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7,(7):152-159
商人以其始祖契封于商而得名。作为华夏集团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商人发祥于河北南部、辗转发展壮大于河北河南山东一带,最后代夏而政,实现了由邦国向王国的转变,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商朝。作为邦国的商人和作为王国的商朝,他们秉持天命观的意识,尊崇多元化的神灵,频繁祭祀占卜,用神权行使王权,用王权维护神权,形成祖先、天神、地祇崇拜体系。商人的这种神话文化促进了商人的发展,加强了王权的权威,维护了商朝的统一,扩大了华夏族的范围,壮大了华夏族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15-17世纪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以王权为核心的世俗政治体系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开始,随着王权的增强,英国国王开始在国内推行宗教改革、经济改革,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控制也成为其整合英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15-17世纪英国王权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控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转型时期的英国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其实汉初儒学并非在野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王权结盟,武帝时其独尊地位只不过是这种结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陆贾的<新语>起了重要作用:它在汉代率先尝试以儒学统一思想,以巩固大一统封建王权;率先尝试儒学信仰化,以使之成为王权政治合法性的宇宙论终极依据;率先尝试儒学儒术化,以使之成为王权政治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率先尝试儒学制度化,以使之与王权结盟并以制度化的形式稳定下来.董仲舒正是沿着<新语>的路子,使"独尊儒术"得以完成,故<新语>实是汉代"独尊儒术"的理论先声.  相似文献   

4.
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社会具有如下特点:王权强大,成为建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民族经济得到发展;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增强。这推动了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步入近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5.
安涛 《学术论坛》2007,(5):168-172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普遍兴起,在“王权止于县”的传统社会,为保证市镇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官府与地方社会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方式加强对市镇社会的控制。官府控制和引导国家意识形态、兴办公益事业、建立地方上层和下层“互惠圈”是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方式,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是强制性控制方式的有效补充,其在保持市镇社会稳定,特别是市镇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及进一步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非强制性控制更能有效地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地方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包来军 《理论界》2013,(3):132-135
13、14世纪初是法国卡佩王朝王权集权、民族国家开始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政治因素主要有:坚持王室领地扩张,建立王室行政体系,追求王权神圣性。其法律因素主要有:法学家阶层的形成;王室立法的发展;建立了以王室法庭为核心的司法权执行体系。王室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不断增强,都使法国王权集权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夏微  于孟洲 《殷都学刊》2013,34(3):121-122
杨升南、马季凡和常玉芝合著的《商代经济与科技》一书于2010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①.该书对商代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讨,使学界得以较为完整地了解商代经济发展状况.作为早期国家重要发展阶段的商朝发展出了高度的商文明,而商代经济也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后的第一个经济发展高峰阶段,这些都需要系统总结.此前,该书作者之一的杨升南先生就出版过专著《商代经济史》②,广受学界好评.而《商代经济与科技》在《商代经济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增删修改,使篇幅量由原来的50余万字增加到90余万字,所以这是与《商代经济史》不同的一部新作③.  相似文献   

8.
从《盘庚》看商代中期的王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商一代 ,王权在与神权和族权的相互利用和不断斗争中逐渐加强已是一个不争之事实。本文仅就《盘庚》篇所体现的王权在迁都中的功能和作用浅析商代王权在这一时期的特点。经过商代前期近三百年的发展 ,到盘庚时期商代王权已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基本控制了族权 ,并且控制了部分神权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为武丁时期商代的全面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王权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王权归根结底是小农父权的放大和集中体现,因此,它不仅意味着一种统治权术,而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王权的基础,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是有限的,而且大抵是个常数.正是这个常数,不仅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独特的、一乱一治的社会周期性震荡模式,也由此形成了中国王权的特质,即:王权天授与以民为本辩证统一的统治思想;专制集权与孝治天下辩证统一的管理模式;伦理等差与均平权衡辩证统一的分配原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的苏皖南部与浙北地带,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良渚文化,经夏商时期点将台、湖熟、马桥文化,到周代吴、越国家社会,其文明化进程经历了繁荣——衰弱——再繁荣的曲折过程。与此相对应,长江下游的宗教信仰也经历了从史前本地传统的发达与完善、到夏商外来占卜系统的传入与发生、再到周代民间信仰的复兴与丰富的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上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功能都呈现出不同特点。总体来说,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宗教神权从与世俗王权相结合的至上地位,发展为与王权分离的实用、功利地位,其与世俗王权的相互关系不断发生着改变,社会地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宗教信仰的这一变化,事实上是华夏民族早期文明发展中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1.
周秦更替,秦短命而亡,其时代哲学思潮的特点是感通,表现在学术思想上由道术将为天下裂的道德不一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变;王权尊崇上由东周的王权旁落到中央集权国家王权专制的转化;哲学思潮核心话题由道德之意向究天人之际的天人感应转向。汉初为恢复生产,与民休养生息,而以黄老清静无为之学为主导思潮。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随着儒学的制度化,五经成为两汉时代社会和人生的价值理想的载体。新莽期间谶纬之学得以流行,统治者把它作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工具。白虎观会议,就国家典章制度的基本原则、伦理纲常的规范、思想行为的准则,都做了规定,使儒学的制度化具有法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具隆会 《殷都学刊》2013,34(2):24-29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据古文献与甲骨文的记录,商朝确实存在这两种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上出现的一个事件,即“九世之乱”.根据古文献记载,商朝从中丁以后近一百年间,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史称“九世之乱”.“九世之乱”使国家衰落,诸侯莫朝.  相似文献   

