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在监管体制、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处置问题银行、外资银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促使监管模式向统一的功能性监管模式方向发展;加快银行现场检查法律法规的建设:通过立法建立健全科学的银行非现场监管体系;从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制定银行并购法律、问题银行接管以及银行破产等方面完善处置问题银行的法律对策;逐步建立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为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提供科学、完整、权威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影子银行体系是传统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具有资金来源多样化、灵活性强、监管缺失、风险抵御能力低等特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及时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也有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引发次贷危机、实体经济受挫、影响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等消极作用。针对贷款规则滞后、监管机构缺失以及缺乏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法律体系的现状,应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建立系统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问题,主要从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三个方面揭示了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监管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银行包括合资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及外国银行的分行等 ,各国都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其加以管制。在宏观监管方面 ,主要涉及国家对外资银行采取的政策原则和市场准入的法律管制问题 ;微观监管主要涉及外资银行的活动范围和风险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我国银行监管的关键所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讨论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很热闹,建议我国紧跟世界潮流,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很高,但笔者以为现阶段我国建立这种监管体制的条件还不成熟。现在紧迫的任务不应是对监管体制大动手术,而应该是如何尽快转变监管理念、完善银行监管手段,建立和完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促进竞争、控制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6.
立即纠正措施是银行监管机构对问题银行进行早期干预和处置的监管措施,有利于阻止银行问题恶化,避免银行倒闭和危机传染。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对问题银行的立即纠正措施制度,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照国外先进经验,可以从启动条件、措施统一、划分职权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的银行监管关键在于处理好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关系,采用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察院管相结合的混合监管方式,这是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评价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构建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监管法制体系.政府绩效评价监管法制体系从三方面进行建构:一是依法确立绩效评价及其监管的法律地位,使绩效评价和监管合法化;二是构建政府绩效评价监管的法制规范与保障体系,为开展评价和监管活动提供法制依据;三是建立绩效评价监管的政府组织体系,使政府绩效评价得到依法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9.
特许经营制度是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政府监管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的基础是实现监管权的统一与独立。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完善特许权授予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模型及周期性审查和调整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价格监管的核心。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质量监管的主要内容是督促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可量化的标准及建立质量检验体系。政府监管应推动公用事业的网络化普及、排除歧视性及完善补偿机制,以确保特许经营项目履行普遍服务。此外,必须加强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的监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具有脆弱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再考虑到信息不对称和众多中小债权人存在,政府便伸出援助之手对银行进行广泛监管,以免银行出现过度风险承担行为从而危及整个经济体运转。银行监管旨在限制银行机构风险、维持银行体系安全,但同时亦应有助于提升银行公司价值、提高金融和经济效率。本文着重分析了主要监管措施对银行风险承担和公司价值的影响,试图总结出各项监管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多国截面数据的实证模型我们发现,信息披露是激励相容的,资本充足要求和银行安全网有利于降低风险承担却不利于公司价值,而市场准入正好相反,监管权力、业务限制对两者均有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善勇 《理论界》2011,(12):38-39
监管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滋生腐败、践踏道德与法律的策源地。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规范监管市场秩序,进行监管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有效监管。监管系统失灵的根本原因是无效监管。诚信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基础。实现有效监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梁家全 《晋阳学刊》2014,(5):127-134
银行的跨境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将各国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但是,一直以来银行的审慎监管主要是基于国别的本地化监管。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监管制度、监管架构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能带来监管冲突、"逐底式"监管竞争以及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播等问题,而这一切将危及金融的稳定及发展。为此,欧盟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建立国际银行监管协调法律机制,这一机制经历了成员国之间监管标准的最低限度协调、泛欧监管框架下的综合协调和单一监管机制下的全面协调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演进。虽然欧盟银行监管协调法律机制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有着坚实的基础,预期发展前景值得乐观。  相似文献   

13.
网络银行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冲击,其业务风险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使传统银行监管体系陷入了监管乏力的困境.我国应借鉴国际上较具代表性的网络银行风险法律规制模式,从加强对网络银行的全面监管、制定网络银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加强对跨国网络银行的管理等方面构建多层次的网络银行法律制度,为有效防范网络银行业务风险、促进网络银行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前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宏观管理职能.然而,我国现行政策性银行立法在其设立的法律依据、监管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性银行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从而阻碍了我国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提出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幻的局面下,提高银行稳健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没有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资本监管力可以提高银行稳健性,隐性保险制度对大型银行保护较多,国民经济增长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信贷资金的增长会降低银行稳健性,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健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为此,可以从完善准入监管制度、提高政府监管力度、发展国民经济、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完善资本市场等角度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合规不起诉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刑事合规试点改革的重点内容.但对于这项制度应如何建立,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当前,涉罪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在适用范围、不起诉方式的选择、合规有效性标准评价、第三方合规监管、检察机关不起诉权规范等方面仍面临诸多争议.未来立法可以建立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体系,并着重从程序供给与权力规范两个层面,以合...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12):26-32
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在逐渐壮大。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主要归属于银行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的银行监管框架基本上实现了与发达国家监管体系的接轨,但是仍然存在监管不足现象。本文使用微观银行学的方法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讨论它的监管问题,发现资产证券化可以抵消存款市场对投资策略的影响,表面上看它可以帮助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甚至允许银行的投资策略回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实际上资产证券化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呈现出“跷跷板”的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就会增加信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实际上又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对于这种情况,存款保险制度无法带来改变,资本要求可以保证银行的投资策略回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对于流动性策略却存在监管盲区:当流动性资金的规模处于一定区间的时候监管机构不会觉察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鉴于此,未来的监管改革应该顾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应该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尽快完善金融市场、降低系统性风险;第二,应该关注银行资金的存续时间,甚至把存续时间也作为监管资本的一个依据;第三,应该增加对金融市场的统计调研、关注市场动态,尝试建立风险预报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蔚  苏振天 《学术界》2012,(4):59-65,284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维护金融安全应当是各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影子银行体系的超常规发展和信用扩张,是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影子银行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全面梳理了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最后针对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提出了有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与监管目标息息相关。本文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出发,在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导向监管、机制监管、监管成本管理和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创新等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代银行业发展迅猛,日益国际化.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国际社会也与时俱进,一直在努力合作寻找银行监管的最佳模式,提高监管效率.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对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监管是一个由准入监管、运营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所组成的一个系统性与立体性的工程.文章剖析了我国现行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银行监管的路径,使之符合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