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华 《云梦学刊》2013,34(1):97-100
从《左传》谈论礼、乐(舞)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人文”本自天地、以“致中和”为美学原则的观念,并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折射出《左传》对文章的看法。而《左传》谈论《春秋》的写法则从正面反映出其“两极共构而致中和”的文章观。《左传》讨论“和”与品诗等言论进一步佐证了其所秉持的文章观。《左传》的文章观同时也反映在其自身的行文方式上。《左传》的文章观对解读《左传》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左传》记梦及其分类《左传》对盛行于那个历史时期的有关天道、神鬼、卜筮、祭祀等方面的活动,有着大量梦和梦的占卜及验证的记载,表现了《左传》作者的唯心史观和浓厚的鬼神思想,它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这正是传统文化中最有害的部分。《左传》大量记载梦和梦的占卜及验,据我统计,共有二十七条。其分布情况是:《僖公四  相似文献   

3.
《春秋左传注》对《左传会笺》借鉴的方式是:有所增补、择为一说、提出异说、参稽比勘。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可见《春秋左传注》与《左传会笺》等旧注疏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并为正确评价《左传会笺》的贡献和深入理解《春秋左传注》的学术成就提供别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4.
战国诸子对《左传》的传播处于《左传》传播史的早期阶段,诸子根据论说需要,对《左传》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征引与改编,这种改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左传》不同程度的传播,成为《左传》传播史上不可忽视的元素,并对汉代的《左传》的多层面传播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5.
李卫军 《兰州学刊》2009,(12):203-205
《左传》兼具经、史、文之特质,其评点著作颇丰,且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左传》评点始见于南宋,止于清末民初,其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明万历以前,是《左传》评点的形成期;明万历至明末,为《左传》评点的发展期;明末至清乾隆时期,为《左传》评点的全盛期;清嘉庆至民国初年,可称《左传》评点的延续与余辉期。  相似文献   

6.
战国诸子对《左传》的传播处于《左传》传播史的早期阶段,诸子根据论说需要,对《左传》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征引与改编,这种改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左传》不同程度的传播,成为《左传》传播史上不可忽视的元素,并对汉代的《左传》的多层面传播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7.
贾谊实际上是西汉最大《左传》学派的开山祖师。贾谊是构建西汉《左传》“传训故”特色的先师。贾谊《左传》学著述早佚不传,其关于《左传》之遗说俱见《新书》。贾谊《左传》学派薪火相传,然至两汉之际,终于晦没。其晦没主要原因在于刘歆《左传》学派的形成与兴盛。  相似文献   

8.
龙青然 《云梦学刊》2005,26(2):118-121
在将这部分成语分成两大类对其表义方式加以分析并在严格区分其所表现的比喻义和形容义的基础上,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中有关成语条目的释义处理情况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9.
清初《左传》研究的复兴,是明亡清兴的重大社会变革和明末以来"通经复古"和经世致用等学术风气双重作用的结果。其复兴的主要表现是:官方对《左传》的关注及其影响下的《左传》研究蓬勃兴起;以考据方法研究《左传》成果丰硕;毛奇龄、万斯大、姚际恒等著名学者对《左传》的关注。上述研究不但为乾嘉时期《左传》研究的鼎盛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左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就其语言运用来说,《左传》以其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精辟透彻的外交辞令而著称,其自然巧妙的修辞方式独具一格。从外交辞令入手,分析外交辞令中涉及的委婉、比喻、引用、避讳、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左传》依时叙事.《左传》事始,或以具体时间,或以模糊时间.其模糊时间的体现方式有二:一为"……也",一为"初".在《左传》中,单字成句,起领起事件作用的"初"共有100处,一般通过"初+时间+结果"初+评论或预言"两种形式与正文结合.观察《左传》以"初"领起的事件,一则事发于清萍之末,又有祸起于萧墙之内,再则义见于因果之间.以"初"补入或插入事件是《左传》保证依经、依时叙事体例前提下,为使事件完整丰富而创设的叙事手段,基于叙事需要,也显示了作者主观结构事件的意愿,同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左传》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战国初期编纂的一部记载春秋时代历史的古籍,也是先秦文学中梦境描写最多、成就最高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左传》对梦的记载,反映了春秋一代占梦在社会上的影响。各国诸侯无论遇到战事还是进行祭祀,大都用占梦的形式,来支配他们的行为方式。清人汪中指出:“《左传》所书,不专人事,其别有五:曰天道,曰鬼神,日灾祥,曰卜筮、曰梦”,然而,“未尝废人事也”。可见,梦在《左传》中所占地位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3.
郑晓峰 《北方论丛》2012,(2):115-120
《左传》涉及梦的叙事共计29处,记梦是《左传》叙事的重要特色。《左传》的梦象以及巫史占梦,符合生活与事理逻辑,是对社会生活的虚幻反映和抽象玄思。有的梦象带有原型意象特征,是民族集体意识的表象。巫师的神秘释梦方式逐渐被史官的重人事重逻辑的释梦体系打破,反映《左传》叙事文化由巫到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是目前坊间考证最为完备、资料最为齐全的《左传》注本,学者对《左传》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对杨《注》的参考。但由于篇帙浩繁,杨《注》文中不免有所纰漏,本文因举其疏误阙略者三处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不胜其烦”、“不可胜数”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分别是“经不起烦扰”和“数不完,极言其多”。满足这两个结构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胜枚举、不胜杯杓、不胜感激,不可胜言、不可胜计、不可胜用”等。其中,“胜”的读音,成语工具书标注有异,有的注sh叆ng,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近义反义成语辨析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这部成语词典收录了“不胜枚举”和“不可胜数”条,分别注为sh埁ng和sh叆ng,情况特殊,暂归入第一类)、《现代成语巨典》(大…  相似文献   

16.
《左传》的作者是谁?它成书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厦门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陈茂同的文章认为:同意杨伯峻的看法,不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史官左丘明;全书引用孔子评论历史时事的话共三十条,可见其作者应是孔门信徒,杨伯峻说是"儒家别派"似不可从.清姚鼐在所著《左传补注序》中说:"《左传》之书非出一人所成.自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吴起,起传其子……"如果姚鼐所说的这个传  相似文献   

17.
庄丹  郭丹 《兰州学刊》2013,(8):106-109,10
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是《左传》评点学史上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的《左传》文学评点有着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上的发展,即由感性的"悟"上升到理性的"法"。文章通过分析金圣叹前后期《左传》评点之不同美学特征,结合《古文观止》《左绣》《左传义法举要》等清前期《左传》评点学发展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左传》文学评点著作,揭示金圣叹《左传》评点在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春秋》与《左传》经传关系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左传》是否《春秋》之传。虽然《左传》解经不同于《公羊传》和《谷梁传》,但《春秋》和《左传》不是两本独立的书,《左传》也不是一本伪书,更不单纯是一本史书。参照《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可知《左传》不仅”以义解经”、”以事解经”,还”以礼解经”。  相似文献   

19.
出自《庄子》的成语多达350多个,它们在《庄子》一书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修辞作用。论文收集了《中国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大辞典》以及《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中出自《庄子》的成语,并对其修辞特点进行分析。考察发现,出自《庄子》的成语具有比喻性强、讽喻多、夸张、对偶对举以及借代等特点,这与《庄子》一书的风格是一致的。并且众多成语修辞并非独立运用,通常是两种以上的修辞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燕赵成语对河北发展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我们选取了424条燕赵成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燕赵成语的被了解程度并不高。为了更好地体现燕赵成语的社会价值,我们考察了这424条燕赵成语的地理分布,并对其宣传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