13.
吴晓秋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62-165
中国是世界上邮驿起源最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古代邮驿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王权政治的四处扩张和建立互为条件.王权在何处建立,邮驿就延伸何处,反之,邮驿所到之处,也意味着王权的进一步巩固.邮驿的发展以道路交通为第一物质基础和条件,因而经常成为历代王朝开辟道路、发展交通的主要动力.先秦到两汉时期统治者出于对西南地区的政治与军事目的,曾派官员试图打通夜郎道.汉元光六年夜郎地区置邮,该地区正式纳入汉朝统一的行政建置,标志着王权的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14.
王婷 《船山学刊》2006,(1):43-45
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始终联系在一起,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肯定君主专制主义,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公私两无的政治格局和家天下的宗法观念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反思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于加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越共九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朝着全面、现代、融入国际的方向逐步推进。2016—2020年越南经济革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越共十三大认为主观因素在于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对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关系,资源配置以及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地位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越共十三大开启了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把完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发展体制的前提;首次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组织推动合作经济融入国际,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加强对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社会化和组织性导向,注重外资引进的质量,带动本土企业发展;协调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积极互动,凸显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注重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统一,确保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贯穿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既为经济发展创造动力,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从而既提升了“市场性”,也强化了“定向性”,兼顾了国家富强观和社会平等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迹象。1.资本更趋社会化和国际化;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国家的社会职能在各社会经济领域全面加强;3.国内劳资关系有所改善,出现了“管理民主化”的趋势;4.国家内部政治趋向民主化。这些新迹象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离社会主义更近了。  相似文献   

17.
苏继红 《北方论丛》2008,(3):99-102
乾隆"用人以罚",此种驭臣术是对传统理想君臣关系的逆转."用人以罚"是乾隆吏治的组成部分,当朝名臣刘统勋三度起伏便是具有代表性案例.封建帝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驾驭臣属,其目的只有一个:加强王权,强化王权统治.但"用人以罚"并不利于涵养大臣气节,不利于国家行政机器正常运转,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都铎王朝是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王权至尊的形成则是英国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政治表现。王权至尊是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来逐步实现的。国王突破中世纪的二元权力体系,成了英国教俗两界的至高权威。亨利八世一方面大力复兴罗马法,宣扬罗马法中加强君主权力的精神和原则。同时利用王在议会的立法权,向通过议会制定的法律寻求至尊王权的法律保障。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王权与议会共同发展起来,王在议会取得了英国最高立法权。  相似文献   

19.
明太祖在进一步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同时,在经学领域施行一系列经学政策.他重用儒生,逐渐形成以儒家学者为核心的幕僚集团;重视经书,同时加强经学教育,大力兴办各级学校,对经学的传播与发展有积极作用;颁令八股取士,尤其重视程朱理学的作用,要求生徒恪守儒家正统,从而以程朱理学来统一士人的思想.明太祖重视儒家经学,以程朱理学为学术正宗,对于明初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奠定了有明一代王权统治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正> 企业是社会经济肌体的细胞.发展社会生产力,促使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关键要看企业的再生能力强不强.企业具有健全的再生机能,就能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过去,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只强调企业要完成国家计划,忽视了培育企业的再生机能;只强调国家统收统支,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分割开来,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缓慢扭曲、比例失调的畸形状态.因此,研究分析如何增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