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廉银制度是清朝独创防止官吏贪污的一种经济手段,从雍正二年(1724)到宣统三年(1911),这一制度持续了近两百年之久,伴随着清王朝的兴衰,经历了一个由确立到兴衰的历史,本文主要从养廉银推行的范围、规范性等角度探讨清代推行养廉银制度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国内外史学界所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应该从1644年(顺治元年)清兵入关那一年算起,一直到1911年(宣统三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凡十二帝,历时二百六十八年,这段历史叫做清朝史或清史。不错,过去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看,把从1840年(道光二十年)到1919年(民国八年)这七八十年的历史划为中国近代史。即使不把从1912年成立民国后的八年计算在内,中国近代史的头七十来年也还包括在清史范围之内。力了科研和教学的方便,把近代史部分特别突出出来,  相似文献   

3.
皇嗣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制度,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是根据立长立嫡原则,预先公开册立皇太子为嗣皇帝。清朝则不然,从清太祖努尔哈齐至清圣祖玄烨,没有确立固定的立皇嗣制度,只是在清世宗胤禛开始才建立了秘密的立嗣制度。这种立嗣办法,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清朝封建社会的特点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南京玄武湖的发展前景李源,黄永武一、历史的回顾以1909年丰润门开辟为标志,玄武湖成为近代意义上的公园,已经有八十余年。在近一个世纪中,它大体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清同治十年(1884年)开始,至宣统二年(1910年)结束。这一阶...  相似文献   

5.
清朝前期廉政立法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前期廉政立法及措施赵广华,朱颜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是封建官僚政治的瘤疾。历代封建王朝从巩固其政权出发,无不注重谋求廉洁从政、防止腐败的策略。清朝从顺治──嘉庆时期,正是其建立、巩固和发展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所采取的廉政立法及措施,较之以前历代都要...  相似文献   

6.
漳厦铁路是福建省的首条铁路,实际路段是从厦门对岸的嵩屿到距漳州市区16公里的江东桥,全长28公里。该路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九(1907年7月18日)开工修建,宣统二年四月(1911年5月)峻工营运,1927年完全停止通车,到1942年所存路轨全部被盗,前后只运行16年,存在35年。这一悲惨结局是旧中国的地方铁路命运的一个典型缩影。因此,考察漳厦铁路的兴建过程和夭折原因,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一、闽省首条铁路兴建的原因闽省首条铁路的兴建具有如下原因:(一)从全国形势来看。一方面,诸国列强在甲午战后加速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步…  相似文献   

7.
自《创业史》出版以来,对这部小说的批评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些批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不同时期对《创业史》的评价和接受有着非常大的落差。在泛政治化的年代,政治标准成为评价这部作品的主要尺度;在百废待兴的新时期,人们更多地从人文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而新世纪以来,艺术眼光又投射到了这部红色经典之上。政治话语、人文话语以及艺术话语的角逐以及批评范式的嬗变成为《创业史》的批评史中的重要景观。而这种角逐的内在动力某种程度上源于对当代文学的不同预设和期待。这种评价体系的变化具体细致地表现了中国当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历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创业史》的评价和接受可以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近代现代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 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是改革与反改革、开放与反开放的历史。 1840年,清朝封闭的国门虽然被坚船利炮打开,但是中国仍然有一股超强的力量试图闭关锁国,致使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国门时开时闭,中国人民的命运时沉时浮——太平天国虽然引进了洋教,但总体上仍然排外;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演进在某种程度上是制度演进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变过程也是制度化的过程。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就是建立现代化社会制度框架的问题。构建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导向的、稳定的、高效的政治制度体系 ,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性一步。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这种制度变迁的漫长曲折的历程。但在制度构建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失败多于成功的历史。只有进行几十年不变的制度创新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 《齐鲁学刊》2004,1(4):131-138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从本质而言,历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历史文化素质和历史认识能力,促使其达到解决现实问题、指导社会实践、正确把握和自觉遵循历史客观规律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可以从综合的角度划分为历代统治阶级内部主要针对统治者尤其是对帝王进行的历史教育、各级学校中的历史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化)活动和其他非教育活动中的历史教育等三个大的研究层次,以探讨其在目的、对象、途径、内容、功能等诸方面的特征。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经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程静 《学术探索》2023,(5):103-11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王朝,其统治者在建立之初,不但努力开疆拓土、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和平,更是为维护国内尤其是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努力找寻理论指导和思想依据。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执掌政权后对前朝历代边疆治理思想及措施进行了细化和深化,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突破和发展。逐步形成以“满汉一家、中外一体”边疆观为核心,“不分内外”的大一统思想为指导,“因俗而治”的民本思想与“分而治之”治理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清前期治边思想体系。不但为清政府对边疆地区实施灵活有效的统管政策提供思想指导,也为清朝边疆治理实践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清史的研究,应将清朝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分析,放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来评价,置于世界历史的演进中来观察。清朝维系和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制度,客观上延缓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迅速落后于世界大势;清朝在中国“大一统”中有特殊贡献,但后期丧权辱国也是亘古未有的;“康乾盛世”从清史来讲无疑为盛,而从中国历史来看则是错失发展机遇的遗憾的年代。  相似文献   

