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1995年是上海开创新三年新局面的第一年.黄菊同志说,新三年的改革将围绕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中心环节展开.企业统计体制改革,如何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动参与、积极开拓,同时以此为契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的企业统计体制意义特别重大.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政企分开,政资分治.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公司制的企业可以最充分地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根据已制定的工作目标,在三年多的建制工作先告一段落时,上海微观经济体制将是这样一个格局:市场主体结构表现为国家控股的大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5.
杨立新 《山西统计》1994,(11):17-18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股份制作为一种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具有独特的原理、规范和机制。股份制企业按其规范形态来说,是按一定的法律程序,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而建立的法人企业,对资产实行联合占有和使用,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并按照投资者入股的份额给予其相应参与企业管理和分配的权力。产权主体明确,两权分离清晰,利益主体独立、约束机制强,决策民主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股份制企业与生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我国改革形势和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企业,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出现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随着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其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服务的统计指标,也应当适应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需要而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即将恢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地位,各类市场之间,各类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融合速度将加快,这种趋热必将对统计指标的界定发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统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企业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一、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统计工作改革要实现“四大转变”(一)要从为计划经济服务转向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通过层层下达计划指标来实现国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管理.统计工作任务主要是为国家编制、检查计划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真正分开,政府与…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十五大”明确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随着股份制改造的进行 ,势必涉及国有企业内部职工是否要持股、如何持股、如何流通等问题。笔者对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股设立、运作的方法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内部职工股的由来、现状及弊端改革开放以来 ,中小企业在企业规模、贷款额度等方面无法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抗衡 ,从而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进入 80年代 ,这些企业为谋求发展资金 ,将企业资产折成股份 ,主要在企业内部全体职工中出售、筹资 ,由企业职工持有企业…  相似文献   

17.
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能力是指股份制企业运用拥有的资产,使企业正常运作、获取利益大小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债务人、股东的权益。如何设立一套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股份制企业经营能力。是股东、债权人、国家有关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建立一套公正而全面反映股份制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企业制度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构造起来的一种动作有效、转换灵敏、管理有序、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家、企业、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国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企业是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个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监督功能是统计的基本功能之一,而现代企业制度下统计的监督功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对政府的行为规范实施监督政企职责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政企职责分开后,政府职能用著名经济学家萨家尔逊的话说…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十几年来,虽有较大发展,但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仅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而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更显得活力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1.经济效益不佳,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益。据统计,1996年1~4月份,国有企业亏损面达40%以上,亏损额300多亿元(《经济日报》1996年9月)。2.资产负债率过高,平均为75%左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第398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严重影响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3.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虽然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发展壮大,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