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问句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句式。在夫妻冲突性话语语境中,反问句具有帮助说话人表达负面情绪、缓和交际双方的矛盾等语用功能,并具有语境顺应性。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丰富多彩,曹雪芹将自己对服饰方面的独特感受倾注在小说描写的方方面面,通过服饰来展现人物性格,同时也展示了包罗万象、美轮美奂和多姿多彩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3.
冲突性话语是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人与人之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视辩论赛作为冲突性话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话轮、称谓语和提问方式都体现了冲突双方在该语境中的权势关系以及他们在动态权势过程中采取的话语策略。分析他们的权势关系和话语策略,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冲突性话语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的文本语符是极为复杂的.其话语范式具有多义性、开放性、隐喻性等突出特点.这类话语总是同时兼具诗性、史性与思性三个向度,与追求话语单义性、闭合性、体系性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话语有着相异的形态,是诗、史、思完美融合的话语范式,表征的是与理性哲学不同的诗性哲学.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楼梦》中话语权力阐释,采用福柯的话语理论方法,分析了王熙凤与贾瑞之间、王熙凤与尤二姐之间的话语与权力的逻辑关系,结果揭示了话语游戏中权力者为达到目的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的本质。验证了话语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对话语的灵活运用权力者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语用学言语适应论的框架下,以冲突性话语为目标语言,分析了冲突性话语产生的两种不同效应:负面语用效应(趋异性)和正面语用效应(趋同性)。在话语冲突中,如果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引起趋异性的负面作用;反之,就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即趋同性。  相似文献   

7.
愤怒话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随意的语言之一。本以《红楼梦》为例,从前四十回中收集72例作了定量定性分析。根据句子语气,愤怒句分为四大类:陈述式愤怒、反问式愤怒、感叹式愤怒和祈使式愤怒。根据愤怒的内容和语言形式的不同又分出了若干小类。愤怒话语类型研究不仅让我们了解这类语言的使用规律,而且还可以为语言心理研究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婆媳冲突性话语中回应策略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冲突性话语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重视,但作为冲突性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婆媳冲突话语的语用研究尚属空白.现有文献中对婆媳冲突的研究也主要是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等非语用学视角.本研究将选取婆媳类电视剧《双面胶》《麻辣婆媳》中出现的婆媳冲突性话语作为分析的语料,从语言形式、修辞手法、语用功能等多个角度对婆媳冲突性话语中所采用反对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并依据对面子威胁程度的强弱将其概括归纳为四大类:缓和策略、折中策略、强硬策略和攻击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策略进行分角色、分类型地定量分析,以期揭示造成这些策略使用差异的语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回顾过去有关话语修正研究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话语修正顺应性解释的思路,并且构建了一个相应的分析模式.文章以话语修正的表达方面(而不是理解方面)为突破口,将表达问题区分为百科知识问题、语言问题和语用问题三种类型,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语言顺应的角度对话语修正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研究希望能够在整合语用学与会话分析研究人类语言交际尤其是以汉语为语料的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Hyland的元话语分类标准,本文将元话语“就是”划分为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两类.交际元话语包括指示标记语、排他标记语、过渡标记语和选择标记语;互动元话语包括模糊标记语、增强标记语和态度标记语.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元话语“就是”与其在两英译本中的翻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译本都以各种方式较好地再现了“就是”的元话语功能,但无论是原文与译文还是两译文之间,“就是”的使用皆存在差异.译者的思维方式、组织信息方式、翻译策略选择方式等主观因素以及原文语言语义的模糊性等客观因素是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之"情"可谓意蕴深远。贾宝玉的情感以"情不情"为特征,是一个包含了"色欲"与"纯情"的情感世界,寄寓了作者"情"的理想。黛玉之"情情"与宝钗之"情时"分别代表了宝玉的两种情感诉求而不可兼得。"兼美"钗黛的秦可卿作为贾宝玉的知"情"之人,是作者将两种情感糅合在一起的一个尝试。饱含着作者审美理想的秦可卿早早地退出舞台,为小说的结局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生而衔来的一枚宝物,贯穿<红楼梦>的始终.它不只是一枚护身符,还是封建宗教、政治与道德的物化形态,也是贵族婚姻制度的代言,更是贵族自我危机中身份重建的寄托.看似没有生命的"通灵宝玉",却在贾宝玉的成长过程中,与其独特个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表面体现的是以贾母、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放新青年之间的对立;实际体现的是没落封建贵族内部两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实质体现的则是没落封建礼教与新兴文化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的五个重要梦幻与“黄粱梦”有着深切的历史渊源。“黄梁梦”最早见于《列子》,经过唐传奇、元戏曲、明代拟话本小说和清代笔记小说的发展和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幻化时空和哲学内涵。曹雪芹将“黄粱梦”纳入到《红楼梦》的叙事中,在黄粱梦的基础上进行巨大转换,使《红楼梦》形成了独特的幻化时空和天人合一的宏伟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体现着曹雪芹深刻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五个“秦可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复杂性,应从生活与小说、版本演变、现实与神话、神话隐喻的两重性等角度,区别五个不同的"秦可卿",并澄清"钗黛合一"说之误.  相似文献   

15.
高惠娟 《南都学坛》2006,26(6):49-51
文学中的疾病主题已超越了疾病的医学意义,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美学意义,而且也被赋予了某种叙述功能。疾病主题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作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其叙述过程和结构中,病场景和病本身成为一个构成整体结构和突出表现作者意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脂评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麟 《南都学坛》2004,24(2):37-41
《红楼梦》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关于“脂评”的辩证思维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脂评”中涉及到的“繁”与“简”、“虚”与“实”、“避”与“犯”、“真”与“幻”、“忙”与“闲”等问题 ,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堪称巨著的《红楼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读法。文中所要解读的是《红楼梦》中的“中性”意义,无论作者在潜意识还是显意识里的“中性”意义编码,对于读者而言,都是探究《红楼梦》的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得到关于现代女性的发展、现代女性与社会的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它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书法,也被曹雪芹运用其中,充分发挥了书法的文化与交流作用。书中关于书法描写的方面很多,这些内容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密切相关。本文拟从《红楼梦》文本入手,通过对书法方面的描写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其文化意蕴与内涵。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在中外小说史上都是罕见的。究其原因,虽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事繁人多的特点有关,更与作者善于表现人物的复杂关系及其在不同场合中的矛盾心情,善于描绘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卷及创造艺术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红楼梦》重视人物塑造上的群体性、整体性原则,具有一石多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以其极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咏昭君诗对清代女性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红楼梦》咏昭君诗的悲怨主题和批判精神为女性诗人所继承,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女性诗人也有不少歌颂昭君和亲之功的诗作,这是对《红楼梦》和历代昭君诗悲怨主题的反拨,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肯定.在诗歌的呈现形式方面,女性诗人对《红楼梦》亦有借鉴.其系列咏史诗如《红楼梦》组诗一样,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明显增强,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而诗歌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提高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清代女性诗人的咏昭君诗接受现象,是《红楼梦》广泛传播与阅读下的产物,应该纳入《红楼梦》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