13.
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来说,西域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史书上“西域”含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广义,指称包括新疆及其以西的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东岸以及印度北部地区;其二是狭义,指称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等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区。本文“西域”一说即取其狭义。若从学理上讲,经济思想史考察的是历史时空境域中人们的经济理念,因此既使标明是研究“中国的”经济思想史,也不该因当代地缘行政区划的隐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王双怀武则天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成为唐太宗的才人,继而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再成为“大周”的皇帝,先后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将近半个世纪,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干二百多年以来,她的是非功过,始终是人们谈...  相似文献   

15.
《中文信息》2008,(3):23-28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从乾隆朝的和坤宅第,到嘉庆朝的庆郡王府,再到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朝的恭亲王府,恭主府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开发建设新疆的思想史上,发展交通为历代有识之士所注重。而近代历史上,有关建筑新疆铁路的思想和主张尤为突出和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拟对清朝末年中国政界和思想界倡导建筑新疆铁路的思想进程作一简要观察。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782年瓦特改制成功了联动式蒸汽机,不久,1814年,矿工出身的英国技师史蒂芬逊发明了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17.
蚕丝业在中国历史上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但长期以来属于农民的家庭副业,技术、设备、管理均陈旧简陋。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外形势的压力下,中国蚕丝业开始了改良革新的艰难历程。到清朝末年,蚕丝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蚕丝业研究机构的设立,蚕丝业官方管理机构和民间协调组织的出现,以及制种、栽桑、养蚕、缫丝等颔域新气象的呈现,标志着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蚕丝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杨增新是如何缓解新疆财政危机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新疆财政长期无法自立,历代我国中央政府均以某种方式给新疆一定的财政补贴。至清代,中央对新疆的财政补贴逐渐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从新疆建省的188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的27年中,清政府给新疆的各种财政补贴高达8000余万两白银,平均每年300余万两,约占清政府平均年收入的十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总结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特别是西汉、唐朝、元朝和清朝等治理新疆的军事方略,从历史经验中获取启迪和借鉴,对推进新疆乃至全国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驻兵筑城,增强防御、震慑力量;安抚讨伐,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屯田戍边,开发、建设、保卫边疆;修路建站,确保中央王朝政令、军令畅通;设卡巡查,巩固中国西北边防。  相似文献   

20.
一仁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和基本概念 ,它是孔子首倡并经过历代儒家改造和阐扬的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在仁的历史积淀中 ,船山对仁的理解和阐扬 ,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贡献 ,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注入了一种特殊的人文魅力 ,使仁人之道在展示中国人精神生命历程中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生命活力。船山对仁的理解和阐扬 ,主要集中在这样二个方面。一、仁的本体意义仁在传统人文中 ,大都是从人伦这个层面去解释的。船山却从宇宙化生的本体角度把仁放在更广阔的生命背景上认识 ,使仁的人文意义具备了一种更为博大深邃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