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的工具理性、物质欲望、消费意识等极度膨胀,这种利欲关系不断引导着人们只关心一己利害,而丧失了人类的普遍情怀;只热衷于追求当时当下的物质享受,而不再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的终极眷念,忘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美育对抵制当今社会物欲对人的控制,消除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的异化,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加速了消费社会的到来,致使消费出现了异化,即本来是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消费变成了一种违背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利益的消费.如何消解异化了的消费,使消费回归理性,从而促进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正是消费伦理的理论指归,也是对消费合理性进行追寻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兹在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时敏锐地认识到,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日益远离其满足人们需要的原本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人们为补偿异化劳动而致力于获得虚假需求商品的现象。在高兹看来,消费异化是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必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为利润而创造虚假需求,诱导人们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和尺度。消费异化不仅加剧了生态危机和社会不平等,而且导致人的非人化,也消解了人们的批判能力和反抗意识,成为控制社会的新手段。摆脱异化消费就要全面改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系统,破除"越多越好"的高消费观念,引导人们在生产领域中寻求满足。高兹深刻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为实现资本获利的目的鼓励异化消费,严厉谴责资本主义颠倒了人与商品的关系、把人扭曲成消费机器的现象,加深了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端的认识。受高兹消费批判理论的启迪,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克服物质主义倾向,以人为本推进物质文明,培育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崇尚精神满足的消费模式,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所追求的生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维克多·特纳发展了“通过仪式”理论。志愿服务西部是人生的一次洗礼,一到两年的志愿服务是放大了的交融。西部志愿者是受礼者或阈限人,并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为当地人民提供志愿服务,他们追求着人类普遍价值,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文化适应对他们进行着磨练并使之获取种种力量。志愿服务结束之后,他们的人生地位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5.
维克多·特纳发展了"通过仪式"理论。志愿服务西部是人生的一次洗礼,一到两年的志愿服务是放大了的交融。西部志愿者是受礼者或阈限人,并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为当地人民提供志愿服务,他们追求着人类普遍价值,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文化适应对他们进行着磨练并使之获取种种力量。志愿服务结束之后,他们的人生地位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6.
论休闲、休闲经济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志宏 《学术交流》2007,(1):136-139
在人生过程中,休闲与劳动具有同样的价值。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休闲水平,不仅表现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且也代表着这个国家和社会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目的和终极关怀的认识程度。伴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和休闲需求的增加,休闲经济应运而生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目标之一的休闲和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休闲经济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发展的润滑剂、文化发展的动力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升仪,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礼春 《社科纵横》2011,26(5):120-122
哲学的本质特性及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注定了哲学的痛苦;这种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对其研究对象的不停追问和深刻反思。冯友兰指出,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只在能使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哲学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为了获得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追求对宇宙人生的全面了解、果敢地去追求高层面的人生境界,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地,并从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坚强而美好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东西南北》2010,(8):17-17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物质富裕了又能干什么?干百年来,赚钱,赚大钱,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唯一梦想,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内心里进发出的对财富的渴望,也是中国经济启动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郑松成 《社科纵横》2004,19(1):19-19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主要任务和最高目标 ,通过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热望,希望经济会无限增长,福利会无限提高.到了七十年代初,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现象使这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化为乌有.人们普遍认识到:1、人类生存空间的限度决定了人口增长的限度;2、原料、能源资源的限度决定了物质生产和人的消费的限度;3、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有限决定了污染的程度不能超过限度.但这些还只是外界给人类的发展所规定的界限.除此之外,人类自身有许多无法逾越的界限,其中之一就是人处理日益增多的情报的能力有限.情报(信息)也象人口、经济一样,按几何级数增长,现在已经没有人能独自地处理情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