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珂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9-22
地方治理是现代社会多层次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途径等方面的创新。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和政府模式,其价值诉求、行为模式、治理途径等内涵均符合地方治理创新提出的时代要求。因此,为了不断促进地方治理创新,地方政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
李青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
健全完善的决策机制是政府正确科学决策的重要制度保障.创新政府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政府决策机制是新形势下腐败治理的客观需要.在政府决策机制创新的前提下,坚持公平正义、民主科学、依法决策可以有效规避腐败风险,遏制腐败的发生和蔓延.关注和探讨政府决策机制创新视阈下的腐败治理问题,对于拓宽腐败治理视域,创新腐败治理方法,塑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形象,以及建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满意政府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国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10-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不断探索实践,政府购买服务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一项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中涉及的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本位等内涵,标志着政府购买服务是一项创新的社会治理机制。这项机制的形成表现在培育社会组织、引入社会工作、推动社会倡导、公众受益、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若干层面和方面。同时认识和分析制约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的因素.有利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近期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政府创新能够促使政府寻求在体制改革外切入改革深水区,印证了世界对效能政府、民主政治、公平正义、治理变革的公共诉求。治理变革是从世界性治理趋势出发,结合我国治理的引入与实践,为政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公民参与意识、扶植民间社会组织和扩大政府间合作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层政府治理机制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基层组织也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和延伸,公众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效果以及政治体系合法性、政治制度合理性的认识与认同,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基层治理行为获得的。只有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良性运行、科学发展的基层政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才能有利于夯实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区域公共问题治理与地方政府协作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102-105
当前,区域公共问题的频繁发生凸显了传统科层制内向型行政和单边行政的治理模式与区域公共问题外部性特点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治理。然而实践证明,现有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由于存在效率低下,缺乏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因而,构建超越地方政府合作基础之上的地方政府协作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协作的制度化建设,法律保障机制建设,责任分担与惩处机制和多中心治理机制建设就成为治理区域公共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谢庆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126-132
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绩效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标语口号。政府创新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只有通过政府创新,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才能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张开洪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建设和谐中原需要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内容上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和谐中原的重要环节;从功能上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和谐中原的重要动力。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容应包括职能转变及职能强化与开发,得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构建应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创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139-142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文章分析了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现实意义,指出在当前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并给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实践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郭俊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127-131
在我国转型时期,和谐社会要求政府肩负诸多角色,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强化政府的公共特征、履行政府服务性职能、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确立政府的道德性角色,要完成这种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在调整利益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孙莹娟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9-52
本文以陕西青年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为依据,分析当前陕西青年的思想现状,为进一步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依据,并就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整体性治理:政府治理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30-233
作为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一种全新政府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主张依靠政府机构间及政府和公私部门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注重对民众需求的满足与整体回应.在实践中,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协同政府模式以及新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普遍诉求.整体性治理的治理逻辑是服务型政府的理想选择,在治理理念、参与主体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于我国政府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建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5
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政府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政策决策体制,有效调节社会各阶层的权力与利益;构建政府为主导、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互动协调的治理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公民、非政府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目标之下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统治到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是当代政府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追求社会和谐与善治,始终是我国治理变革的基本目标与价值。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轮机构改革,目的都是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惠及民众。然而,由于对“主体替代”模式的过度依赖,使治理的目标与路径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导致我国政府治理中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确立多中心治理理念,注重治理结构的均衡;必须完善公民参与机制,提高社会自主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善治"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9-15
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既是全球化时代西方步入后工业社会行政管理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西方传统文化奠基、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和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的现代结果.尽管善治体现了人类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但缺乏社会发育并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尚不具备多元治理的前提条件.当下中国应该在善治理论的观照下,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为重点,加大政府治理,通过建设透明廉洁政府、服务效能政府、责任权威政府、民主法治政府,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单一地方政府已经无法完成对区域环境的整体治理,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在政府合作过程中,交易费用作为合作成本的重要部分,对政府合作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选取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研究视角,从分析地方政府合作过程入手,构建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理论模型并详细分析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各项交易费用在互相制约的同时共同作用于政府合作的全过程中,在追求交易费用总和最小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区域环境治理的公共性,从而确定交易费用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积极政府的理论视角,从行动边界、行动特征、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行动目标四个方面对公共部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展开探讨;从力量吸纳度和行动主动性两个维度出发,将政府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划分为“积极政府”“灭火式政府”“消极政府”和“无力型政府”。通过分析集中整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案例发现,相关政府行为具有典型的积极政府特征。积极政府是对政府边界问题的良好回应。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预判治理风险、吸纳治理资源、精细治理策略是其有效实践路径,三者均是积极的政府行为,互为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治理的良性循环;实践中,要坚持源头治理、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迈向高效能治理。 相似文献
19.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作用,还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当前,虽然历史城镇保护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众多参与者,但仍存在着历史风貌的破坏、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根据我国现实,历史城镇保护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政府保护机制。它包括法律法规制定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保护规划机制、审批机制、监管机制、处罚机制等。历史城镇保护的政府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良好运行必须伴之以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