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民间,薛仁贵征东故事广为流传。故事中,塑造了薛仁贵及其征战的主要对手、高句丽名将盖苏文的形象。薛仁贵和盖苏文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见于正史。但这两位英雄人物的知名度却是由于俗文学的不断加工树立起来的。做为故事的主人公,已完全脱离信史,成为虚构创作的形象,被赋予浓厚的传奇色彩。薛仁贵、盖苏文故事源远流长,自宋元以来,形成了俗文学中最完整的“全方位”系列,包括平话、词话、杂剧、传奇、演义、地方戏曲、京剧等多种体裁,是研究俗文学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典型,其学术研究价值弥足珍贵。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俗文学中薛仁贵、盖苏文故事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全面介绍并剖析历史记载及俗文学中薛仁贵、盖苏文故事的各种文献资料,探讨其来龙去脉,并分析故事体裁、主题及象征形象的嬗变,对于薛仁贵、盖苏文故事在中国俗文学发展史中所占地位给予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处理和确定高句丽的历史定位,应该在实事求是、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原则指导下,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确定高句丽在现在国别史中的位置,即以现今国界为基本框架,在中国历史和朝鲜半岛国家历史中都要写入高句丽史,但所写地区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有区别。以此定位,就中国而言,高句丽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高句丽政权是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就朝鲜半岛而言,高句丽族又是半岛民族的重要来源和组成之一,高句丽政权是半岛北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第二步是确定高句丽在当时历史环境中的位置。汉唐时期历代中原政权对高句丽的管辖、册封,所包含的主要是政治地位的主从关系和心理方面的相互认同,体现的则是历史上的羁縻、藩属体制。以此定位,高句丽政权则是中原政权的属国,因此在将高句丽历史分别写入中国历史和朝鲜半岛国家历史中时,都应该把这种羁縻、藩属体制和属国地位如实地写进去。  相似文献   

3.
集安是高句丽民族早期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是高句丽王族桂娄部的中心所在。高句丽政权于公元3年自桓仁迁都至此,历425年,这个时期是高句丽政权的大发展时期。之后高句丽政权虽然迁都到平壤,集安作为"别都",仍列高句丽"三京"之一。因此,分布于集安的高句丽文化遗产也就最为集中、齐全和典型。  相似文献   

4.
当前研究高句丽归属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句丽归属问题 ,其理论原则必须放之四海而皆准。确定历史上一些国家的归属 ,主要应依据两点 :一是看它主要分布在哪一个国家的传统疆界之内 ;一是看它主要隶属于哪一国家的中央政权。据此应该肯定 ,高句丽长期以来主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是中国的地方政权。应当承认中朝两国人民对高句丽双向继承的事实 ,但高句丽主要由中国所继承 ,不容否认。“一史两用”不可避免 ,但前提是必须辨明历史上归属的真相 ,而不应因此就把在别国疆域内本属别国的民族和政权说成是原属本国。如果再据此提出今天的领土要求 ,当属严重的政治问题 ,中朝两国人民都应坚决加以制止  相似文献   

5.
大对卢作为高句丽政权最高官职的设立是在南北朝末期 ,此前的最高官职是相加 (国相 ) ,① 此后为莫离支。了解大对卢设置的背景和原因及其沿革发展 ,对于研究高句丽晚期政治、经济、军事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对卢出现之前 ,高句丽政权曾有过对卢一职 ,是次于相加的一级官吏 ,对卢一职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记载“其国有王 ,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尊卑各有等级”。《后汉书·东夷·高句丽传》有“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大加……”。可见对卢一职此时还不是最高官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句丽早期王系的再整理,指出高句丽早期王系是经过人为炮制后的产物,从而肯定新朝诱斩的"高句丽侯驺",就是高句丽高氏政权承认的始祖朱蒙。  相似文献   

