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一九四○年一月在延安《中国文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时,中国革命正处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展开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并在政治思想上揪起反共浪潮。党内也出现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粉碎国民党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我国的大片领土,除继续用重兵大举进攻我革命根据地外,对于蒋介石反动集团则开始施以政治诱降。蒋介石反动集团一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时也加紧了其对日妥协的阴谋活动,并为此而掀起了反共高潮。“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写作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具体地分析中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有力地粉碎了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谰言,打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幻想。这一光辉著作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今天,我们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学习毛泽东同志具体  相似文献   

3.
纵观世界人文科学的研究大势,似乎对人类童年研究的兴趣越发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忘了现在,恰恰是为了更深切认识现在和未来,人类才不得不研究过去。“我们看历史,能够据过去以推知未来,看一个人的已往的经历,也有一样的效用。”(《华盖集·答KS君》)因此,研究鲁迅五四运动后的思想和作品固然重要,因为鲁迅的思想发展还有个更重要的阶段;但是,要更加深切地研究鲁迅五四之后的思想和作品是怎样来的,就必须追溯既往,  相似文献   

4.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妇女》杂志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发表了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一年九月在延安对中央妇委,西北局联合组成的妇女生活调查团的讲话《关于农村调查》。这篇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马列主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光辉文献,当时是批判以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为特征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锐利思想武  相似文献   

5.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主席在谈到鲁迅时指出,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主席对  相似文献   

6.
“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 四十多年前,鲁迅先生“知人论世”,针对当时文学批评、研究中的一些流弊所讲的这一段名言,经过十年动乱之后,今天读起来愈觉意味深长,富有指导意义。今年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我想学习鲁迅先生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研究鲁迅的思想、著作,是对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7.
锋锐的《寸铁》光辉永在——读新发现的鲁迅四篇佚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五四时期的重要佚文——四篇《寸铁》最近被发现了。读着这些简短锋利的文字,翻阅那时战尘仆仆的报刊,我们似乎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烈火炽热灼人,我们仿佛看见鲁迅手举锋芒熠熠的“寸铁”杀向封建文化营垒的战斗身影。四篇《寸铁》和鲁迅同时期写下的许多随感录一样,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浮雕上,镌刻下了一幅令人难忘的战斗图景。让我们翻开历史上这难忘的一页吧。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期整党已经全面展开,全国人民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时刻,《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的出版,具有重大的意义。收入这部文选的四十五篇文章,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极其丰富。综观陈云同志所有这些著作的论点,与同一时期毛泽东同志有关文章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这充分表明,《陈云文选》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陈云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们仅就他在倡导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方面的贡献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歌颂投降派的反动实质,从根本上批判了《水浒》评论中的种种错误观点,为我们正确地评论《水浒》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了全面而科学的论述。总起来说,一句话:“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义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同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什么关系?为搞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又必须处理好哪些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同新民主主义义化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取得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决战的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祖国大地红旗招展,八亿人民斗志昂扬,各条战线捷报频传。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正在蓬勃兴起。在这大好形势下,中央决定发表了毛主席的光辉夺作《论十大关系》。为我们深入批判“四人帮”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没指明了光辉灿烂的前程。毛主席的这一光辉著作的发表,无沦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这部革命巨著的需要,为了击溃中世纪以来形而上学的陈腐自然观在科学界的统治并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了数学,写下了长达一千多页的极为珍贵的数学手稿。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中,以饱蘸辩证唯物主义革命精神的笔触,揭露了隐藏在数学领域里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为了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需要,为了击溃中世纪以来形而上学的陈腐自然观在科学界的统治,和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研究数学,写下了长达一千多页的极为珍贵的数学手稿。对此,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反杜林论》),并且“有独到的发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中,以饱蘸辩证唯物主义革命精神的笔触,揭露了隐藏在数学领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中,把正确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作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提了出来,谆谆教导说:“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相似文献   

16.
大凡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无论是笔酣墨饱的鸿篇巨著,还是短小精悍的激兴之作,总是要发表一种观点或一种见解,企图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由鲍晶同志主编的《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与其说是解决了什么问题,还不如说只是提出了问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思想路线。可惜,这条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曾经一度被抛弃。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力挽狂澜,带头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以实事求是作为思想武器,拨乱反正,扭转乾坤,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今天,环顾祖国大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我国人民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思想解放,精神振奋;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这一切当归功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学习《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是怎样坚定不移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相似文献   

18.
一枣树的品格西墙枯树态纵横,奇古全凭一臂撑。烈士暮年宜学道,江关词赋笑兰成。上面录龚自珍已亥杂诗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是龚自珍歌颂他自己的羽琌山馆西墙边一株枣树的诗。这棵倔强的“奇古全凭一臂撑”的枣树,枝干纵横,有如巨臂伸张,撑拄着蓝色的天空。作者对它寄予了钦仰与爱抚。他在诗的自注中说:“羽  相似文献   

19.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热烈欢呼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罪恶阴谋的伟大胜利,掀起普及大寨县运动和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新高潮的时刻,党中央向全国正式发表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文献《论十大关系》,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鲁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的旗手”,一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民族文学发展中诞生的“恶毒的天才”,在比较文学的天平称上,无论你怎样比量,如何做论,都会感到十分棘手。他们之间的距离太大,几乎很难找到一把通用标尺,去评判他们各自的文学创作。早在建国以前,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尚未完结之时,有人仅凭信艺术感受便发现二人之间存在某种艺术关系。解放后,鲁迅研究日益成为“显学”,比较研究也逐步兴盛,与俄罗斯文学的关系理所当然地比以往更为引入注目。然而,尽管鲁迅与契诃夫、安特莱夫、果戈里等人的比较研究大为深化,而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研究却仍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