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鲁迅与梁启超的启蒙主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鲁迅与梁启超的启蒙主义思想张全之与鲁迅相比,梁启超是中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1898年"百日维新"的失败,使梁启超充分认识到:"凡一国之强弱兴废,全系于国民之知识与能力,而知识与能力之进退增减,全系于国民之思想,……而欲转变国民之思想,不可不于其所习...  相似文献   

2.
试析梁启超戊戌变法后的启蒙思想□吴乃华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梁启超思想的转折点。戊戌之前,梁启超以变法的宣传家而著称,为鼓吹变革作了大量宣传工作。但在当时,他的思想还未突破康有为认识的局限。他主张自主人格,但和康有为一样,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皇帝之身;他...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思想界之陈涉",梁启超代表了中国新闻学启蒙时期的最高认识水平,他系统阐述了报馆之责任、职能、地位、宗旨等议题,对当时报业状况作出深刻批判,进而提出报馆、报人之标准.梁启超对近代报业之兴起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早期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被认为是中国开一代风气的文化大师,是中国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的先行者。他的论述给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带来了深刻变革的同时,对一衣带水的邻邦韩国的思想启蒙和小说革命亦产生了深远影响。凭借着《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梁启超成为近代韩国最知名的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引发了近代韩国的"小说革命",而站在同情的立场上分析韩国的衰亡以及要求新民启蒙是梁启超及其著述能够在近代韩国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论梁启超的启蒙“三民”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孙中山有三民主义,梁启超也有“三民”主义.不过,前者经过孙中山本人和他的追随者的概括,已为世所公认;后者却未经梁启超本人和别人概括,故世人不知,而笼统以“改良主义”称之.以“改良主义”统称所有维新派人士的言行是否科学,本文暂且不论;而以此称呼梁启超的一切主张,起码显不出其个性,正如以革命民主主义称呼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必将失却孙文学说的特点一样,毫不足取.  相似文献   

6.
7.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出身子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受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并应过科举,中了举人。十八岁后,开始接触西学,并经同学陈千秋的介绍,拜康有为为师,思想上深受康有为的影响。1894年随康有  相似文献   

8.
从主客体两方面创造性地分析小说的审美价值,论证了小说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是梁启超小说美学的历史功绩所在,而过分夸大小说的社会作用则是他小说美学的理论局限。梁启超小说美学的优缺点都与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启蒙立场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作为我国现代启蒙时期的思想先驱,是较早把尼采介绍给国人的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本文论及他1901年在<新民丛报>上提到尼采的两篇文章,以及他在1919年<欧游心影录>中对尼采的论述.梁对尼采的关注是与他对西学的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对尼采"极端强权论"、天才优先论及个人主义等观点的批判反映了他早期的社会进化论、"群治"等核心思想,以及他后期对西方文明的反省.梁对尼采的批判性介绍也折射了他的启蒙思想中对西方文化谨慎取舍和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在明末清初的中国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对古老的传统文化率先进行系统批判的,当首推万历年间的思想家李贽,其尖锐的叛逆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启蒙的嚆矢. 历史观创见历史观,每每反映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宇宙把握的态度.商、周时期的阴阳五行说,用阴阳的对立来代替宇宙间的根本对立,这种笼罩着神密色彩的历史观,开启了中国哲学史上治乱循环思想的先河,并贯穿于中国历史哲学的始终.从孟子的“五百年必  相似文献   

