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第二期《社会科学战线》周忠厚同志的文章《对〈谈谈绘画中的抽象派〉一文谈一点不同意见》(以下简称《周文》)中说:“在抽象艺术诞生的一九一○年,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这说法是不对的。抽象艺  相似文献   

2.
“丰收成灾”,是说农业收成好些,农村经济反而凋敝,农民反而破产。在旧中国,“丰收成灾”不是艺术的虚构,而是现实的纪录。老作家叶圣陶同志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为历史作了真实的纪录。《多收了三五斗》写于一九三三年。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又进攻中国,帝国主义的铁蹄已伸到东南沿海。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不抵抗主义,助长了侵略者的凶焰。一九三一年,江苏、湖南等十七个省发生空前的大水灾,受  相似文献   

3.
“太极”一词在《文心雕龙》全书中只出现过一次,但对它的理解却涉及到如何评价刘勰的世界观和文学理论的问题。现在各家对它的解释并不相同,这就有辨析的必要。当前对“太极”最流行的解释是沿用汉儒的“元气”说。刘歆《钟历书》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郑玄注《乾凿度》“孔子曰《易》始于太极”云:“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虞翻曰:“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郑玄又引《星经》曰:“太一,主气之神。”可见汉儒是训太极为元气的。现在不少同志都是据此而引申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如周振甫同志释为“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气”(见《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页);陆侃如、牟世金同志说是“指天地混沌的时候”(见《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上册第5页);郭(扌晋)稀同志干脆译为“远古”(《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甘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所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著名讲话,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二年了。毛泽东同志发表这篇讲话的时候,正当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百万大军围攻的紧要关头。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召集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向全体革命工作人员,提出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号召。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名讲话中,着重地提出了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观点,对于关心群众生活与完成革命任务的关系,讲究工作方法与完成革命任务的关系,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第五期《红旗》发表肖蔚云等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怎样看“人权”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肖文)其中有一部分观点是很好的,如强调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揭露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批判了那种“公然要求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发善心,要求资产阶级政府的首脑来‘关注’所谓中国的‘人权’问题”的反动言论;还着重论述了“怎样看‘人权’问题是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区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个原则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6.
民族形成于何时?这是民族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有不同的,其中主张“原始民族”说的就有数家。这方面的文章已发表不少,如:牙含章同志认为“最晚也在蒙味时期的高级阶段,已由部落发展成最初的民族一蒙味民族”(《学术研究》(云南)1963年第3期)。杜玉亭同志认为“民族形成于氏族部落时代”(《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他提出:“为什么不可以以氏族部落的出现作为民族形成的上限呢?”邬剑同志认为,民族最初形态的形成,“大体上是在氏族形成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即民族,继续发展起来’的时期或至迟到它的‘全盛时代’,而不会更晚。”(《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陈国强等同志认为,“民族形成的上限最早只能追溯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本文拟就上述几家的观点谈一管之见,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一) 1963年10月份《历史教学》上刊载的《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一文,是孙思白同志为论述陈独秀一生思想活动而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据孙思白同志自己说,这里所指的“前期”是“约在1920年10月以前”。孙思白同志“解剖”的结果,认为在这一阶段内,陈独秀在政治战线上虽然是“软  相似文献   

8.
一 牟世金同志在其《〈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二期)一文中说,《文心雕龙》的总论,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主张:‘原道’、‘宗经’。”以前有人曾指出:“《文心雕龙》基本观点是‘宗经”。或者说:“归根到底,只是‘宗经’一义”。我觉得,这后一种提法,是比较确切的。牟世金同志的“两个最基本的主张”的看法,和他对“原道“、“宗经”的不正确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 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必须首先弄清什么叫阶级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报纸有阶级性时指出:“有人说,报纸没有阶级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话就讲得不对了。至少在帝国主义消灭以前,报纸,各种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要反映阶级关系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44页)可见,因为报纸反映了阶级关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就叫有阶级性。没有阶级性是什么意思呢?毛泽东同志也有过明确论述:“大字报是没有阶级性的,等于语言没有阶级性一样。白话没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从五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初期,资本主义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增长得很快。于是,客观现实就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认识列宁所说:“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科学结论?如果这一结论仍然是正确的话,那末,帝国主义又为何“垂而不死”? 列宁在其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的认识不统一。多数同志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有的同志认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里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我认为全书三卷的标题就已经表述得很清楚。马克思在第三卷的开头曾经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接着他又说: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关于第三卷,马克思说:“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  相似文献   

