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史学界一致认为尧舜禹社会政治组织的性质是军事民主制的部落联盟。近年有人说不是部落联盟,是酋邦。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考察,发现两说都不切合中国历史实际。尧舜禹社会还是原始社会,国家尚未产生,然而,国家制度的许多重要方面已经萌芽,再前进一步就是国家。它不像部落联盟,也不是酋邦,称之为准国家形态比较合适。部落联盟概念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出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加以论定。摩尔根的结论从对北美印地安人原始部落的长时间研究中得出,恩格斯则在对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进行…  相似文献   

2.
何艳杰  戴景梅 《理论界》2006,(9):181-182
学者对于五帝时代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以社会人类学的酋邦概念来重新审视文献中的五帝时代,可知五帝时代应该是中国酋邦轮回时代史迹的历史沉淀。酋邦轮回是中国酋邦时期即五帝时代最普遍的现象,因此酋邦轮回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主要道路;酋邦轮回的结束,酋邦宗主权世代固定在某一氏族内部传承并为其它酋邦所承认,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天晞 《人文杂志》2002,(4):127-131
中国战争的起源 ,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中国战争起源的历史过程 ,有四个明显特征 :部落间的暴力冲突 ,已发展为掠夺性的战争 ;部分生产工具已分化为专用于战斗的兵器 ;酋邦首长已有了具有军队性质的“营卫” ;出现了保卫部落及酋邦不受侵掠的早期防御工事─壕沟、围墙及城堡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国家不是由部落联盟转化而来,而是古代酋邦在政治上和地域上演变的产物,这一观点,在关于中国国家形成问题的研究中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由部落联盟而导致国家产生这一模式,应该说只是在世界较少地区出现过的一种特例,并不可被认为是具有普遍性的。迄今,似乎只有古代地中海地区和印度的一些国家的形成可以较系统地运用这一模式予以解释。而就是对这类国家的形成,在运用部落联盟模式予以解释时,也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至于酋邦向早期国家的转化,则可以有多得多的例证。色维斯(Service)因而把酋邦看作是人类政治组织演进中的一个普遍性的阶段;当然这个看法本身也还有待于讨论。古代中国是早期国家形成中酋邦模式的一个拥有充分资料的个案。对它的研究,不仅针对着中原早期国家的形成问题,还涉及到如何恰当地解释自纪元前四千至三千年之间中国境内的几个有着较高度发展的地区之间在政治进程中的差异性即不平衡性问题,从而对中国早期政治进程的整个图景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酋邦本身在与早期国家的关系上的过渡性与非过渡性问题。在古代中国早期政治进程中,酋邦的这两种可能的特性都有突出的表现。这在早期国家形成的理论上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的分析,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类学者所提出的酋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中国前国家社会即夏以前的社会状况可以用酋邦理论加以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同国际学术界接轨。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也可以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的古代统治与奴役关系产生的总体论述,结合酋邦理论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都把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组织称作部落联盟。近年来,早期国家问题逐步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又称之为部族国家,还有的学者借鉴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称之为部落联合体或酋邦。其实,部落联合体(酋邦)与部落联盟这两个概念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而部族国家这一概念又混淆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国的尧舜禹时代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的发展早已超越了部落联盟。我认为这个时期的社会组织既不是部落联盟,也不是部族国家,而是部族联合体。氏族社会后期的部族是由若干部落联盟聚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中,方国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从分散的聚落向方国的演进过程,则是其最为重要的环节.从聚落群内诸聚落关系的演化到群落的出现,从群落组织体系的形成与群落权力的实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道路,既不能简单地用部落与部落联盟理论解释,也不能一味地套用酋邦理论,而是应当立足于从群落向方国的演进实际,探讨早期中国特有的文明发生之路.  相似文献   

8.
谢维扬教授的新著《中国早期国家》一书,已于不久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印行.这是一部以人类早期国家的一般理论和早期国家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国家起源和中国早期国家最初的发展问题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学术专著.诚如李学勤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这部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具体研究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理所当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欢迎.”《中国早期国家》一书的意义和特点,可以用四个“首次”来加以  相似文献   

9.
1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其目的在于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阐述美国学者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因此,很多学者都将摩尔根的理论视为恩格斯研究家庭问题的基础。实际上,对恩格斯的家庭研究影响最深的学者并不是摩尔根,而是巴霍芬。甚至可以说,恩格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文明起源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奴隶社会。其理由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按着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把人类社会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因此,便简单地认为,蒙昧和野蛮时代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只是在人类“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产生“真正的工业和艺术”,进入了“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页)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我认为这是对恩格斯关于“文明时代”论述的误解,混淆了人类文明与“文明时代”两个不同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的一些疑问刘家志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于1884年3至5月。在该书中恩格斯根据关于原始社会和奴隶制度的大量材料,特别是马克思和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研究的成果,科学地分析了人类历史的早期发展阶段,描述了原始公社解体和私...  相似文献   