11.
面对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现代化的理性诉求,梁启超从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思考民族解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扬弃传统思想资源和借鉴吸收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民族主义的历史命题.梁启超毕生致力于思想启蒙和民族解放,成为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首倡者,也为今人从历史与逻辑统一上认识民族解放和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社会主义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引入社会主义术语的第一人。在中西文明撞击和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他以贯古通今、执中鉴西的学术风格和思维范式,把先秦“轴心期”的大同思想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相贯通,深刻揭示大同、小康、和谐、民生等传统命题与社会主义的密切联系,借以批判封建主义、判断资本主义和阐释社会主义,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进步要求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解读。这其中虽有一些误读和局限,但更包含着严肃的思考和独特的创造,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雏形,也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文化前提,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期间,十分关注女子问题,特别是女子教育问题.他提出女子要接受教育,有接受教育的能力,要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他和一批关心女子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才开始有了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女子教育才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论梁启超史学思想的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开创于梁启超,这已为大多数史学界同志所公认。但是,梁启超史学体系的建立是经历了一个酝酿与发展过程。他最早阐述史学观点是在变法维新运动时期。那时,他的观点还不系统、不成熟,可以说是一个酝酿阶段。二十世纪初,《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反映了梁启超新的、比较系统的史学观点,标志着新史学——资产阶级史学的正式产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对史学的论述趋于成熟,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地位所局限,他的史学观点从进步趋于保守,甚至反映了主观唯心论,但不可忽视的是1918年后,梁启超对史学的探讨更为深入,就其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全面论述:对史料的搜集、分类、鉴别:对文体改革:对史学方法的论述等,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我们有必要对其史学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并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本文拟从梁启超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关于宋明清理学的论述 ,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 ,梁启超作为中国社会变革时期思想启蒙健将 ,“破除蔽障 ,启蒙为先” ,主要从政治的角度阐述、评判理学 ,适应了批判封建主义和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到后期 ,他淡出政坛 ,更多地用学术研究的眼光审视理学 ,较为广泛地论述了理学的一系列问题 ,出入于学术研究与思想启蒙之间。  相似文献   

16.
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素以“流质善变”、“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昨日之我”的多变性格见称于世。然而,透过梁启超这一“不易捉摸”的性格因素,人们不难发现其潜意识或思想深处仍然隐藏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个性特质。据笔者考察,新民之道堪称梁启超多变反复的一生始终思考关注的问题之一。 新民理论在梁启超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新民理论的历史评价一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以往的论者或以它是抵制革命的反动理论而不屑一顾,或充分肯定它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所起的巨大启蒙作用,却很少有人对这一思想作出具体详实的研究。笔者认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萌生和发展,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和近代特定的社会历史土壤不无关系。孕育新民理论的文化传统主要有二:其一,中国文化重视“人的自由”和强调培养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的传统;其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报刊编辑事业,积极主张政治家办报,开思想家、学者编辑报刊之先河,为中国近代编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报刊的认识,对报刊的编辑原则、编辑体例以及编辑人员所需要的修养等问题所阐发的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主张,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梁启超启蒙思想的重要域外理论资源。梁启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源于严复的《天演论》和明治日本的进化论思潮,其中加藤弘之的强权主义进化论影响尤巨。梁启超深信进化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之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的"天演之公例"。达尔文和斯宾塞的学说在东亚的跨文化传播中被严重曲解,进化论在日本和中国演变为一种主张"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主义更是成为强权主义的符号。在寻求富强的历史情境中,这种东亚版的进化论成为一种激发民族主义和改革意识的启蒙理论,而其在日本则蜕变成一种为军国主义张目的强权哲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游归来的梁启超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性批判,其对进化论的信仰亦随之动摇。梁启超思想深处的儒家天下主义情怀,使他最终没有追随其日本精神导师福泽谕吉、加藤弘之从民族自由主义转向帝国主义,显示了中日启蒙思想家不同的思想归宿。  相似文献   

19.
杨柏岭 《学术界》2004,(1):220-230
梁启超论词以“意态雄美”为审美理想 ,其作也多呈现“意态雄美”趣味。其“新意境”、“旧风格”的创作主张 ,即坚持保存诗词固有之本色 ,也应该是填词所遵循的原则。但当前学界对梁启超词学思想研究出现了一些偏颇观点 ,主要表现为 :一、认为梁启超对宋词的兴趣自晚年始 ;二、其词作多儿女情长和伤春伤别。这些观点均须一一辩驳  相似文献   

20.
福泽谕吉 (1 834~ 1 90 1 )是日本近代最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 ,也是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不仅对日本的近代化改革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近代中国思想界、教育界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在近代 ,特别是从甲午战败后 ,福泽谕吉的生平业绩及其启蒙思想就曾被包括变法派、洋务派思想家、教育家介绍到中国 ,并在近代中国知识阶层中引起共鸣。甲午战败曾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变化。对此 ,梁启超曾生动地形容道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 ,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1。这不仅是由于堂堂大清帝国败在“蕞尔三岛”的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