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国民心理嬗变的原理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能够顺应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态度与看法。日本与其他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通常能直接导致日本国民心理的变化。日本国民心理富于变化,与日本民族特有的哲学传统和审美习惯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日本民族主体意识淡薄,轻视永恒不变的原理和法则,推崇和赞美"无常"。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带来国际关系格局的新调整,使日本国民心理正孕育一场新的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2.
李文 《日本学刊》2010,(3):91-104
日本人能够顺应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态度与看法。日本与其他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通常能直接导致日本国民心理的变化。日本国民心理富于变化,与日本民族特有的哲学传统和审美习惯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日本民族主体意识淡薄,轻视永恒不变的原理和法则,推崇和赞美"无常"。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带来国际关系格局的新调整,使日本国民心理正孕育一场新的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8):131-136
"寄"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常常与"兴"联系在一起,但二者有着明显的界限区分。"兴"的艺术手法仅限于展示自然界简单的类比关系,而"寄"是将情落实于物之上,从而使得他物闪烁出主体的生命精神,二者之差即在个体之情的投注有无。"寄"这种强调个体化、情感化的艺术手法有赖于主体审美的艺术觉醒以及物我区分的高度发达。郭象"独化"哲学彻底打破了物我之隔,还给世人一个本然无主的天地世界,将物之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地。郭象玄学是一种世俗化、人生化的学说,它带来了个性主义空前的高扬,催生了中国山水游赏风气的盛行,给文人大规模的个性化情感创作提供了契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寄"的成熟发展与郭象"独化"哲学为同一思想文化脉络下产生的桴鼓相应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学如何表现完整的人?——以大江健三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如何表现完整的人?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其小说中,把"性的人"与"政治的人"这两个维度连结起来,从两者之间的对立和联系中把握复杂的人性,对二战后的日本社会中的一些边缘人形象作了相当深入的刻画.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些极端化的分裂型的人格,但就在这些人物中,也有着作为个体的人的整体性的存在,以及个体性生存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通过边缘的发现去认识、构筑和表现整体,这是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5.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7,44(3):71-76
经历了黑船袭击阵痛的日本,很快确立开国思想.仔细分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从其最初就与东亚"华夷秩序"保持暧昧关系,到"脱亚入欧"醉心于西方列强制定的弱肉强食原则,最终发展为走上侵略亚洲、争霸世界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可以得出日本这一选择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6.
最近,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收到由日本著名人文学家、国际日本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教授赠送的《梅原猛著作集》。该著作集由集英社出版,共20卷,各卷分别是:默默的感情;佛像·罗汉;美与宗教的发现;地狱的思想;佛教的思想(Ⅰ、Ⅱ);哲学的复兴;诸神的流窜;塔;隐秘的十字架;水底之歌;彷徨歌集;思考万叶;歌的复籍;黄泉之王;湖的传说;日本的思想;精神之发现;美与伦理的矛盾和日本学事始。这部著作集被日本出版界誉之为集梅原日泰学之大成。梅原猛所长曾与中西进教授、  相似文献   

7.
金雅 《浙江学刊》2005,(3):74-80
"力"与"移人"是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力"是指审美对象的多种要素综合转化而来的感染力;"移人"是指审美对象借助力来感染并引发审美主体心灵境界整体变化的过程及结果."力"与"移人"的范畴是梁启超在中西文化渊源基础上的整合新创.它们确立了将艺术审美与主体心理相联系的基本视点,触及了美影响改造主体的方法特征问题,并就美对人生与社会的介入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丸山真男"古层"论的提出过程,分析历史意识之"古层"思想的内涵,认为丸山提出的"古层"论是对日本思想中解构外来思想的某种共通模式的探究,并非国粹主义,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复古或保守思想;日本的超国家主义随着战败解体,而"古层=执拗低音"却依然持续,并阻碍着近代主体的产生.在今天,如何使"古层"思想融入全球化语境中,也许是日本从传统思想的深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日本法西斯思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日本的一股反动的思想逆流。它作为日本法西斯的精神支柱和宣传工具,既以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大川周明的《日本及日本人之道》和《日本二千六百年史》等为思想代表作,也体现于权藤成卿的《自治民范》、纪平正美的《国体与哲学》、安冈正笃的《日本精神研究》和《日本精神通义》、高山岩男的《世界史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秦地文化的"秦文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秦地也是战国晚期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作为战国晚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无疑与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荀子>一书思想与韩非、李斯等人以及与<吕氏春秋>、<尉缭子>、<商君书>等书的思想进行比较,可以确认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的确是先秦战国时期的集大成的思想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