德育为立校之本。几年来,在强化整体管理的基础上,学校特别重视德育过程管理,围绕德育工作,狠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努力培养合格人才,突出育人实效性,力求使德育工作做到全员、全面、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学校德育模式,闲暇德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高度重视学生闲暇德育工作,依据闲暇德育活动模式的构建理念,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闲暇道德教育,初步构建了具有长师特色的大学生闲暇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方法简单化、形式化;内容大而空,与实践脱节;德育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德育环境的消极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德育工作必须澄清认识,树立可持续性德育观;提高教师素质,把德育融入各科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优化德育环境;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各科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优化德育环境,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如何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呢?本文从此问题出发,从素质教育理念、师德建设、学生参与德育的主体精神和高校所处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优势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高校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效率与水平,不断培育学生参与德育的主体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局面,才能发挥德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学校广义的德育工作中 ,师德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分析教师道德素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探讨师德建设在实现高校德育目标中的作用 ,以期达到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方式 ,拓宽德育工作途径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德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社会道德个体化,并促进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德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社会化倾向的心理需求,把适应学生的主体道德建构和培养创造能力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德育才能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德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协调德育工作各组织之间、组织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使组织机能和教育者的精神处于良好状态,促进德育活动健康发展,实现预期目的,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在德育目标确定、德育过程、德育机构和队伍、德育质量评估、德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协调性等方面做到科学、有序、有效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高校德育活动将德育目标显性化、德育内容课程化、德育过程理论化,却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心理特点,其德育效果难以实现。在现代德育语境中,按照知行合一的基本要求,确立大学生的德育目标体系,以不知不行作为切入点,充实和完善德育的内容体系。以知而必行作为出发点,建立德育工作的方法体系,从而全面系统地构建现代开放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化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过程 ,是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交流的过程。研究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过程 ,优化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模式 ,是发挥网络德育作用的有效途径。提高网络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加强信息源的组织、开发与管理 ,对优化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有效的德育是与学生心理健康相适应的教育.客观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中缺失的科学性与良好效能,正确区分"形式德育"和"素质德育",全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功能与地位,是实现"素质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实效是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后所产生的认知和行为成果,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实施的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目的,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同步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本文界定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具体地分析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特点,即层次性、多样性和反复性,以期对德育工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指以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为基础,遵循德育原则而建立的德育组织系统.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适宜的德育管理体制能正确处理好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并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德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切实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则应当将德育回归第一课堂,与教学同步;将德育回归实践,适应社会发展;将德育回归到学生,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德育的实效性固然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直接有关,但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则是保证德育有效、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保证。 一、关于德育工作运行机制的含义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往往把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称为机制;从控制论的角度讲,广义的机制是一个系统的组织结构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要素结构可分为静态结构(由静态要素组成)和动态结构(指运  相似文献   

16.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高校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德育活动价值的最终体现,而在新时期体现德育工作实效性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遵循几个基本的工作原则,从而达到德育工作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要求.在高校德育中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努力更新德育工作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完善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创造健康德育氛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新的体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在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应相应建立校长负责、行政主管、党政工团合理分工、校系两级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的新的管理体制。在建立这种新体制的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改变党委“一元化”领导、包办代替行政具体管理德育的体制,把德育纳入行政管理轨道,由校长全面负责。这样,有利于校长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项行政工作,克服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党政“双轨”,多头指挥和整个学校工作的管理交叉与磨擦;有利于把德育寓于教学、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变“两张皮”为“一盘棋”,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落实效果。为确保德育工作一个中心、行政主管,在系一级实行书记兼副主任分管德育工作的制度,是较为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二要改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几年大学德育工作的加强以及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大学德育渠道在不断拓宽。正确认识各个渠道之间的关系,对加强大学德育工作有着普遍的意义。 一、大学德育渠道的内涵 大学生在校期间,其思想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广义角度讲,凡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等形成产生影响的机制过程,都可以称为德育渠道,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德育渠道便有主动与被动、自觉与不自觉、积极与消极、有组织与无组织之分。习惯上,我们把教育者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道德的基础,是德育工作的生长点.生活世界的本质体现为生命本质,离开人的生命意义与体验,任何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生活德育是相对于以说教灌输为主,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现代德育而言的.生活德育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内涵,要求德育教师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型向生命型转变.生命型德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注重体验与实践,以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与其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