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外交李良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且迅速扩大事态,野蛮侵占了我国东北。次年3月,它又一手导演,成立了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近代对华侵略战争规模的扩大,严重恶化了中日...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阴谋计划。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赂中国的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九·一八”事变后,全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日本人民也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镇压,不断发动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各阶层人民在日本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不断掀起各种形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评萧军萧红的两部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为殖民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抗日队伍经过整编,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帝国主义及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 ,日帝为了把东北变成它们完成大陆政策的“前阵基地” ,在让更多的日本人到东北定居的同时 ,对中国关内汉族和朝鲜人分别实行限制和放任政策。这种对不同民族的移民政策导致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朝日三民族的东北移民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夺取东北,只是日本企图征服中国的第一步.不久,日本又开始实施所谓“华北分离计划”,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日本不仅采用了政冶和军事进攻的手段,同时还采用了经济进攻的手段,在华北的冀东地区进行猖狂的走私贸易活动,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冀东走私贸易的发端是和“九·一八”事变后国难的加深以及中国外交上的失策节节相应的.1933年春,占领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越过长城,侵入河北省境内,到达连接北京、天津、塘沽的北宁线铁路。面对关东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一味妥协。5月,中日双方在塘沽签订了“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从北宁线以东和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将东北变成其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军事基地,通过武力和资本扩张完全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并采用“日本主产成品主义,满洲主产原料主义”的方针,使东北经济变成日本经济的附庸,从而造成东北经  相似文献   

7.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讨论,目前在我国史学界中有三种观点:即“三一说”、“三七说”和“三九说”.主张“三一说”的学者把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视为“二战”起点.理由是“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和平”局面,开始了新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中国战场成为开辟最早的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最早战争的策源地,是走向新的世界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采取了“先安内后攘外”的不抵抗政策,近二十万的东北军和警察部队大都不战自退,致使日军长驱直入,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省会和主要城镇,1933年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加紧制定经济掠夺政策,于1932年6月成立了伪 满中央银行,在关东军的控制下,大肆掠夺,加深了东北沦为殖民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影响下,东北各阶层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武装抗日斗争高潮。其中,东北地区内绝大多数土匪.激于民族义愤,放弃土匪生涯,毅然投入抗战行列,也做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军事侵略步步深入的同时,也逐渐对中国东北的铁路、金融、投资、矿产、农业等经济领域展开了侵略活动。本文试就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八·一五”光复,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了整整十四年,人们通常把这段时间,称为东北沦陷时期;而反映这一时期生活的文学,就被称作是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了。对于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早在建国前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沦陷十四年的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大举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对此国际上两种性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当英美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集团根据绥靖日本的政策而各行其打算时,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坚决要求对日本侵略者实行集体制裁的国家。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苏联人民给了中国人民全面的援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年,即1933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公然违背国际公法,把在日本东京建立的细菌战机构——“防疫研究所”迁至中国东北,并于1936年,根据日本天皇裕仁的敕令,分别在哈尔滨东南郊平房和长春南郊孟家屯建立了两个细菌战基地:一名“关东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实行武装移民,1936年又提出了20年移民百万户的庞大计划。为了适应这一侵略政策的需要,又制定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计划。“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帝国主义“满洲移民”政策的一部分,它是在“满洲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三省 ,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经济掠夺 ,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以及日人向东北的移民狂潮 ,使近代以来华北人民的“闯关东”活动被迫中断。此后 ,这一活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 ,不能自由发展 ,其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华北劳力的强制掠夺。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帷幕,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野心。国民党政府逆来顺受,推行绝对不抵抗主义,仅百余日,东北三省就全部沦入敌手。 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于九月二十二日发表宣言,提出“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召。中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高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和  相似文献   

18.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 1937年卢沟桥事变期间 ,是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的特殊历史阶段 ,蒋介石为应对外敌入侵 ,在军事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思考。本文根据蒋介石这一阶段的论著 ,概述了他对于未来战争的认识、他的国防理念、他关于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构想、他的军事教育思想 ,在此基础上 ,对这些军事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论抗日救亡运动中中间派的贡献邱义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独霸中国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矛盾下降。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追随蒋介石国民党退...  相似文献   

20.
从 1932年 3月 1日伪“满洲国”宣布成立 ,至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投降 ,日伪统治东北整整 14年。在这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为建立殖民统治秩序 ,在实行军事镇压、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 ,竭力改变东北原有的学校教育制度 ,建立新的学校教育制度 ,试图通过教育来实施社会的内在控制 ,其奴化的性质已是无法否认。本文拟通过对当时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的分析 ,揭示日伪在东北沦陷区所推行的教育本质。一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吞并了整个东三省 ,并很快在东北拼凑了伪满傀儡政权。作为稳固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