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对半个世纪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沿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等六条理论轨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理论必定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个总结了中国半个世纪建设和改革实践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过去的七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成功和失误的反复锻炼,党内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分子。我们党的队伍的主流是纯洁的,党的本质是好的。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一点说,靠的就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一些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使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纵观新中国成立40余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光辉业绩,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条道路我们走对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强,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发展,又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深化了对自身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可以说,改革开放和党的执政规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工作路线,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共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实践基础。二者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1949年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文艺工作的自身规律性。党对于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党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和完善的,并且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体系,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是对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认识成果;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三个层次,及其人民民主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具体表现为: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决定了我们要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还推动了社会变革,这决定我们要一切依靠群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决定了我们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准确理解并把握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哲学基础,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人了当代的阶段。20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从过去短视的眼界和狭小的思维空间中超越出来,每一次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都更加使我们接近当今世界文明的本质。今天,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可以说正在深化成为一种当代社会主义观念。它立足于当今世界文明的成就,超越于我们以往种种错误的社会主义认知局限。这种观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也是中国人民面向21世纪建设无愧于世界文明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新起点。一、超越对社…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认识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比较才能深化认识。作为当代社会主义的对立参照系,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证明,当我们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比较正确的时候,也就是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得较为深入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这崭新的理论创造,体现了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系统化,完善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就有了丰富内容。开始把文明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并作系统论述的是英国民族学家泰勒。1871…  相似文献   

12.
建国40年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有真正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40年来,我们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把一个曾是满目疮痍的"东亚病夫"改造和建设成今天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历史巨人.哲学社会科学,同其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首次科学地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主体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许多著作中都对这一基本思想作过原则性论述 ,我们不妨称其为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主体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专门和系统地研究关于文明主体的思想 ,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认识文明主体自身发展规律 ,从而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完成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已经胜利闭幕了。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并以此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次肯定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上又建立了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特邀省内专家学者就此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论断,这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形成和确立,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6.
胡运锋 《东岳论丛》2019,40(5):12-18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在时间维度上延伸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源流;在理论维度上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认知;在空间维度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也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从成立开始就同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直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此主要分别阐释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欣 《阴山学刊》2006,19(5):112-1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治国方略。它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既是强国富民的重要之举,又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由此,它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理论界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与述评,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其内涵,并找出研究中的不足,以便我们更好的把其付诸于实践,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探索出的现代化道路,也是一条非西方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开辟不仅验证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的可行性,而且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设想,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性地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探索现代化道路这一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及其创造性实践大大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极大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拓人类现代化新道路的勇气、智慧和能力。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不断展开,中国式现代化还将以新的更大成就,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在人类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相似文献   

20.
肖向平 《学术论坛》2008,31(4):44-48
探寻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有许多值得我们思索研究的问题,能够从中发现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对于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成路径进行分析说明,由此归纳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实践主体追求的自觉找到破解社会主义问题切入点;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形成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认识;坚持与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设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