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 我国黄土高原区,特别是丘陵沟壑地区,千百年来森林植被破坏殆尽,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不仅气候干旱,土壤瘠薄,而且农业生产水平极低,人民生活非常穷困。生态经济恶性循环是长期以来违反生态平衡规律的结果。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地表植被向破坏方面转化。黄土高原的原生天然植被以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为主。但经历代人为破坏,天然植被已十分稀少,许多沟壑区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处黄土高原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有了大幅度减少,由1978年的130多万人减少到1997年的珊万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影响这一地区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根本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一是由于植被不断遭到破坏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劣,  相似文献   

3.
明代山西的民佃屯田主要分布在晋东南地区。它在卫所屯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卫所屯田的瓦解,民佃屯田全部转化成了可以继承和买卖的私田。  相似文献   

4.
宋代吐蕃就是今天所说的安多藏族,两宋时期,他们居住在“河、秦、邈川、青唐、洮、岷以至阶、利、文、政、绵、威、茂、黎、移州”①及河西凉州等地,其居地大部在西北地区。北宋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开发有一定成效。一“屯田实边”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经营开拓西北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宋统治者也不例外,自立国之初直至晚期,始终未断对西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北宋立国,与辽、西夏鼎足对峙。为了加强边防军事部署,防止辽、夏的不断骚扰,曾在北方及西北地区进行屯田和营田。“自淳化以来,始用何承矩措置北边屯田,开塘泺之利以限北虏,相继西北二边亦广屯田”②。“北边”当指河北路,宋朝在这一地区屯田的目的是阻止辽兵长驱南下的侵  相似文献   

5.
一、黄河谷地概况 黄河谷地是指我省共和县合乐寺以下至民和县峡口为止的321公里黄河沿岸地区,横跨海南州的共和、贵德,黄南州的尖扎、同仁,海东地区的循化、化隆、民和等7县。这里是黄土高原伸向青藏高原的最南端,黄河在高山峡谷间蜿蜒奔流,冲刷出一片片肥沃的河川谷地。这里是我省最早出现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融合和生产交换的重要地带,历史上的屯田和茶马互市创造了名  相似文献   

6.
在元代经济史中,屯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早在蒙古萍国时期,蒙古社会经济中就已出现屯田。当时,尽管屯田在设置地区、规模、数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为蒙古族进入广大农业地区以后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统治,以及元代屯田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忽必烈当政不久,元朝正式建立,屯田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兴盛起来。元代屯田有着特殊的组织系统,各个系统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伊犁地区,有一条东源哈什河,向西流经伊宁、霍城两县,灌田百万亩,长达一百余公里的人工灌溉大渠——人民渠。这就是一百多年来在新疆各族人民中广为传颂的、由我国著名爱国者林则徐修建的“林公渠”。清朝,为了解决驻军和家眷的粮食供应,在天山南北各地大兴屯田,开荒种地。伊犁是当时清朝统治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驻有大批军队和其它人员,因此也是全疆屯田的主要地区之一。但是,清朝统治新疆初期的屯田,主要由汉、回等族士兵组成的绿  相似文献   

8.
屯田,就其经营形式而言,是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强制军队或平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就所耕种的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来说,则属于封建国有土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起源甚早,至晚在西汉文帝时已有边郡徙民屯田的明显开端。此后,屯田的地区日广,逐步由边陲及于内地;屯田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屯田者也由徙民逐步发展到以军队及一般民户屯垦;屯田的组织机构,也同样在日趋完备。自魏末晋初废除了屯  相似文献   

9.
西汉赵充国河湟屯田无论是在潜在意义上还是显明观感上都可谓是我国古代屯田的一个范式和标杆。这一评价在感性层面上实缘于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多对河湟屯田加以推崇和赞美这一事实 ,但后来学者对河湟屯田成效的见解并不一致。归纳而言 ,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充国屯田成效主要体现于经济上“因田致谷”“省大费、早息徭役”,二是充国屯田成效是赵充国军事思想的胜利所致 ,抑或毋宁说河湟屯田之所以垂范后世 ,实由于抗羌军事行动“卓有成效”。如不把眼光仅局限于《汉书·赵充国传》,而是放眼于整个西汉屯田史材料之比较上 ,则我们更倾向于认…  相似文献   

