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社区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个生活单元,对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归属感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居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和归属感,可以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居民的凝聚力量和自治能力,实现社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是呈现城市社区治理效果的重要标志,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主体体系成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实践。研究发现,作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居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对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保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为:一方面,提升社区党支部星级、增加居民小区党小组数、增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密度和成立业主委员会,均可直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另一方面,居民建立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与社区参与是“一核多元”治理主体发挥作用的重要中介,居民小区党小组、个体因素等通过促进以上两个中介因素间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因此,应当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促进居民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社区已成为居民生产、生活、学习、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社区文化也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较好、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愿比较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也较高,同时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情况与居民的年龄、居住年限、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改善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4.
地区发展模式主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归属感、认同感等)问题,而行动研究方法,则提供了一个实现社区意识建立和生活意义重塑的方法。本文通过北京某村改居社区工作案例,来展现行动研究方法应用于社区意识形成和生活意义重塑的过程。通过建立社区学苑,以社区教育为核心,以开设的系列课程作为联络、建立和深化群众关系的手段,达到居民社区意识形成和重塑生活意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孙洪亮 《金陵瞭望》2006,(14):28-29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秦淮区社区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在新建住宅小区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力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引导居民自治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找到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新的着力点,努力实现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区重--素之一的社区心理要素,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给居民以认同与归属感。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从现时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分析解构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指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社区最重要的要素---社区归属感磨灭,进而提出通过完善城市服务区域以及建设特色社区的方式,以期能够挽救社区归属感,达到重构社区归属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善治理论指导下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部分高校建立起了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管理模式。但这些管理模式面临着如何协调学校、社区管理者、学生三者之间关系和利益冲突的问题。善治理论中的合作治理理念为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善治理论为指导,建立以学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合作治理、服务居民为理念,融合学校、社会、学生三大力量,通过社区党组织、学生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居民事务服务所来保障社区和谐发展的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对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高校和谐有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5,(6):38-39
赤岗社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居住人口达1.0072万人。近几年来,他们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目标,着力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改变了社区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使社区跨入了市级文明和省级科普文明社区的行列。在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中,赤岗社区十分注重对居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观念的培育,在发展和完善社区各种教育活动的条件与设施方面,千方百计提供各种便利。几年来,他们建立完善了社区学校、人口学校、家庭学校、老年学校、市民法律学校、外来人口学校、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主要阵地,让市民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9.
徐向林 《社区》2013,(2):10
社区建设是循序渐进的,不可一蹴而就的,更离不开人的参与和人的发展。一个好的社区,往往都有那么几个"灵魂人物"或"精神领袖",他们引导着社区价值体系的构建,影响着社区先进精神的培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组织开展寻访"社区达人"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的热情参与。居民身边"带头人"的号召力。社区建设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如何引导居民走出私人空间,参与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就需要有  相似文献   

10.
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社区满意度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1.
姚亮  林霖 《社区》2004,(17):18-19
社区听证会制度是由行政听证制度演变而来,是行政听证制度的末梢形式。概而言之,社区听证会制度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在社区实施的项目和涉及社区居民重大利益的工作,在作出决策之前,由居委会在社区组织居民或居民代表召开听证会,听取广大社区居民的意见,最后达成统一意见并上报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根据这一意见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一项制度。社区是百姓生活依托的场所,社区内的所有事务直接面对的是居民,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为居民办实事,这既是社区组织的事务,也是政府所要协助社区做的事务。它需要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合作,更需要政府内各部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简要考察了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美国社区教育经历了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社区本位的社区教育和整合的社区教育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发展我国社区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破除学历中心主义传统,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开设以社区归属为核心的课程,创建学习型社区,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成才与就业》2013,(17):22-22
作为新型移民社区典型代表的苏州市湖东社区,近年来努力为居民提供“国际化”“年轻化”“高智化”“志愿化”和“全民化”的“五化”型社区教育,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整体素质、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何潇 《社区》2004,(11):12-15
一家开在居民楼里的餐厅,一个困扰了居民群众11年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一次居民听证会议就得到了彻底解决。我们不得不为居民自治所产生的效率、所发挥的作用感到高兴!当然,我们也看到,这次居民听证会议是建立在政府开展环境保护、集中整治油烟噪声的大规模活动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政府专项治理的背景,又会不会有这样的听证会议和处置结果呢?居民自治,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需要实质性的贴近居民切身利益、为群众所关心的内容;它需要政府的支持、法律的规范。武汉市不是最早开展社区事务听证活动的,但他们对社区听证的内容、程式进行了详细规定,为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居民依法自治才是通往文明、祥和的现代化新型社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研,多方面考量了宁波市城市社区公共活动居民参与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开拓与居民需求一致的社区活动、构建社区多方位信息互动平台、合理分配社区公共资源、鼓励多方组织社区公共活动,倡导居民自发组织等社区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沈阳市7个社区自治为例,剖析了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梗阻表现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成分复杂,自治合力难以形成;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发挥作用不均衡;自治组织的发育不健全;各社区间居民自治水平差距较大;社区自治资金分配"马太效应"严重。政府行政性事务施加过度、党员地区分布不均衡、自治组织管理不规范、自治领导者能力参差不齐、居民社区归属感不强等导致了社区自治梗阻。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培育群众骨干,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制定社区自治资金分配整体规划等角度提出了消解城市社区自治梗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古田县社区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对社区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古田县进一步开展好社区教育的思路:(1)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活动;(2)加强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3)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形式;(4)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知晓度;(5)建立社区教育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孟庆海 《社区》2001,(11):61-62
澳大利亚的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初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社区是居民出于相互帮助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特定地域的利益综合体,它的形成,体现了社区强烈的地域性和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如社区命名大多沿袭当地土著人的习惯称呼,社区的规模也完全依据人们对社区区域范围的认同感来划分。如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北部的笛可森(Dickson)社区,即以华人集中居住而闻名。  相似文献   

19.
朱渤 《社区》2003,(7):62-63
社区文化在台湾的迅速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当时台湾的文化建设委员会为了改变社区居民的观念,摆脱地方派系的纠葛,建立新型的社区关系,倡导、发动了“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提出在社区营造新的人、新的生活、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知识、新的经济和新的空间;倡导社区居民自下而上、自发性地参与公众事务。环保  相似文献   

20.
张宁 《南都学坛》2014,(5):92-94
社区建设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一是为居民提供便利和满意的公共服务,二是让社区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社区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社区建设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障碍是:政府对社会组织采取的双重分级管理体制、行政法规对成立社会组织设置的门槛较高、社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为了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政府应当对其采取更为灵活的准入政策,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要主动帮助办理备案手续,并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要恰当运用经济和社会的力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