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以历史唯物论的视角接续了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较早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瞿秋白认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一部分,主张无产阶级要通过培育自己的知识分子及文艺大众化的途径掌握文化领导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瞿秋白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给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主要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指导思想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立足于马赫主义错误哲学立场,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无产阶级文化的指导地位;二是在文化的组织领导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倾向,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无产阶级文化的领导权;三是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历史虚无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发展必须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批判地继承一切文化遗产;四是在文化创造的依靠力量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狭隘宗派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创造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以邓中夏关于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思想的形成为线索,回顾了邓中夏在中共早期的革命活动和理论探索,深入挖掘了邓中夏的这一闪光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终形成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属于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靠无产阶级争取才能取得,无产阶级必须和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实现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旨趣不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初的观念体系,而是要引导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在实践哲学中,葛兰西突出强调要通过理论批判与政治实践活动的结合,把自发地改造现实社会的主体变成自觉的历史主体。葛兰西还认识到哲学与政治、知识分子与群众是辩证统一的,并着重分析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领导权和建立自己领导权的力量就存在于这种辩证统一的运动关系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仅就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阐述了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实现对人民军队、对农民、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最终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领导权理论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拉克劳、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两种社会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另一种则是领导权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观,它突破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首先是列宁提出了政治领导权的理论,尔后葛兰西则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拉克劳、墨菲正是在列宁、葛兰西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领导权概念.他们超越了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走向话语领导权,完成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表现了一种随机性、偶然性、非决定性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欺骗性"和研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与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精神生产现象时揭示了"思想的生产与分配"的规律.列宁和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不再一般地谈论意识形态虚假性,而是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实现战略.马克思、列宁及葛兰西在意识形态批判、建构过程中揭示的阶级社会和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纪律建设是列宁从建党初期就高度重视的问题,整饬党纪是列宁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一环。十月革命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俄共(布)实践相结合,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纪律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其思想包括维护中央权威,严明政治纪律;禁止派别活动,严肃组织纪律;整顿党风政风,严整工作纪律;开展反腐倡廉,严格廉洁纪律;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持监察效率等措施。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执政党治党管党的有力保证,无产阶级政党需要深刻把握列宁执政党纪律建设的时代背景,借鉴列宁相关举措,严肃党纪,永葆党的先进性与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自信的思想。主要包括:增强理论自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使命;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是无产阶级政党增强理论自信的根本目标;教育与自觉相结合是实现理论自信的基本途径。探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自信的思想,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增强理论自信的时代要求,也是研究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自信思想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