12.
"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一种价值,因应"习惯法"与"成文法"的此消彼长,愈加表现为中国传统主流社会对诉讼行为的评价。肇基早期国家的形成层面,在因强力而产生的"酋邦"中,被征服者的诉权遭到漠视,取而代之的是藉公权力规训下的"无讼"理念的兴盛。与此同时,运行于"酋邦"的专制权力鼓吹等级与名分,尤重社会秩序的稳定,造就了"无讼"产生的土壤。此外,与"公共权力"相反,"酋邦"的本质是对他方权益百般压制与独擅政权的"家族权力"。而这宣告了"无讼社会"的来临。约言之,与"部落联盟"相较,"酋邦"起源于"强力"、存在"专制权力"、以"家族权力"为本质等特征"注定"了"无讼"产生的历史条件,是"无讼"最深层次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马兴 《东岳论丛》2012,(3):25-31
尧舜时代的洪水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产生了积极影响。洪水促使不同族邦迁徙于黄河中游地区,从而形成了社会高级政治组织;高级政治组织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广泛设立;治水导致社会财富集中,并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分层,催生出特权阶层。禹治水成功,中国早期国家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摩尔根的家庭史学说提出以来关于血缘家庭问題论战的过程,对于一些否定和非难摩尔根血缘家庭和马来亲属制理论的观点及其论据进行了分析,指出:认为马来亲属制是图兰夏威夷亲属制的简化、把它视为次生的亲属制的“简化论”和“次生论”是极为片面的;企图以异辈婚的存在来否定血缘家庭的存在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建立在两种生产相分离的理论基础上的“两合氏族组织”的方案是一种虚构;认为恩格斯并不相信血缘家庭的存在,那是对恩格斯的误解。本文还认为,摩尔根用亲属制推论出血缘家庭曾经存在过的方法是合乎历史逻辑的,因而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肯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量增加的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没有动摇这个理论,而是进一步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学调查材料也完全可以验证血缘家庭曾经盛行于人类历史的早期;血缘家庭与普那路亚家庭一起,构成了由原始群团向氏族发展的过渡阶段,否定血缘家庭的存在就必然要否定杂婚和普那路亚家庭两个历史阶段,从而也就割断了由原始群团向氏族过渡的历史进程,使马克思主义的氏族起源学说失去其基础,这是血缘家庭理论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以就教于读者。 一、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摩尔根认为:部落是“一种组织完备的社会”,它处在人类“野蛮时代”,“每一部落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各自的族名,独特的方言,最高管理机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两种生产”的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随处都能见到,但以此为基础解决了原始社会史上的理论难题并从中作出对唯物史观的广义解释的,应首推恩格斯.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首先要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谈起.一1884年4月26日,正当恩格斯全力写作《起源》这本书的时候,他在给考茨基的一封信中说道:“这篇东西对于我们共同的观点,将有特殊的重要性.摩尔根使我们能够树立崭新的观点,因为他通过史前史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根据.”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观点自然不可能越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界限,而是说,由于摩尔根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史实,他和马克思先前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作的表述已经显得有些狭窄,不完全适用了,必须根据新的事实加以扩充,并作出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的发生有赖于政治知识,政治知识构成了政治文明发生、发展、延续和变革的知识基础,因此,从早期政治知识的进路去探讨中国古典政治起源,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视角。本文从中国先民早期政治知识的四项元素——即“时空观”、“共同体”意识和“分体”意识,以及最初的秩序感出发,分析了政治知识与现实政治之间的转化关系,揭示了中国古典政治起源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中国古典政治起源的另一种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18.
心作为古典中国思想的关键概念之一,往往被比附于西方哲学中主体性之类的抽象概念来作解释。某种意义上,这是对古典中国思想缺乏理解力的表现。观察中国古人对心的言说,尤其在早期文本中,其涵义并不抽象,而是关联于实际经验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空间经验的,比如以“胸中”“居中”“在中”描述心的位置,以“容”“藏”“虚”形容心的结构,并以具有中空结构的实物(尤其是房间)来充当心的表象。通过分析此类空间经验如何被中国古人应用于描述精神领域,能对理解心概念在中国思想中的涵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型现代国家”是周光辉教授近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与彭斌教授合作的《其命维新:中国构建新型现代国家的道路与经验》一书对这个概念作了详尽而系统的分析。“新型现代国家”概念的提出是中国政治学者从事自主知识生产的一个重要贡献,为今后持续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一个纲领性的穹顶,值得深入讨论。从古今之变、道路之选、中西对照等不同维度对“新型现代国家”何以为“新”进行阐释,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同时对于中国政治学研究和发展亦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治学在中国的命运--从"经济学帝国主义"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谈论过“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现象。帝国主义者,侵略扩张也。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过是取帝国主义之特征,状经济学之品格,是对时下经济学大肆“扩张”、频频“入侵”其他学科领域的态势的一种戏称。自然,政治学也是其“侵略”对象之一。经济学抢政治学的饭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很久以来,看到中国经济学者运用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概念来解释国家起源、制度变迁、产权改革、意识形态这类十足的政治问题,或运用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投票悖论、选民与官僚行为、政府决策、政府失败这类典型的政治过程,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