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莉莉 《社区》2004,(10):30-31
如果你有幸去莫斯科,不是进行官方考察,而是深入到居民区,你会对莫斯科产生“截然相反”的印象。你看到的不会是一个单调、沉闷、节奏缓慢、悄然无声的城市(莫斯科常给人留下这样印象),相反,新颖、活泼、充满活力的景象会令你惊诧不已:每条街、每个院、每栋楼、每个门洞都被修葺一新;从长椅到草坪,从儿童乐园到体育场,从存车处到“狗乐园”,点点滴滴,无不渗透出居民对“我的大院、我的门洞”的热爱。1998年,莫斯科市长向全市人民发起了“我的大院,我的门洞”的活动。当时,莫斯科市刚刚度过自己建城850周年生日,市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市边…  相似文献   

2.
阿诤 《社区》2005,(2):1-1
2004年底,东北某市的“盲女扫雪”事件激起了公愤,其结果当然是给城市低保制度抹了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于是,区里有关领导作出批示,责成民政部门严查此事。我们无意为做出这样“丢脸”的事(公众评论)的社区干部辩解,但是,联系到后来同样发生在这个城市的“低保户捐款扶贫”事件,我们深深感到,当政府领导挥笔批示“严查”的时候,是否也应反思一下自己身上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与“盲女扫雪”事件和“低保户捐款扶贫”事件相关的报道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可能被公众忽略的声音。据有关报道:对“盲女扫雪”事件,有些社区干部说出了自…  相似文献   

3.
李贤良 《社区》2005,(21):29-29
今年8月的一个早晨,家住湖南省长沙市新河街道湖动社区的张大妈发现社区大院的地坪里,画上了一些醒目的黄色车位线,原来横七竖八停放着的大小汽车全部整齐地停放到了车位里。她很是感慨:想不到自己的意见反映到“民心榜”不到两天,社区就把问题解决了。所谓“民心榜”,是湖动社区特有的墙报和简报名称,是这里的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互相联系的新型载体。从去年4月开始,湖动社区的干部在社区两个大院入口处的墙壁上设了“民心榜”,定期配套印发“民心榜”简报,上面开办了群众对干部表扬和批评的《民心为镜》,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及交由有…  相似文献   

4.
徐曙光 《社区》2004,(6):25-25
社区主任们之所以被居民们称为“小巷总理”,就是因为这些“小巷总理”们与大国总理一样,他们“事事关心”,并以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了社区工作的一片蓝天。的确,“社区工作无小事”,大到社区建设,小到婆媳拌嘴,都属于他们的工作范畴。所以说,社区工作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更是政府联系居民的一根根敏感的“末梢神经”。然而,又有谁知道这样光彩照人的“小巷总理”们,竟然也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后顾之忧。今年1-1期的《社区》杂志就披露了这样一个很具代表性的社会问题。社区主任刘丽芬在下户走访的时候,被犯罪分子抢劫并打成…  相似文献   

5.
杨国良 《社区》2009,(7):36-37
从牛年初二开始,一批“红人”出现在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成为大院邻居们的追逐对象。说她们“红”,一来是话题“红”,她们谈论的是自己如何在2009年央视春晚前后亮相10分钟,与戴玉强等3位歌唱家同台演唱歌曲《神州共举杯》,如何数着倒计时迎接新年的钟声,  相似文献   

6.
面试奇遇     
祁郝 《北京纪事》2014,(3):75-76
找工作是“看”活的相声剧,我现在越来越有体会了,不信?马上给您讲个段子。这不,今儿接到一个“网络运营总监”的面试通知,说在某某路多少号大院,要求来的时候带着身份证。找到这个地址的时候,还真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大院,传达室里要拿身份证换号填单子。传达室的大爷戴着眼镜,也不抬头,问:“干吗来了?”我就如实说:“去面试。”大爷厉声说:“打电话!”  相似文献   

7.
王屏 《社区》2004,(14):21-22
我于2003年6月29日起,担任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西三环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具体分管治安和人民调解工作。回忆过去的2003年,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为居民办了一些实事 选举过后,我们就下决心,把工作一点一点地理顺,从基础做起。当时,居民意见比较大的是大院治安环境比较混乱,我们考虑到,院内驻区单位多,互不通气,而居委会财力人力都比较薄弱,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件大事的,应该借助单位的力量。在主任的安排下,我起草了2000多字的《关于花园村大院治安卫生状况的情况反映》、《关于解决花园村大院有关问题的四点建议》,设法把这两份报告送到驻区单  相似文献   

8.
周学珍 《社区》2005,(2):52-53
张老头耳朵不好,他是我们单位社区大院儿的看门人,人称张聋子。他说话的声音特大,那天他手里挥舞着几张汇款单,对我嚷开了:“你来了3张汇款单。”他奇大的嗓门把路人和小贩的目光全都吸引到我的身上。待我快步迎上去的工夫,张老头又再次大声地唱起票来:“一张25元,一张30元,一张120元,你发了。”带着不满转身离开时,我又听到张老头和小贩们的议论:“她经常得稿费单,是我们这里的大款。”我几乎要愤怒了。张老头听力不好,所以造成了他的嗓门奇大,而他又是个喜欢嚼人细故的老头,偏偏他是大院儿的看门人,邮递员把信件、包裹和单据都交给他,由他…  相似文献   

9.
唐钧 《社区》2009,(10):14-14
看了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反思”的故事,有些被“雷”到的感觉。我们基层社区的干部可敬又可爱,他们兢兢业业想干好每一件事,一旦遇到处理不了的矛盾,首先是自责,左思右想,生怕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作为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我是否该‘有求必应,包办一切’才算最好呢?”  相似文献   