10.
试探元代在广西民族地区的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巩固边防,元政府在广西民族地区广置屯田,并取得良好效果。元政府的重农政策和措施,民族问题和边界问题的复杂性,民族人口的增长等因素,促成元代在广西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屯田生产。屯田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元帝国南部边疆的安全,客观上推动了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及民族地区社会风习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集》)还曾同门人一直选订元剧六种 ,编成《改定元贤传奇》一书。不过由于他是北方人 ,难免长于北曲而短于南曲。概言之 ,“《宝剑记》所用腔调 ,是以流传到山东的海盐腔为主 ,又汲取本地土腔而成的一种混合形式。这种形式符合我国戏曲‘错用乡语’ ,随地滋发的流行特性 ,是有生命力的。”[2 ]我们应该看到的 ,倒是作者在运用南北曲子配搭唱腔方面的成功之处。众所周知 ,北曲比较刚劲激越 ,南曲比较清闲委婉 ,而作者却很好地运用了曲调这一感情色彩。如三十七出《夜奔》 ,作者连用了《点绛唇》、《新水令》等九支北曲 ,描写林冲有国难投的心…  相似文献   

12.
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王室、贵族以及文人阶层高涨的歌诗艺术消费需求,直接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全面发展。胡人艺术家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胡乐则以其强劲的活力左右着歌诗艺术消费市场,入隋以后,南北艺人共同完成了华夏正声和胡夷之乐的融汇,开创出歌诗艺术发展的新局面,不仅使歌诗艺术的创作与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也构成了唐代歌诗发展兴盛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3.
高志英 《学术探索》2007,1(3):117-121
历史上,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甘青高原沿"藏彝走廊"到川、藏、滇交界地带,又从金沙江河谷迁移到澜沧江,进而到怒江流域,直至东南亚一带。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即是文化的流动。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游耕经济生活所导致的迁徙使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其民族文化就一直在流动中断层、积累、沉淀和延续,又在流动中包容、吸纳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此使自身文化发生嬗变。本文主要以历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傈僳族的迁徙历史对其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即这种高山深谷间的长期迁徙,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不断流动着的文化,由此所引起的文化的封闭而又多元又成为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新设厅县的建置,使得边远偏僻之所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行政区域.促进了国家政权力量的深入,维持了统治的稳定。本文旨在探究江西定南地区从设县到改厅的沿革过程,复原出初设县时的辖境、官署人员配备,以及县(厅)之下的基层地域组织等情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明清时期江西地方行政体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殷都学刊》2002,(4):12-19
古代国家的政治疆域是统一王朝中央权力控制下的、具有大致范围的政治统治区域。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平行并进式”特点 ,决定了夏商周三代政治疆域的传承与包容关系。三代政治疆域有四个显著的特征 :一、政治疆域的模糊性和多变性 ;二、早期国家政治疆域中的数都并存意义 ;三、政治疆域中的“点”、“面”与“虚”、“实”关系 ;四、三代政治疆域统治传承的法理性。  相似文献   

16.
唐代井盐产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井盐产地为87处(以县计),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增加了2.48倍。从分布情况来看,剑南道最多,山南道次之,陇右道和江南道较少。唐朝末年,剑南道和山南道盐井数大约为640所。如果把南诏地区、陇右道和江南道的盐井算进去,则全国盐井数至少在740所以上。唐代后期井盐产地增加较多,井盐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清一代,盛京沿海贸易重心经历了由锦州到营口,再由营口到大连的转移过程。在这一转移过程中,口岸的经济腹地宽阔与否、口岸自身条件以及口岸与经济腹地沟通方式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政治因素的介入,对口岸之间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颇巨,在清末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8.
王建革 《社会科学》2012,(1):142-151
明清时期形成于太湖地区东部的湖田,其稻作生态以水环境为中心。由于水环境丰富,存在着一系列的水生条件下的稻作与植物多样性。为了防水灾,人们种植了早稻,再生稻与双季稻也有一套相应的丰水环境下的栽培技术。由于水草和水生植物在产生和物种上的丰富多样,稻作施肥与积肥环境非常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提高复种指数,种植双季稻。清代人口增加,栽桑养蚕兴起,与稻作相结合,形成了桑基稻田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特色,都使湖田地区的稻作生态与太湖东部的其它地区显出不同,这种不同对明清时期江南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期,河套地区是汉匈军事争夺的焦点,为中原王朝控制后,则成为经济开发的新区。这里曾经是汉军北征的基地,也是民族交往的走廊。讨论当时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对于认识秦汉时期的军事史、民族史、经济史、文化史,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青海土司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体制。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土族、撒拉族中也实行了土司制度。本文从土族、撒拉族所处的历史背景、民族属性、地理环境条件、生产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土司产生的原因。认为土司制度是明清中央政权在这一地区实行的符合民族特点的地方行政体制,对稳定边疆地区的局势、调和民族关系、维护明清的封建统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