7.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地域在鸭绿江、浑江流域.汉孝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出走夫余来到这里,借助当地居民的支持,建立了高句丽政权,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传二十八代王,七百零五年.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故都,从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的425年间,这里一直是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高句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保留着许多高句丽时代的文物遗迹,以集安最为丰富,许多文物举世闻名.这些瑰宝有着丰富的内容,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殖崇拜,这也正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外国某些学者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武断地将渤海与高句丽所建立的民族政权立论为继承关系,并且煞有介事地宣称渤海是在高句丽国家基础上建立的国家。而且引经据典为其立论寻找根据。关于外国学者的上述观点及动向,已引起我国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因为,高句丽和渤海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重要民族,由其自身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民族政权,在中国多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做为东北地方史和民族史的重要研究领域一向为我国史学界、考古学界所重视。外国某些学者出于对高句丽、渤海二个民族历史的"偏爱"写了许多文章和著作,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凡事都从政治上考虑,从大局出发,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观察和处理国内外各种复杂的问题,保证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显示出了超人的政治才华。 毛泽东的政治才华,首先表现在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理论宏篇巨著,鲜明地提出了并深刻地阐述了许多精辟的政治观点。一是提出并阐明了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观点。他在革命年代指出,世界上一切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战争就是政治;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他在建设时期又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技术、政治和业务是辩证的统一;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中国高句丽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表现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讨论,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热点。其中政权归属、都城考证、文献考据、官制研究、早期历史探源及与中原王朝、周边民族、政权关系探究等研究内容都较以往有更进一步的讨论,文章就近年来高句丽研究的有关情况,从六个方面做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在朝鲜历史研究上有个框框是三个没关系,即主张高句丽与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与当前朝鲜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高句丽与当前韩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目的还是重在现在的中朝关系。然而历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表达,它不仅具有社会关系的广泛性、长期性,而且更突出了社会关系的政治性、民族性。本文试图对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中的两位著名将领的史料性的历史回顾,从社会学上梳理这个关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 《东岳论丛》2008,29(3):152-157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对西方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研究和对推翻这种统治的手段的分析为基点,探索了一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他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现实入手,对西方社会的国家、市民社会、知识分子等作了分析,指出由于资产阶级掌握了文化领导权,所以获得了维护、巩固政权的合法途径,社会主义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取得文化领导权。以有机知识分子为中介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通过"阵地战"策略是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汉之得人 于兹为盛——略论汉武帝的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汉武帝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汉代的社会经济已空前繁荣,专制主义中央政权更加巩固。然而雄才大略的武帝并不安于守成,在他即位不久,就从黄老无为政治的窠臼里走出来,另辟蹊径。他“夙兴以求,夜寐以思”,急谋恢宏汉业。“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正是这一愿望的流露。在他看来,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关键在于选贤任能,即所谓“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由于他“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所以出现了“君欲为治,臣以贤才辅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前后,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通过协调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稳定了局面,争取了人心,为巩固明朝政权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宗教的发展始终控制在适合自己的政治需要范围内,并利用宗教教化番夷,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明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研究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当代宗教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句丽史这一学科的研究史 ,这些年写了不少文章 ,据初步统计对高句丽各专题进行总结、概述的文章已有十多篇 ,分别对民族源流、民族和政权归属、经济社会性质、历史地理、考古文化许多方面进行了专题性总结。但由于受研究功力和篇幅所决定 ,内容有详有略。但大体上都或多或少起了一个提供信息 ,初步导向的作用。对今后高句丽的研究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个别文章失之主观、失之偏颇 ,有重大遗漏甚或错误。但目前看来 ,研究者对这些总结各领域研究史的文章 ,似乎重视利用不够 ,甚至连回顾百余年高句丽研究史的文章 ,也并未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 朱温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又是五代梁政权的建立者。建国以来,史学工作者鉴于他叛黄降唐,对他的评价极低,虽然也曾有人提出对他进行全面的评价,但在多数同志持否定意见的情况下沉寂了。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特提出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诸同志。一、评价标准的再认识从朱温的经历看,叛变农民政权而降唐仅是其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我们不能以之作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前后,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通过协调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稳定了局面,争取了人心,为巩固明朝政权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宗教的发展始终控制在适合自己的政治需要范围内,并利用宗教教化番夷,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明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研究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当代宗教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前后,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通过协调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稳定了局面,争取了人心,为巩固明朝政权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宗教的发展始终控制在适合自己的政治需要范围内,并利用宗教教化番夷,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明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研究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当代宗教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前后,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通过协调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稳定了局面,争取了人心,为巩固明朝政权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宗教的发展始终控制在适合自己的政治需要范围内,并利用宗教教化番荑,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明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研究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当代宗教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渤海是否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渤海王室是否存在高句丽意识问题是渤海史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国际学界争论的焦点与热点,因为它是关乎渤海主体民族的归属与政权的性质的大问题.日本与朝鲜半岛学界认定渤海为高句丽的继承国、渤海王室存在高句丽意识的观点,正是由于日本皇室以大国自居,故而认定渤海乃高句丽的继承国,并认定渤海为日本的朝贡国,并认定渤海为日本的朝贡国.朝鲜半岛学界继日本之后,重复日本的老调,制造了渤海史研究的误区,把学术研究政治化.那么,对上述诸方面作实事求是的考辨,则是一个涉及史学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