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句丽史的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史的归属问题,史学界见仁见智,意见不一。从历史事实看来,应“一史两用”,即:高句丽史首先属于中国史,但它又属于朝鲜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割据政权 ,它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而它的疆域的扩展自然也有一个变迁过程 ,因此 ,对高句丽疆域的沿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对深入了解高句丽历史来说是颇为重要的。一、高句丽五部疆域的形成学界有一种说法 ,认为在朱蒙建国前曾有过“句丽国” ,这个“句丽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时就曾“居住过五个血缘集团 (五族 )” ,而“随着他们进入阶级社会便被强大的涓那部统一 ,编成为五个地方行政单位 (五部 )” ,“高句丽是继承句丽的国家” ,因此所谓“句丽国”的领域也就在初期高句丽的领域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 ,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 37年(西汉建昭 2年 )高句丽国家建立 ,公元 312年 (东晋永嘉 6年 )势力抵达今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 ,公元 6 6 8年 (唐高宗总章元年 )灭亡。我国史学界对高句丽的研究始于 1877年 (清光绪 3年 )。是年 ,奉天桓仁县书启关月山在通沟岗的荒草丛 (今吉林省集安市太王乡大碑村 )中发现了公元 414年 (东晋安帝义熙 10年 )建立的高句丽第 19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 ,“火焚除苔 ,捶制拓本 ,传播京师” ,从而揭开了好太王碑与高句丽研究的序幕。然当时及以后…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族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国是中国古代地方割据政权,这种认识越来越得到国内更多学者的充分肯定。但是,过去人们的看法却不是如此,那种主张高句丽是朝鲜古代国家,甚至将朝鲜半岛王氏高丽同高句丽混为一谈的观点,在中外学界曾普遍存在。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有后一种见解,当与古人的某些混乱记载以及某些错误说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研究高句丽归属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句丽归属问题 ,其理论原则必须放之四海而皆准。确定历史上一些国家的归属 ,主要应依据两点 :一是看它主要分布在哪一个国家的传统疆界之内 ;一是看它主要隶属于哪一国家的中央政权。据此应该肯定 ,高句丽长期以来主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是中国的地方政权。应当承认中朝两国人民对高句丽双向继承的事实 ,但高句丽主要由中国所继承 ,不容否认。“一史两用”不可避免 ,但前提是必须辨明历史上归属的真相 ,而不应因此就把在别国疆域内本属别国的民族和政权说成是原属本国。如果再据此提出今天的领土要求 ,当属严重的政治问题 ,中朝两国人民都应坚决加以制止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句丽史这一学科的研究史 ,这些年写了不少文章 ,据初步统计对高句丽各专题进行总结、概述的文章已有十多篇 ,分别对民族源流、民族和政权归属、经济社会性质、历史地理、考古文化许多方面进行了专题性总结。但由于受研究功力和篇幅所决定 ,内容有详有略。但大体上都或多或少起了一个提供信息 ,初步导向的作用。对今后高句丽的研究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个别文章失之主观、失之偏颇 ,有重大遗漏甚或错误。但目前看来 ,研究者对这些总结各领域研究史的文章 ,似乎重视利用不够 ,甚至连回顾百余年高句丽研究史的文章 ,也并未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历史上中国的疆域问题,本人曾发表过一些拙见(见《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中央民委研究室编:《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今就几个问题,再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历组卜辞的时代问题一直是甲骨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一部分学者认为历组卜辞的时代属于武丁至祖庚时期,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属于武乙、文丁时期。此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学者已经研究过的一些事项内容进行补充,并从一些前人未曾提及且只见于宾组、历组和出组的占卜内容来看历组卜辞的时代问题,为历组卜辞时代提前的观点补充一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怎样看待和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一直是我国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应以今天中国的疆域来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本文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存在着问题,有重新考虑的必要。其见解是:①“历史上的中国”不是指地域、文化的概念,而是指今天的中国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历史上的祖国”的意思。②历史上的中国应指历史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其处于统一的时期,历史上的中国就是当时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当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处于分裂时期,则由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的民族和地区出现的政权,都应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③确定某一地方或民族是否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只能以行政管辖作为标准,即只有历史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到的地方和民族,才是历史上中国的地方和民族。  相似文献   