12.
一 中国人通过汉文接触到“帝国主义”这个名詞,始于十九世紀末叶。1895年,“出洋学生編輯所”譯日本浮田和民著《帝国主义》出版。这是一本为侵略張目的書。大意說:帝国主义有二种类型,一种是以政府和軍事为主体的“侵略的膨脹”,一种是以人民和經济为主体的“自然的膨脹”,当代的帝国主义專属于后者;至于“自然的膨脹”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想单就尚钺同志“中国历史纲要”第六章中所提及的几个经济问题表示一点意见: 尚钺同志这书的第六章是专论明代以及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历史情况的。就中国的封建时期历史来说,这实在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这时代的历史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的历史。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末期”,就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萌芽”并且发展起来,终於否定了固有的封建社会,产生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我们中国则不同,中国在封建社会後期虽然也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这种“萌芽”发展得很缓慢,以致一直到外国资本侵入以前,中国还并未能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从外国资本侵入後才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为什麽中国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民委等单位编写的《壮族简史》以及由莫乃群同志主编的《广西地方简史》,在对唐以前历史的叙述中,都没有提到棉花的种植与纺织问题,似乎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在唐代以前根本还没有传入广西。《广西日报》1980年8月9日高原同志的《从‘古贝’看广西古代的棉纺》一文一开头就断定:“古代,我国传统的纺织业是丝纺和麻纺,棉纺是宋以后才开始发展的。”这一论断不仅否定了广西在宋以前有棉纺,而且也否定了全国在宋以前有棉纺。  相似文献   

15.
秦人早期史迹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古代史上,秦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史记·秦本纪》说: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七六二年)“初有史以记事,民多化者。”这以前,秦人还处在蒙昧状态,还没有成文的历史。现存古代史籍中所记载的秦人先世史迹十分模糊。本文拟对秦人早期——武公以前的史迹作初步的探索。① (一)秦人的远祖及其与殷商的关系据《诗·商颂》和《史记·殷本纪》,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殷人的始祖契。这样的“鸟生”传说,在我国历史上,从东北到渤海沿岸,以至于江、浙一带,是普遍流传的。这是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据胡厚宣同志《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9  相似文献   

16.
帝国主义在华“投资”的特征,总的说来,自然是殖民主义性质的,是帝国主义凭借在华特权,依靠各种不平等条约而进行的经济掠夺。具体分析,它的主要特征则表现在如下这三个方面,分述于下:一帝国主义的所谓在华“投资”,尽管账面数字很大,但从其来源来看,很明显地带有虚伪的性质。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一)帝国主义在华“投资”的原始资本,绝大部份是鸦片利润和战争赔款的转化,是用非法走私和侵略战争手段,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去的。自1780年到1914年英美两国人运到中国来推销的鸦片,根据关册估计,  相似文献   

17.
读了《重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以下简称《重评》)一文,①既获收益,亦有疑问,谨提出几点看法,就正于该文作者。 (一) 何谓“中国资本主义经济”? 对这个问题,《重评》提出3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其一:“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工业企业为代表),存在着三种资本形式,即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相似文献   

18.
一正当我們学习《毛澤东同志論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紙老虎》这个偉大文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員会第六次全体会議的公报发表了。公报指出: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来”,这个通俗好懂而又非常精辟的论断使我們对于“紙老虎”的理解和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認識。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势不两立的敌人,这个敌人的日子却很不好过,正处在崩坏、潰烂的过程之中,对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来說,这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不錯,帝国主义之“烂”不是自今天才开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郝贵远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文章《“门户开放”政策刍议》中写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于1899年9月向当时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对华政策,由于它得到了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对华政策。几十年来,在如何评价这一政策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简单来说,一种意见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对中国友好的象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加紧侵略中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时,有的同志把“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一说视为马列的一贯思想,甚至还以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的永不改变的经济规律。我以为这种认识是缺乏分析的。马列著作确实在不少地方提到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例如,在《资本论》中说:“由此可见,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708页)。在列宁写的《俄共(布)党纲草案》中也说:“危机和工业停滞时期使小生产者更加陷于破产,使雇佣劳动更加依赖资本,并更加迅速的引起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对的而有时是绝对的恶化。”(《列宁选集》第三卷,第737页)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