10.
曹筠 《社区》2009,(31):48-48
我是1996年从“孩子王”选择当“小巷总理”的。当初,我并不完全知道这份职业意味着怎样的奉献。然而,13年来,当我每天像陀螺般旋转不停,当我身心疲惫想抱怨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积极地面对,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并在工作中寻找服务他人、幸福自己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黄观鸿 《社区》2004,(4):22-22
读者:我是某卷烟厂的一名职工,住在卷烟厂的宿舍里。多年来,我们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后勤问题一直是厂里解决。我们看到近年来,全国社区建设欣欣向荣,而我们卷烟厂大院的居民也想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成立一个社区。请问住在单位宿舍的居民能否成立社区居委会?如可以,  相似文献   

12.
方涛 《社区》2005,(14):26-27
“我们的工资很少,都还不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的工作没办法做好。”——L社区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居委会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吗?有了纠纷,找他们也没用。”——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社区图书室的书又旧,价值又小,还不如不去。”——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我们的工作与居委会无关,我们自己做自己的工作,不和居委会打交道。”——L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L社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也是我们这次社区个案调查的对象。与其他社区一样,L社区有5名居委会干部,主任1人,2名委员分管治安和计划生育,另外2名是由街道委派,分管社保和…  相似文献   

13.
何潇 《社区》2004,(9):4-8
本来,把在居委会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称为居委会干部也没有什么不妥。但由于人们的习惯认识中,“干部”是与“公家人”——公务人员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居委会干部这一称呼就变得模糊和暧昧了。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干部们的身份也是模糊和暧昧的。社区建设庞大阵容中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建设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悖离:一方面我们希望基层政府要尊重居委会的自治组织地位,不要把它当做自己的“腿”和“嘴”;一方面随着基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的加大,“腿”和“嘴”早已升级为“直属部队”——君不见有多少地方把对居委会的考核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把享受科或股级待遇、列入事业编制作为对居委会人员的最大奖励。这种悖离在现实中的一个突出反映就是随意撤换、调动居委会成员这种违背居委会组织法原则的现象一再发生。是法律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还是实践发展背离了法律精神?十届人大已将居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列入日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抛砖引玉。我们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唐潇霖 《社区》2005,(20):22-23
随着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空间日益为钢筋水泥的“现代社区”所挤占,传统的院落离我们渐行渐远,也带走了邻里间那种亦亲亦友的感情。每个蜗居在自己密不透风的的“城堡”中的现代人,都在内心深处渴望着与周围的人、事、物的沟通。社区网站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拉近距离的机会,在这个空间中,人们以真实的身份在网络中交流,人们可以求租适合自己的房子,可以寻求上班搭便车,可以相互交换东西,一起打球、出游、聚会……人们通过网络开始真正认识并熟悉了自己的邻居,在高楼林立的水泥墙之间寻找到友情,这甚至已经被称为网络中的“四合…  相似文献   

15.
刘爱华 《社区》2012,(25):32-32
社区工作就是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在社工专业领域中,有学者干脆将社会工作者称为“斡旋者”,其意为他们本着自愿、中立、理解、保密等原则,善用社会资源,解决社区冲突。但从我们身边的现实个案可以看到,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往往都做了比斡旋更进一步的努力,他们不仅注重沟通与倾听,甚至建立了制度和机构,在引入社会资源的同时,自己也在创造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条件”。这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特色。  相似文献   

16.
自卑·勇气     
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有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可谁又会想起那个默默“小草”呢?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默默的“小草”。他生活的孤独、寂寞,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也没有人愿意和他沟通。于是小草的心灵开始慢慢枯竭,并封闭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小草”躲在墙角哭泣,他为什么哭泣?没有人知道,人们也不愿意去知道,他只能在无助时自己撩起袖子擦眼泪。我观察着他,他仿佛害怕课外活动,害怕在此时看着别人欢笑,自己一个人却只能躲在远处忧伤。也许你会好奇的问:“他怎么了?”我只能回答:“他受伤了。”“他为什么受伤了?是被人打了?还是另有…  相似文献   

17.
有着“股神”美誉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发表过著名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信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勘探者在去往天堂的路上遇到圣徒彼得,彼得说:”你有资格住进天堂里的石油职员大院,但是我们已经满员,没有办法让你挤进去。“勘探者想了一下,就对石油大院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于是大院里的人们挤开门,蜂拥而出冲向地狱。彼得非常惊讶,请勘探者搬进大院。但是勘探者迟疑了一下说:“不,我想我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那个发现说不定是真的呢!”  相似文献   

18.
孙红  钱成银  张华 《社区》2005,(7):27-27
“您的事,社区帮助办。”这是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每一个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都会听到的一句亲切问候。2004年4月,亭湖区被确定为全省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试点的县区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所带来的便利。居民:我们的难事社区先知道社区工作者:在服务居民上,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区委组织部:让居民过上好日子,是社区工作者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居民哈巧兰是回族姐妹,丈夫出车祸去世,自己长年生病卧床,儒学社区负责人丁秀花总是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到她家。朱光道是严重尿毒症患者,疾病和巨额…  相似文献   

19.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老舍说:“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心有很深的同情”(《老舍选集·自序》)。又说“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怎样学习语言》)。大杂院是北京的贫民窟,寒苦出身的老舍常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对大杂院的描写,来反映“苦人”——城市下层劳动者的命运。抒发自己对社会的观感。《柳家大院》便是典型的篇什。熟悉生活并不意味着认识了生活,老舍认为一个作家“最要紧的”。是要“在平凡的事情中看出意义”(《事实的运用》)。《柳家大院》写的是王家小媳妇的惨死,但作品的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