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洋行买办制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深入经济侵略下的特殊产物.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它曾经是到处喋食中国人民血液的毒蛇;它操纵着中国的对外贸易,使中国国民经济不得不日益深刻地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中国陷于帝国主义国家附庸的地位.汉口在抗日战争以前是华中一个进出口货最多的城市,洋行买办在这里有着一定的发展.通过对洋行买办的研究,可以窥见帝国主义深入经济侵略的一般情况.一洋行  相似文献   

2.
美国帝国主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是世界最凶恶的剥削者和掠夺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代替德、意、日法西斯的地位,在世界各地进行种种侵略,妄图把全世界人民置于它的统治之下。经济侵略是美国帝国主义全部侵略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倾销商品又是它实现经济侵略的一种重要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运用现代经济发展原理的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政策的新视角对康有为戊戌政变前的经济思想作~系统的考察。一、“工商立国”战略模式: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康有为的经济发展主张是基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的广泛审视和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深切体察。在他看来,先进的机械化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的两根重要支柱,在甲午战后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与西方强国争雄竞长以抵御其经济侵略和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师法泰西,“今为列国竟长之时,则必以列国竟长之…  相似文献   

4.
吴承明 《中国学术》2003,4(1):291-294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把近代早期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较早实现工业化归之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而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处在停滞落后状态,鸦片战争以后发生的变化则是西方的冲击引起的。此即所谓“西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史上,一代一代的爱国志士和“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则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位最先进、最杰出的代表。孙中山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他明确主张把虚心学习外国的长处与维护民族尊严结合起来,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分析、有鉴别地向西方学习和吸收有益的东西。这些思想主张,充分地显示了孙中山倡导向西方学习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态度,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爆发前,西方列强曾把注意力投向中国西南部,企图在云南开通商埠,以便倾销商品,加紧对华的经济侵略。面对列强的要求、威胁,清朝内部意见极不一致,一部分人主张开放云南,另一部分人则主张继续关锁滇边,他们各抒己见,论争热烈,认识莫衷一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封建社会是逐步发展的,但是1840年以前,它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国家.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在国家主权逐步丧失,人民群众遭受掠夺的同时,中国开始逐步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改革,不少城市逐步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开放改革和被侵略是同步的,城市近代化和开放改革也是同步的,这两个"同步"成为1937年以前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明银在《真理的追求》今年第2期上撰文分析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落后的外因,指出在15世纪以前,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但15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急剧地从先进变成了落后,其主要原因是西方一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把先进科学技术变成高价商品,被新兴资产阶级严格保密、封锁、垄断。在封建社会时代,先进科学技术没有成为商品,所以中国古代把“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无保留无代价地传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与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就东西方古代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资料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与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哪个地区或国家的人民首先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呢?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所得资料,没有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根据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就其大范围来说,是在古代东方。  相似文献   

10.
怎样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文化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戊戌变法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把西方的制度、文化观念融合于中国文化之中,“援外以入中”。激进派则开“全盘西化”的先河。他们把中国文化一律判为惰性罪而全盘否定,说什么中国“若于毅然自立于亚洲之间,则必改正朔,易服色,一切制度,悉从泰西。”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国时期,西方列强加紧对华南地区进行以外贸投资为重点的经济侵略,特别是石油、烟草业等世界性的托拉斯组织在华南重要商埠设立分支机构,依靠先进的公司管理层级结构和广泛的华商社会关系网,采用地区包销制推销产品,业务范围遍及乡镇,控制了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归根结蒂是经济的产物。帝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根本目的是为夺取与维护其经济利益,即为寻找、扩大与巩固其商品销售与资本输出市场及原料产地。所以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本质上是经济侵略战,而军事侵略、政治侵略仅是其经济侵略的手段而已。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想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吞并中国经济。在战争中日本提出的中日“经济提携”、“经济合作”与建立中日“经济集团”等口号,都是“经济并吞”的别名;后来日本提出的建立包括南洋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则想进一步把它的经济侵略魔爪伸向整个东亚地区。  相似文献   

13.
经济战是运用经济手段对一个国家经济体的脆弱性进行致命打击。研究发现,苏联在后期主要依靠出口石油换取美元,再用美元大量进口粮食,由此也形成了其国民经济体系对粮食、美元、石油等战略物资高度依赖的脆弱性。而美国则利用苏联经济的脆弱性,不仅导致苏联的外汇储备耗尽、无力进口粮食,也招致了致命的外部打击。鉴于此,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思考中国的经济弱点和面临的风险,而保障战略物资安全、优化平衡经济结构、优化壮大国有企业,对于消除经济的脆弱点和提升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4.
晚清重商思想虽源于西方,但它和西欧重商主义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欧重商主义是顺着西欧经济发展的自然轨道而出现的,而晚清重商思想则是在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晚清重商思想带有明显的反对西方军事、经济侵略的特征,要求政府支持、干预,发展近代工商业。  相似文献   

15.
黄一玲 《理论界》2008,(11):211-213
石油被称为“黑金”,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战略资源。由于石油资源具有稀缺性、非均衡分布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对国家安全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维护石油安全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石油需求骤增,中东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本着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积极对中东国家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石油外交,进一步巩固同欧佩克等国际组织的石油合作,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魏源(1794-1857年)是爱国的、进步的杰出思想家,在19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在当世发生过重大影响;还对后来的社会变革思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历史把魏源推向剧变的社会舞台,他的一生贯串于封建“本世”和近代初期。魏源的前期活动正当中世纪的下限,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濒于崩溃。民族矛盾逐步上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侵略手段不断叩击中国沿海门户,加剧了社会危机。魏源的后期活动,则跨入了中国近代时期的初期阶段。意味深长的是,这个具有“天崩地解”的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既非社会生产力的重…  相似文献   

17.
二中国资产阶級社会学說的批判 1 西方资产阶級社会学在中国的傅播及其政治影响中国资产阶級社会学說是从西方資产阶级国家輸入的,其中有由留学生翻譯过来的,有由西方社会学家来到中国直接傳播的,有由中国人依照西方社会学的理論来研究中国社会的。資产阶級社会学在中国的傳播,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十月革命以前的时期和十月革命以后到1949年全国解放的时期。中国輸入西方資产阶級社会学最早的一人是严復。严復在1898年到1903年譯出了斯宾塞所著的“社会学导言”一書,題名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使近代中国的国家利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销蚀和沦丧。对此,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近代中国人民无不为维护国家利益进行了长期的奋斗和抗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和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肩负起了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并使中国人民争取与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和实践开始步上了良性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19.
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将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世纪转折时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映象却在极其僵化的两极模式中摇摆不定。由于中国取得了众所周知的经济成就,一些西方人把其称之为一种中国式的经济奇迹和一个成功地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样板。因而急迫地推荐企业进入这个巨大的、迅速增长的市场。另一些人则用西方的政治和社会标准来看待中国,把这个巨人首先看成是一个无视人权的专制国家,主张通过经济制裁来迫使它走向民主化。对中国现实判断的这样巨大的差别来自于相互矛盾的映象和因素。西方观察者用这些映象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不少同志提出洪秀全向西方国家寻找什么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得到批评、指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人民毫无民主权利,中国人民所面临的直接任务,除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外,还要反对本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因而,西方资产阶级早期的先进思想,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康有为寻求的是君主立宪制,希望在中国出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