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烯裂解炉是石油化工的"龙头"装置,长期以来中国的乙烯裂解炉一直从国外引进.1987年,为结束成套引进乙烯装置技术的局面,中石化总公司决定在北方和南方各建一台乙烯裂解试验炉."北方炉"选址在辽阳.1987年9月破土动工,1988年10月"北方炉"建成,并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台自己建造的乙烯裂解炉,也为辽阳市建设现代化的芳烃基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科学研究,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文明共建并进,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科学协调发展。一、精神文明的内涵、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趋势里.精神文明的内涵精神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世界得到了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它主要包括王个方面:一是指精神发展,包括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信念、意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实践的由来、发展和实质关于实践的问题,不仅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机械唯物主义也是承认的,就连实用主义也把实践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同实用主义的实践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除了同实用主义在精神决定物质、意识决定存在、主观决定客观这个基本出发点根本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它们主张的是个人实践,辩证唯物主义则主张社会实践。什么是社会实践,它的由来、地位和实质又是怎样的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既不是单纯的思想活动,也不是纯粹的客观世界自身的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体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中介与桥  相似文献   

4.
丁文 《学习与探索》2001,4(1):122-127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国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市民社会理论作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并非出于主观臆想,而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用新视角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而服务于依法治国实践而应作出的客观选择。一、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得以确立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国际经济格局和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势必具有“赶超型”的性质和特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超超型现代化”的客观性质和发展速率,是认识和解决中国现代化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基本出发点。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中共的十四大从战略上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加快发展的决策,回答了中国现代化的赶超型性质问题。十四大报告指出:“如果  相似文献   

7.
所谓实践的客观性是指把实践看成是一个"自身运动过程"或自然过程,而不是一个主观过程.把实践看成是一个"自身运动过程"就在于把实践理解为自己决定自己、自己扬弃自己的发展过程.它是改变世界活动中的隐匿过程,这一过程只有在辩证的思维中因而只有通过感性这个中介才能得到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8.
易佐永 《探求》2004,(5):4-7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建设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广州市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8,(1):7-1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从党的十二大最早提出经济总量"翻两番"的长期发展目标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任务,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发展中的失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不再把经济增长的数量目标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这既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反映了我们在科学对待全面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作出了新的重大决策,这将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其他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从人均水平上看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在产业结构上也需要继续提升,这实际上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我们又有制度、科技、发展上的一系列优势,完全有可能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我曾在《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一文中,对真理的形式作了探讨,当初原是针对所谓“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个论点而发的。这个论点,完整地说就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没有阶级性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是内容是决定形式的,因此真理是客观性的,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式的论点,清楚地表明“客观的”和“主观的”这两个概念,是对立关系的概念,犹如说内容是客观性的,而形式则是主观性的,两者具有“唯物”和“唯心”的对立的含义。提出这一论式的论者,显然也是承认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的,唯其如此,才需借助于“内容决定形式”来自园其说;只是这种解释等于空话,矛盾并未解决。因为如果内容决定形式,那末内容的客观性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霞 《学术交流》2004,(2):126-131
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定量评价指标都表明,科学技术是其基本内核和动力源,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和促进着现代化的进程,成功的国家通过不断促进科技转移和科技创新,通过积极推进科技社会子系统的成长实现了现代化,我国作为后发式现代化国家,具有双重任务,这一特征使我国的科技和科技社会的发展同样面临多种不同类型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党中央面对现实、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引下,党政部门正在大力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教育系统也积极参加这一制度建设,并努力进行社会工作知识的传播。我国社会工作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本刊决定举办“社会工作专题讲座”,请社会工作专家主讲,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相信这一举措会对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发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和迅速发展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方针和政策。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化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拟对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作一探讨。 一、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按照邓小平的总体设计,首先,现代化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了我国的历史和现状,科学概括出的最新结论,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生产力标准不仅有其客观基础,而且有其理论依据。第一,这是由“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根本观点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军需和民用,是指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在军事方面和经济建设方面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需要或满足程度。军需与民用的统筹兼顾,则指国家在安排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或长远规划的时候,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针对不同时期的情况统筹兼顾地安排好军需与民用这两方面的比例关系。研究军需与民弔统筹兼顾问题,对于搞好国家经济建设和军事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军需与民用统筹兼顾的客观必然性 (一) 军需与民用统筹兼顾是战争产生、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军事需要是伴随战争的产生而产生的,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的爆发,都消耗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①。这条基本路线是党的八大正确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任务和条件。它有一个曲折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每前进一步都与邓小平的名字分不开。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我们从未引入“客观精神”概念,这个概念一直被认为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专有的概念。一提起精神,就意昧着一定是主观的,人们不仅用主观来规定精神,而且用精神来规定主观。这种理解,没有看到精神存在的复杂性。其实,精神不仅有主观的存在形态,而且有客观的存在形态。精神的运动,正是通过这两种存在形态的相互矛盾与转化实现的。要理解和说明精神的运动,就必须弄清精神的主观形态和客观形态,即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 一、主观与客观 要弄清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首先必须搞清这两个概念的确切涵义。在关于主观性…  相似文献   

18.
山菊同志在《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对于启发人们思考问题很有意义。但对他的“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这一看法,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真理属于认识的范畴。一切认识都是由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它既非纯主观,也非纯客观,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就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这里客观的是真理的内容,而反映客观内容的主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真理的形式。列宁在谈到真理的客观性时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列宁的这段话启示我们:第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事物,这就是真理的客观性;第二,真理的内容存在于“人的表象中”,这就是真理的主观形式。因此,真理是借助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具体地说是借助于意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来反映的。没有人类这种特有的思维反映形式,就没有认识,就没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坚持战略决策中的探试模式,这一决策思想的形象表述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同志历来主张在战略决策中要大胆探索,敢于试验,勤于总结,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这一决策模式,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四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因此,从理论上论证邓小平同志战略决策中探试模式的科学性及其条件,这对于提高决策科学化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美是属于客观范畴还是主观范畴的问题,当前有三种观点:客观论、主观论和主客观统一论,其中客观论又分为自然属性说与社会属性说。我认为,这个问题长期争论不休,主观和客观的概念没有弄清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主观和客观,这是认识论专有的特殊概念,它不但包括了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这个最一般性的意义,而且在更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