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勾俊涛 《南都学坛》2000,20(5):59-60
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是由两个意义相对相反或相关相类的词素组成。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素起作用 ,另一个词素的意义在偏义复合词中不直接表现出来 ,只作为一种陪衬。偏义复词见于典籍不晚于周代。根据古汉语偏义复词的概念可以把偏义复词划分为四种类型。偏义复词能够表示一种比较委婉的语气 ,还可以使语句对仗、音节和谐。已有不少偏义复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之中 ,被广泛地使用着  相似文献   

2.
"偏义复词"是一个语言学名词,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古今偏义复词是继承发展的,两者有相同点,但又存在偏指义语素定位、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语素的凝固性、语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从明末清初著名的语言学家顾炎武首先指出古代汉语语词的偏义现象以后,俞樾、杨树达、黎锦熙、刘盼遂和余冠英等诸家对偏义语词又陆续有所发现和阐释.最近又有人发表文章,试图在已经发现的古汉语偏义复词的基础上,摸索这种语言现象的内部规律,把对偏义复词的研究推进一步.可见,偏义语词一直是语言学界感兴趣的一  相似文献   

4.
至今语法学界对古代汉语复词偏义现象重视不够,发表的文章很少,言及其性质与结构也不过一二条,其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在研究古代汉语复词偏义时,一要注重研究其复词偏义的性质、结构;二要研究分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关于偏义复词的讨论比较热烈,质疑的焦点落在偏义复词是不是词语这一点上.其实,如果坚持语言与言语相区别的观点,可以明确地把临时的修辞性偏正结构归于言语层面.从修辞到词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双音节洪流的裹挟使短语凝固成词,同义词的挤压使语素意义偏指.光凭意义很难判断一个复词是否"偏义",因此,可以从语音出发,把声音的弱化作为偏义复词定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偏义复词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双音复合词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无意义,只起陪衬作用,一般人们称之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突出的特点是词义的偏一性。它在句子中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如果把两个词素的意义并列看待,就会造成语义不通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主要有两种语义结构,一种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另一种是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这些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而偏义复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则涉及基本等级范畴与认知域中的凸显原则。  相似文献   

8.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中指出:“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古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这段话给偏义复词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指出了偏义复词的构成成分和怎样理解词义。此外,还强调“值得注意”。为什么要强调“值得注意”呢?这是提醒我们在阅读古汉语时,既要注意到“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这一特点,又要考虑到古代汉语中也存在着一定数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的偏义组配是种特殊的句法结构。人们常将之看成"偏义复词",这主要是从听读者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也是为着训释文献语意的理解视角。从说写者的角度去分析,古汉人构建偏义组配的认知理据是在完形感知的基础上据"主体/背景"的分离原则,使偏义整体中的主义成分构成认知主体,而让从义成分构成认知背景。偏义组配是一种汉语历史句法现象,其后来之所以消亡主要是由汉语特点及语言遵循的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觉"的意义和"睡觉"成词的年代等问题,众说纷纭.据我们大量考察,"觉"的动量用法在中唐已大量出现,"睡觉"成词至晚唐才有少量用例."睡觉"一词并非偏义复词,而是由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觉"至迟在唐代已从睡醒义引申出睡眠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