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风亦称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医疗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据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新发生脑中风约130万人,每年死于脑中风近100万,患病人数(包括恢复期)约达500—600万。因此认识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7,(11)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肝病病毒(HBV)感染的人大约20亿。这些患者中25%病情严重,可最终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亚洲是肝病地方性高流行区。在中国肝病病毒感染人群占人口的10%之上,每年还有50—100万的新发病例。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脑血管病“中风”(脑溢血、脑血栓),发病率高(100—200/10万),死亡率高,乃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此病患者,经医治能稳定病情,但常留下偏瘫后遗症,轻者言语、行动不便,重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每年新增的中风偏瘫患者数以百万计,这一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难言的痛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长期以来,对这一常见多发病,众多的大医院往往是诊之有方,治之乏术,处于无奈之中,故而国内尚无一家专业医院。 时至1993年,江南悬挂回春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对南宁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在2004年南宁市7917名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数据评估分析基础上,随机抽取其中两个社区的500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随访四年。每年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确定发生的CVD和死亡事件,作为终点事件。结果完成随访人群483人,代谢综合征(MS)组人群的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为11.5%,非代谢综合征(Non-MS)组人群的发病率为5%;MS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是Non—MS组人群的2.45倍(95%CI:1.23-4.87),经Cox模型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MS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度是Non—MS组人群的2.29倍(95%CI:1.10—4.77);生存分析得出MS组比Non—MS组人群增龄性发生心脑血管危险有显著性增加(P=0.01),随着MS组自然病程的进展,心脑血管的风险递增。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随着自然病程进展心脑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生活数字     
《社区》2014,(15):7-7
失独家庭已超100万 中国失独家庭已超100万,正以每年7.6万的速度递增。 金融业工资超平均水平10倍 2013年中国的薪酬状况的“中欧-博尔捷薪酬指数”显示,全国一线城市薪酬远高于二三线城市,金融、地产两大行业平均薪酬远超社会平均工资(金融行业工资为平均工资10倍)、高管与基层员工薪酬差距达到近100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4—2019年上海金山工业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流行趋势,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上海金山工业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病粗病死率、标化病死率和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19年金山工业区心脑血管病死亡占同期全人群死因的33.21%,居死因顺位首位,粗病死率为292.48/10万,标化病死率为98.69/10万。心脑血管病标化病死率呈缓慢下降趋势(APC=-2.37%),心脏疾病死亡粗率和标化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APC=12.19%,11.96%),脑血管病粗病死率和标化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APC=-3.28%,-6.44%)。男性心脑血管病粗病死率和标化死亡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人群40岁以下年龄组心脑血管病病死率极低,45~64岁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从65岁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脑血管病冬季病死率最高,秋季次之。结论金山工业区心脑血管病病死率较高,应结合死亡流行趋势,加强心脑血管病防治,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一、优生促进工程实施背景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全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约10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率4%~6%。"十五"期间,绍兴市独生子女病残发生率为64.8/万,高于全省的51.5/万的平均水平,且继续呈上升趋势。2007年,绍兴市人口计生委组织专家组开展的"绍兴市出生人口素质研究"表明:全市1996-2009年通过鉴定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病残儿童有2 663人,  相似文献   

8.
知识之窗     
对世界环境的十大威胁 1.大气污染。半数以上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健康空气。 2.温室效应加剧。引起温度、雨量变化,旱灾火灾频繁。 3.地球臭氧层减少,紫外线加剧,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增加。 4.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每天700万公顷耕地沦为不毛之地。 5.水源短缺,污染严重,每年25万人饮用污染水死亡,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 6.海洋环境恶化。全世界每天向海里倾倒污染物数万吨,沿海肝炎、霍乱病例增加,海洋生物减少。 7.“绿色屏障”锐减。热带雨林每年减少170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9%。 8.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目前每天有100多种生物灭绝。 9、垃圾成灾,地球年增垃圾100亿吨。 10.人口增加过快,平均每分钟诞生50个婴儿。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1,(6):59-59
1.脑血管病:6小时内抢救最关键自诊自查:"笑一笑、举举手、走一走。"看你的面部表情是否僵硬,看东西是否清楚,四肢功能是否正常。疾病预防:冬天注意保暖。保持平和心态。就医指导:发病后6小时内去医院抢救很重要。50岁以上人群每年需做脑部体检。  相似文献   

10.
东方 《山西老年》2008,(1):54-54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报告,每年有200多万人竟然死于"久坐"。这项报告还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缺乏运动引发的,如心脏病、糖尿病及肥胖症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布莱克教授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及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是威协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头号杀手.199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人口总死亡的1/4",如采取预防措施,每年可减少600万死亡人数.同时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996年心血管病死亡增加至29%达1550万;2000年又进一步上升至33%,死亡人数接近2000万,平均每天死亡5万多人.  相似文献   

12.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0多年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近年的统计来看.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就有6.5%-10%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其中美国的肾脏患者数已经超过2000万。中国目前尚无详实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初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人(〉65岁)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呈现退化趋势,这样就使老年尤其是高龄(〉80岁)人群中。肾脏病患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多见、也是对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面对这类疾病对人类的挑战,医学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治疗必须多点协同抗击,从预防治疗全面入手。国内外医学研究表明,要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患心脑血管病人群进行药物预防。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强大的通络作用通过降脂抗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达到全面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  相似文献   

14.
腹泻和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元凶,全球每年有170万人死于腹泻类疾病,另有15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疾病,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儿童,饭前便后用香皂洗手的自觉习惯比任何疫苗或医疗干预都有用得多。关注健康,从洗手开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人自杀身亡,8人自杀未遂。自杀虽是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五位,但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死亡原因的首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身亡,有200万人自杀未遂……”(中国新闻网2007年9月26日)  相似文献   

16.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想着这句名言,再看看下列一组剪报数据,也许能引发起你的思考。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15岁以上的文盲1.8亿人,其中15—40岁青壮年文盲4973万人……每年新产生的文盲约1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张圣荣 《华人时刊》2006,(11):52-55
中国不缺富人,缺的是富人的慈善热情。不少人认为,中国慈善还未真正开始,理由之一便是内地的富人得了“慈善冷漠病”。来自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该会每年所获捐款大约70%来自海外,15%来自大陆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大陆99%的企业没有参加过捐赠。  相似文献   

18.
健康新知     
《新天地》2007,(10)
世卫组织称噪音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欧洲因心脏病或中风死亡的人中,有3%是因为交通噪音所致。由于全球每年有700万人死于心脏病,用这一百分比可以计算出每年可能约有21万多人死干噪音。声音巨大的音乐也会导致人耳失聪,在欧洲7-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有2%的人患上此病。2%的欧洲人因为噪音污染而持续做噩梦,至少15%的人表示噪音令他们烦恼不堪。此外,在耳鸣病人中,有3%的人是因为交通噪音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关节疾病,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障碍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我国骨关节炎的患者大约有1亿人,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65岁以上人群中约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骨关节炎也是人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就有约100-150万严重骨关节炎患者需要置换人工关节才能解除病痛.由于极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治疗费用的昂贵,疾病所致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丧失,使骨关节炎成为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有关骨关节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为国家卫生行政政策的制定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9日,在“中国心脏大会2013”上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我国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每天多喝1瓶含糖饮料,冠心病发病风险增16%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呼吁大众尤其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少喝含糖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