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近代湖湘文化的开山祖王船山学说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正是近、现代企业家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价值核心,这种精神品质也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而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路线,在湖南这块特殊的思想土壤中,所培育出来的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敢为天下先"等首创精神,凝聚成湖湘文化的鲜明特点.从清朝到现代的一些湘籍企业家身上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品质,这对湖南企业家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明翰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的代表,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高度体现。湖湘文化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经过几千年繁衍滋生的文化。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内涵赋予了夏明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终身的爱国精神,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培育了夏明翰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湖湘文化勇敢顽强的"蛮子"精神造就了夏明翰视死如归的拼搏精神。所以说,湖湘文化是夏明翰精神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3.
试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湘文化是指始于南宋时期,止于民国末期,在今湖南省域内形成的历史区域文化.湖湘文化经过先秦荆楚文化传统丰厚土壤的滋养、中世和近代荆楚文化的熏陶,以及湖湘大地文人学士、官宦乡绅、宗族领袖及其他文化学者的倡行、丰富、完善,逮至近代,湖湘人才辈出,文化昌盛,逐渐形成了爱国救亡、经世致用、自强坚韧、强悍尚勇、独立创新、兼容并蓄的基本文化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体现出求索精神、爱国情怀、经世致用、勇挑重担,这正是湖湘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在求新求变、育人救国、重在求实,力行践履等方面对湖湘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湖湘佛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湘佛教在开创时期即十分富有创建性,敢于突破陈规,并且带有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经世致用精神。湖湘佛教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开放融通的情怀等文化内涵,以及其开创式的理论思维方式对湖湘文化和湖湘学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试从历代湘籍以及来湘的高僧、居士、文人的佛学作品入手,探讨湖湘佛教之特点与精神,发掘湖湘佛教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廖寅 《学术论坛》2007,(5):177-181
南宋时期,移民文化,尤其是湖湘学成为湖南的核心文化。到南宋后期,在湖湘学派及其同道朱门弟子的积极推动下,在深受湖湘学影响的地方大族的积极响应下,湖南一些地区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湖湘学经世致用精神的体现,也反映了南宋后期湖南地方精英的兴起和公共领域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的湘学传统成就了湖南发展重要的非物质遗产和精神资源,"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构筑了湖湘文化的深厚精髓.学术必须服务国家、关注现实、关怀民生,引领和回答社会转型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彰显理论自觉和公共责任.当下湖南学术人,尤其是青年学术从业者,必须勇于担当、服务民生,必须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必须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必须淡泊名利、业精于勤,必须捍卫真理、复兴湘学.  相似文献   

8.
湖湘诗媛在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浸润中,培育以家族、姻亲、地缘为核心的女性诗学文化圈,不仅承传了深厚的屈骚传统,而且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异乎寻常的坚贞之德与卓越的性别识见,呈现独具地域特征的文化品格,成为湖湘文化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9.
唐正芒  李衍增 《中州学刊》2008,3(1):146-148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高度体现.湖湘文化的精华爱国主义、经世致用、民本思想、独立根性通过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蓓 《船山学刊》2007,1(4):194-195
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强大传统,难免会导致排斥科学理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但在许多时候,从经世致用出发的思想和活动,又会衍生出或提升为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是在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总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一方面,湖湘文化面临一场由伦理-政治型的传统湖湘文化转型为工商型的现代湖湘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湖湘文化传统资源在现代文化转型与新世纪人类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被丢弃,而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2.
李钊  刘翔 《船山学刊》2009,(2):31-33
湖南近代私立学校受到湖湘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图变求新的办学理念、经世致用的办学方针、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等。这些特征是湖湘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催发并推动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  相似文献   

13.
湘军人才群中,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人的开放精神各具特色,这是内忧外患的时代大势、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精神使然,但仍然具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杨昌济继承了湖湘文化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经世传统的大略,同时又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势,从西方文化中寻求救国济民的道路,提出了:一是变学,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哲学思想;二是变法,就要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三是变教,要学习实用的科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四是变俗,改变社会的风俗,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内容,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等一代青年才俊,对我们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完美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需要—何以可能—如何契合”的解释学递进范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衔接,集中体现为二者在民生观、自然观、世界观、道德观、实践观等方面具有深度共通性。立足民生观探赜,人民至上思想与中华传统民为邦本文化的内在伦理主旨相契合;依据自然观辨析,和谐共生思想与中华传统天人合一文化具有伦理传承性;基于世界观审思,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传统协和万邦文化的伦理延展;根植道德观考量,向善向上思想是对中华传统修身正己文化的伦理阐扬;着眼实践观洞悉,躬身力行思想是对中华传统经世致用文化的伦理拓展。  相似文献   

16.
无所依傍的特立独行根性、心怀天下的爱民忧国意识、体用结合的经世致用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王闿运不随人热、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无所顾忌、秉笔直书的创作手法,伤悼时运多艰、世事纷乱的忧患笔调,以及寻绎御侮图存、国富民强救世良方的热切情怀,无不是湖湘文化精神内核的生动再现。这些创作精神在他培养的众多后学者身上发扬光大,兼之其卓然大成、领袖群伦的文坛地位,王闿运对湖湘文化乃至近代学风的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试论湖湘学风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湘学风在几千年的膻变演进中形成了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既含有先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有时代精神的积淀,还有湖湘学子自己的创造。这就是造就“推楚有材,于斯为盛”局面的湖湘学风。它有以下《个明显特征:一、经世致用楚先民早在“本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发展阶段,就孕育了强烈的事业进取精神。屈原流放污湘,始终念着富国强民。为解救祖国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他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启承转合,千载而下,湖湘土于发扬光大了先人的基本精神,提炼出了湖湘学风的基本内核——经世致用。宋明理学中湖湘学派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宋代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是一个近二十年在研究区域文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概念.最初比较系统的说法见于朱汉民、陈谷嘉先生的<湖湘学派源流>,随后王兴国等先生的<湖湘文化纵横谈>、王继平等先生的<湘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湖湘文化论集>(上下册)、马积高先生的<湖湘文史丛谈>、周秋光<湖湘文化宏观研究>等跟进讨论.时至今日,虽然对某些具体问题还有争议,但对这样一个名称及其内涵与外延等最基本的问题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湖湘文化"成了学术界公认的名词,它主要指宋代以来,形成于洞庭湖以南地区,即今湖南省区范围之内的区域性文化.它虽然毫无例外地包括雅与俗两个层次、精神与物质两个部分,但其内涵与本质仍然是一种理学型的文化,有着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爱国主义、敢为天下先的奋斗与创新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等特点.①  相似文献   

19.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一个世纪情结,也是湖湘人士一直引以自豪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不管在其它方面有何分歧或异言,但一说到“经世致用”,研究专门家便一致认为这是湖湘学派的基本宗旨,湖湘学派就是宣扬“经世致用”和“通经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也反对学而不去力行,主张从现实的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问天事、问地事、问人间事,立足于现实而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精神至少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尊道贵德,厚德载物的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阴阳互补,辩证思维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对这些本真精神的继承和改造,赋予它们能够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需要的新含义,从而真正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