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体训练历来被看作是高端私人化服务,然而,有一位经历独特的女孩却颠覆传统,将这项高端服务推向了大众。因为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最美的状态"。拒绝平淡,叛逆女孩闯荡变"流浪"今年27岁的江珊出生在四川巴中,高中时随父母移居到蓉城成都。她从小就梦想做一名艺术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如皋市是全国六大长寿地区之一,全市145万人口中有百岁老人265人。在这里有一位曾身患绝症的长跑明星,她已走过了35年的抗癌之路,用运动创造了生命奇迹。她叫施秀英,今年93岁,虽然脸庞爬满了深深的皱纹,但耳聪目明,身板硬朗,穿一套蓝色运动服,显得特别有精神。她跟人谈话  相似文献   

3.
郭育成 《山西老年》2009,(10):12-13
一位名扬四海的歌唱家,维也纳金色大厅有她的印记,她那高亢宽广的音域,洪厚嘹亮的音质,圆润甜美的音色,既表现了女性优雅的风韵,也透露出军人的雄宏气质。一曲"马儿啊你慢些走"更能使人思绪飞扬。她就是在国内家喻户晓,出生于山西保德县的解放军歌唱家——马玉涛。  相似文献   

4.
任向琳 《老友》2014,(10):28-28
江铜集团永平铜矿,有一位闲不住的退休干部,她叫辛玉芝。辛玉芝老人今年87岁,有61年党龄。1982年,她从永平铜矿医院医师岗位上退休后,30多年来坚持为身边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感染了好几代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辛阿姨”。  相似文献   

5.
旷世遗书     
《可乐》2006,(11)
一位自杀者在他的遗书里讲述了他自杀的原因,听起来实在让人头痛。遗书这样写道——我和一个寡妇结了婚,她有一个已成年的女儿,我父亲跟我妻子带过来的女儿结了婚。所以,我父亲就成了我的女婿,女儿就成了我的后母,我管父亲叫爸爸。而我父亲也管我叫爸爸;我女儿管我叫爸爸,但我却管她叫妈妈;我还得管我妻子叫姥姥,因为她  相似文献   

6.
那天走进东京大学出版书店,一位40岁模样的女职员接待了我。交谈中得知她叫山腰女士,我称她为先生。后来,她成了我的房东,熟悉后告诉我说,在日本只有教师、律师等有身份人才享得起“先生”这一尊称,她说她与我母亲年龄相仿,可以叫她“妈妈”。看见我诧异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爱和美的女神,叫阿芙罗狄蒂,古罗马人称她维纳斯。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唐定县一带,人们都知道有个刘妈妈。刘妈妈真实姓名叫刘凤彩,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红嫂”。 刘妈妈从小生长在贫苦人家中,她的丈夫家境也很贫寒。为了谋生,她丈夫去江西省景德镇修铁路,因无钱治病,死于南方,无奈,她带着儿女靠借宿讨饭度日,是党把她从苦海中拯救出来。1937年,苦大仇深的她毅然决定把大儿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12)
音乐老师叫管风琴,健美老师叫陈亚玲,锅炉热处理专业老师叫吴嫣梅……中学校医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我晓得一个人叫朱逸群,一个叫杨宜知。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她父母是怎么想的。初中一个女孩叫倪杨,小女孩身体不好,老是生病,每次班主任点名叫她,都是倪杨——倪杨——,最后就干脆喊成"娘"了:"娘没来  相似文献   

10.
头发是我们人体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夏天,头发可以遮太阳;冬天,头发可以帮我们挡风寒。最重要的它还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在我读幼稚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看见年纪轻的人,如果留长头发的应该叫阿姨,留短头发的应该叫叔叔。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一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烫“狮子头”的“阿姨”,可当她转过身来的时候,呀,明明是一位叔叔嘛!还有在我们小镇上开店的一位阿姨,她就把头发理得很短很短,就像一个刺猬头。唉,有时我都分不清到底应该叫她(他)们什么了?头发带来的困惑$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寻味文学社@丁一涵  相似文献   

11.
老家的寿星     
陈骁 《老友》2010,(1):17-17
去年暑假的收获真多,我印象最深的是7月14日在老家亲眼看到了两位准百岁老人。第一位是我家三奶奶的妈妈,99岁,家住如城镇沿河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的儿孙们姓徐,我们当面叫她老太太,背地里叫她徐老太太。  相似文献   

12.
一位穿着考究、风姿绰约的少妇走进咨询室。她站在那里神情郁悒,欲言又止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有难以启齿的事情。我微笑着示意她坐下来慢慢讲。她告诉我,她叫芷菁,五年前与现在的丈夫玉生结婚,刚结婚那会儿,两个人相亲相爱,性生活也十分和谐美满。可是近来,夫妻关系不仅比较紧张,性生活也变得十分不协调了。结婚以来,她一直都有比较旺盛的性欲望,可不知怎的竟突然会对夫妻那档子事“冷若冰霜”起来。  相似文献   

13.
天上会掉下馅饼吗?对于被医学判处死刑的9岁小女孩黄金美来说,答案是肯定的。“馅饼”不仅砸中了她的头,也砸中亍_妲的心,甚至于把她砸成了一个明星:从原来一个不起眼的农耔小女孩。一夜之间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这是母爱创造的生命奇迹。2007年5月9日。一位叫雪莉的美国太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广西南宁市良庆镇,  相似文献   

14.
1.记得中学校医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知道她的名字后,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了。2.我哥哥的同学里有一个人叫朱逸群,一个叫杨宜知。3.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他父母是怎么想的。4.吴安全——是个司机。  相似文献   

15.
华裔赤子赵小兰,曾是美国政府中职位最高的一位华人,叫美国人对华裔另眼相看。她曾任美国运输部副部长,和平团团长,现为联合国慈善事业集团总裁。她以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跨进了美国上层社会,成为美国华裔社会中引人注目的政治新星。但是,赵小兰对自己的中国血统和文化传  相似文献   

16.
我看成功     
克里姆林官里曾有位尽责的老清洁工,她说:“我的工作其实和叶利钦的差不多,叫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而我在收拾克里姆林官。”她说的多么轻松怡然呀!一位地位卑微的清洁工能以如此豁然开朗的胸怀去看待自己的位置,让人在佩服之余陷入了沉思:其实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上,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是以一个什么心态去看自己的位置,是怎样定义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出色的判决     
《阅读与作文》2014,(6):46-48
失踪的未婚夫 5月的一个傍晚,印度北方邦城市莫拉达巴德市的警局走进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叫艾雅,虽是印度裔,但自小在英国长大。一年前,她认识了从印度到英国求学的安萨里。两人一见倾心,经过近一年的交往,两人决定结婚,婚礼定在今年7月。安萨里是个孤儿,11岁时,开始接受一位名叫拉图的老人的资助,这才一步步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8.
抗洪抢险记     
“水涨一寸,堤涨一尺;河堤就是阵地,人在阵地在;宁叫浪冲人,不叫浪冲堤!”这曾是我们数十万抗洪抢险解放军官兵在最紧急的时刻喊出的豪言壮语。近50年过去了,那抗洪抢险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气吞山河的声音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际。  相似文献   

19.
上海出了一位人民的好医生,她的名字叫陈海新。在上大学时,有次采集标本,陈海新让同学每人用一味中药比喻自己,她第一个举手说,我是一枝“平地木”。  相似文献   

20.
邻家老太     
凤仙草 《社区》2012,(21):50-50
在我居住的这幢楼的底楼,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大家都管她叫王老太。王老太似乎很安静,她从不出门,也不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呆坐在院子里,望着门前的车水马龙发愣,天天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