10.
论古代边疆民族与疆域研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国家与疆域,应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一体结构大小及所管辖的民族、疆域的实际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论述为依据,树立在民族、国家与疆域研究中的同一性史观。在研究中应分清一体内的中外与一体外的中外的不同,在认识上力求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与民族、疆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商上”一词本意为财库或管家,后代指达赖喇嘛或其他宗教领主的整个办事机构实体,这两层含义在文献中皆可见使用,可证“商上”源于“强佐(phyag-mdzod)”.“商上”一词指代达赖喇嘛整套办事机构实体的用法,可能最初由蒙古语而来.汉语中“商上”作为达赖喇嘛或其他宗教领主办事机构的总称,然在藏语里原词“强佐”仅指财库、管家.可见“商上”一词的使用,体现的是外部视角,反映了西藏地方领主性政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于“周匝”的修辞方法》一文,提出的意见颇有道理。但惜其未尽,特勉为补议。运用“周匝”的方法修辞,现代汉语也时或有之。例如,“春风知道,夏雨知道,秋霜知道,冬雪知道……”(石祥:《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它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嵌着一大块圆形的黄土。”(秦牧;《社稷坛抒情》)这类句子,把表示时间、方位的词语铺排在一起,确实不是“嵌字”,而是集中体现了客观真实和语言概括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郭素美 《北方论丛》2002,(2):109-113
唐代渤海国疆域地跨今我国东北的东南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及俄罗斯的滨海地区.故有关国家的学术界都从其今日的疆域出发,把渤海国的历史看作是其本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是,考察渤海国的历史,我们就可看到:渤海国的创建者大祚荣及渤海的主体民族都是我国古代的靺鞨人;大祚荣等人又是在当时中国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渤海国是当时唐朝管辖之下的地方政权,是与唐亲睦和好、"车书一家"的国中之"国";渤海国故地的大部分一直还是历朝历代我国故有的版图,而其主体民族的大多数后裔,最后又多融入于汉族之中.只要尊重历史,就可以说渤海国的历史归属中国.  相似文献   

14.
处理和确定高句丽的历史定位,应该在实事求是、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原则指导下,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确定高句丽在现在国别史中的位置,即以现今国界为基本框架,在中国历史和朝鲜半岛国家历史中都要写入高句丽史,但所写地区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有区别。以此定位,就中国而言,高句丽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高句丽政权是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就朝鲜半岛而言,高句丽族又是半岛民族的重要来源和组成之一,高句丽政权是半岛北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第二步是确定高句丽在当时历史环境中的位置。汉唐时期历代中原政权对高句丽的管辖、册封,所包含的主要是政治地位的主从关系和心理方面的相互认同,体现的则是历史上的羁縻、藩属体制。以此定位,高句丽政权则是中原政权的属国,因此在将高句丽历史分别写入中国历史和朝鲜半岛国家历史中时,都应该把这种羁縻、藩属体制和属国地位如实地写进去。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王陵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政权存在 70 5年 ,传 2 8王 ,都城三置两迁。诸王陵墓在何处 ,墓葬形制、规模、特点如何 ,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问题。多年来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证明 ,我国集安国内城附近的某些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应是高句丽王的陵墓 ,诸如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西大墓、JYM992、 3319等 ,其中 3319为典型的砖室墓。从建筑结构、年代、出土遗物 ,特别是莲花瓦当、文字瓦当和文字砖的研究成果 ,结合文献 ,可以确认某些王陵及其主人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与中原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句丽的奴隶制,主要是承袭殷周奴隶制和接受箕子之后朝鲜奴隶制的影响;而进入封建制之后,主要是受到中原封建制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高句丽社会内部,中原文明成为其奴隶制和封建制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而经历了变外为内、变夷从夏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岳东晨 《南方论刊》2003,(11):52-52
(一) 近观<岭南风书艺探索展>,不禁对岭南书坛的历史与现实产生了联翩浮想.岭南书法,源远流长.自明清以来,岭南书坛更是名家辈出,"哲人书法家"陈白沙、政坛名流康南海等在为文为政之余视书法为"末事",却不意以书法震撼书坛.宋湘、吴荣光、李文田、叶恭绰、容希白、商锡永诸公,虽然各自"术业有专攻"而只是以书法为余事,却足为一时翘楚.但在当今有人仍然对岭南书坛的真实历史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7月 9日至 13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 ,辽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等 10个单位协办的第二届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暨高句丽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通化两市分别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领导、社会科学院和有关高校的领导及专家学者12 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提供的学术论文内容比较广泛 ,涉及了东北边界的形成与演变 ;东北边疆地区的古代方国 ;东…  相似文献   

20.
辽代是中国佛教邑社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邑社没有整齐划一的组织体系,其领导职务构建明显是从世俗职官体系、佛教僧官体系中借鉴而来,邑众成分呈现多样性特征,邑众地域构成主要以自然村为单位。邑社与寺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处于平等地位,不存在隶属关系。邑社增加了邑众之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推动了辽代佛教的发展,亦促进了辽代的国家认同与地方秩序的重建及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