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试论构建我国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客源市场,针对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满足旅客观光、务农娱乐、休闲度假、购物等多种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新兴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在新的时代,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乡村旅游的同时,只有构建新的营销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的作用,更深地融入体验经济。  相似文献   

2.
旅游体验不单单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的参与和体会过程.旅游体验文化不同于旅游主体文化,它是旅游参与者以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实践与意识过程及其精神成果的总和.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与结果,其内在结构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旅游体验的心理、行为与产品.在整个旅游文化中,旅游体验文化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旅游体验是衡量旅游商品开发程度的重要标尺,旅游商品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看,目前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体验性较差、品牌意识淡薄、地域文化体现不明显的问题,对此,应依据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树立旅游商品品牌形象策略;依托地域文化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旅游营销的新理念--旅游体验营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会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旅游体验营销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企业在营销方式上的变革.旅游企业应从感觉、感受、思维、行动和关系等方面实施体验营销,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流程的重组.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游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真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是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而以旅游体验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应明确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旅游体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而在现实产品开发中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差距,针对这种不平衡性,本文在体验与旅游的内在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的系统框架,从多种向度来考察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建立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机制图,从而在完善旅游产品的开发机制中为产品开发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旅游体验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体验设计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活动发生的时间、空间、活动内容和参与者的动作是旅游体验设计的主要对象,旅游体验设计分为本能、认知和反思三个层次,不同的设计层次有不同的目标、功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袭莎 《理论界》2007,(4):60-61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旅游者的消费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传统博物馆通过文字、模型等静止的方式向游客传达其文化内涵,这种静态的展示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追求参与性体验活动的需求。现代博物馆已成为旅游者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想要在体验活动中获得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因此,现代博物馆就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与期望为导向,在陈列展览中改变传统的古板、严肃的面孔,而转向为旅游者提供参与性体验活动,在体验中使双方获得共赢。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体验质量对其影响也日益明显.旅游体验质量既是衡量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重要标尺,也是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关键变量之一,从旅游体验质量的角度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应继续完善城市旅游硬件环境系统,依托地域文化提升城市旅游品牌,不断增强城市的亲和力,提高游客对城市旅游品牌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0.
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体验是旅游情境中的主体幸福感。旅游体验存在孤独体验、成就体验和高峰体验三因子的榄核型结构。孤独体验是游客对旅游在外离开熟悉的环境产生的安全感和孤独感的综合体验,处于模型的基础位置。高峰体验是游客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状态时感受或体验到的最完美心理境界,处于模型的高层次。处于中间部分的成就体验是游客在行程中所获得的宁静、愉悦、满足之感,以及在旅程之后对行程的怀念向往等的各种一般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