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年前,妈妈看上了商场的一件白羽绒服。后来,我和爸爸见她喜欢,便到商场买了回来。不买不要紧,这一买呀,可糟了……这件白羽绒服一买回家,妈妈立马就穿上,对着镜子照来照去的。我想去摸一摸,妈妈赶紧叫:“哎呀,别碰我的衣服,弄脏了怎么办!”我讨了个没趣儿,只好躲开。爸爸想知道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便打算仔细地看一看。刚刚拿起来,妈妈就大惊小怪地嚷道:“呀,我刚刚叠好,你又给拿出来了,一会儿弄脏了,我怎么洗呀!”说着妈妈就夺过爸爸手中的白羽绒服,小心包好,末了还不忘将这个包压在衣柜的最底层。我和爸爸只好望羽绒服兴叹。谁知,这只是…  相似文献   

2.
爱您,妈妈     
记得那年的一个夜晚,伴我夜读的台灯突然"罢工"了,束手无策的我只好把小侄女的台灯借来用。谁知借来的台灯也不争气,只给我带来不到十分钟的"光明",便也灭掉了。小侄女气得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跟我吵闹起来。妈妈闻声赶到,不问青红皂白就训了我一通。我更加委屈,哭着冲妈妈喊叫":这又不是我的错,你凭什么对我这样?你不是我妈妈!"说完,便冲进卧室重重地摔上房门。  相似文献   

3.
今天下午,妈妈生病了,可爸爸又不在家,只能由我来照顾她了。我是个平时被照顾惯了的孩子,这可是我第一次照顾别人呀!妈妈躺在床上,我坐在旁边,望着她那张憔悴的脸,我心里非常着急,心想“:平时妈妈要照顾我还要工作,一下子被累病了,我都不知道怎样来照顾妈妈。”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的情景,便模仿着去照顾妈妈。我先给妈妈倒了一杯热水,因为烫,我就用毛巾包着,小心翼翼地端到桌子上。接着又去帮妈妈弄热毛巾敷在她的额头上,帮妈妈降温。看到我忙碌的身影,妈妈睁开了昏沉沉的眼睛说:“好孩子,你顶事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更有…  相似文献   

4.
很自信今天不会有雨,我便把带了一星期的雨伞放下了。可老天却开了个玩笑,一到下午就下起了雷阵雨,我只好硬着头皮冒雨回家。随着妈妈的脚步声,门开了。看着我满身的泥水,妈妈的脸也由“晴转多云”下起了“暴雨”。其实,妈妈教训我的同时,也非常心疼我,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为我好。洗完澡后,本以为还有“暴雨”,但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大桌丰盛的晚餐。我这才察觉到肚子里已没有“存粮”了,便什么也不想地闷头吃饭。妈妈为什么不接着教训我呢? 再看她的筷子,十分忙碌,一会儿给我夹这个,一会儿给我夹那个,使我的碗总是满满的。不一会儿,我的“粮库”…  相似文献   

5.
发现     
我发现原来坚强的我,现在变得爱哭了。 还记得我五岁时,妈妈和爸爸去香港打工。临走时,妈妈抱着我,眼泪湿透了我的衣襟。我却毫不在乎地安慰着妈妈:“你别哭,你到那边,我会打电话给你的。”奶奶说:“这丫头,真是铁石心肠。”妈妈含着眼泪走了,我却没事人似的找小伙伴玩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有时候一句话就会改变人们的人生历程,这话一点不错。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刚懂事时,看到爸爸和妈妈都是残疾人,总觉得低人一等。一次,妈妈拿出亲友送的旧男棉袄给我,我怕同学们笑话,便皱起眉头,不愿伸胳膊。爸爸看出我的心思,含着眼泪说“:孩子,爸妈无能,不能给你买新衣服,  相似文献   

7.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我是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如人类的心声,动物的欢叫声,海浪的拍打声。我是什么?我是嘴巴,在课堂上发言,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问声早,饿了就吃东西。我是什么?我是眼睛,看这美丽的祖国,看这奇妙的世界,看这无穷无尽的宇宙。  相似文献   

8.
毛衣的温暖     
早晨,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只见在我的床头放着一件崭新的毛衣。这时,妈妈过来对我说“:天气变冷了,穿上妈妈给你新织的毛衣吧。”我拿起毛衣一看,哇!真的好漂亮啊!这是一件经过妈妈精心选择的红黄两种颜色毛线编织而成的新毛衣,条条花纹清晰漂亮,针针线线都渗透着妈妈的心血。在毛衣的前胸还织有一朵美丽的花,用妈妈的话说“:这朵花就像我女儿一样美丽。”正当我美滋滋地欣赏着时,妈妈说“:快点穿上,看看大小合适不合适?”我穿上后,妈妈高兴地说“:真合适。”是啊,不管是大小,还是肥瘦都是那样的合适,那样的得体。穿上妈妈织的毛衣真的很温…  相似文献   

9.
女儿闹独立     
<正>过马路时,我习惯性地将手伸给女儿,对她说:“宝贝,把手给妈妈。”女儿走过来,却将手伸到我的腰间,另一只手则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肩上,然后说:“妈妈,我们像不像哥们儿。”我为女儿可爱的举动哑然失笑,但心里却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失落。似乎是不经意间,女儿便长大了,每当我以母亲的口吻命令她做什么时,她总是有意识地用她得言行弱化我的权威。可在我的眼里,她一直还是昨天那个蹒跚学步、向我伸出小手嚷“妈妈抱”的小不点儿。我不甘心。于是,母女之间的矛盾便时不是暴发。  相似文献   

10.
我爱我家     
安徽省南陵一小育才文学社安徽省南陵一小育才文学社创办于2000年,该社以“寻找亮点,换向思维”为宗旨,以“揭示作文不难的奥秘,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为口号,注重传统文化的开掘与利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该社文化氛围强烈,学习方法独特,教学成果显著,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教师寄语:根植生活,写他人不曾留意的物象;勤于思考,于平凡中发掘神奇。我们家每人都有口头禅。爸爸呢,说话之前总要说“听我讲”“,J”便成了他的代号;妈妈呢,神经兮兮的,整日里“咦”个不停“,I”便成了妈妈的专用字母;我只要一激动,便大叫“啊”“,A”字自…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位同志来看我,说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可是我没想到的,问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枪给我吧/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骑马挂枪走天下/祖国到处都是家。”//“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刹时,刚解放时…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一种更有活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来发展学生,发展自己,这就是"童心课堂"。打造"童心课堂",就是力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说、愿意说、争着说,让童趣在游戏情境中跳跃,让童言在自由自在中"无忌",让童心在异想天开中自由飞扬。笔者认为,在生本课堂中,学生发言的踊跃度等等,其实都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学生参与度高,才会不断倾听不断表达,学生专注度高,才会不需要教师赘言,才会对同伴发言进行补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6,(10)
流逝的时光已经不知不觉地将我推到了母亲的位置,每当可爱的儿子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搂着我的脖子,不断地呢喃着“妈妈,我爱你”,并把他的口水蹭在我脸上的时候,我会发自内心地对他说“妈妈也爱宝宝。”儿子就会甜蜜地一笑,把我搂得更紧。而就在许多幸福的时刻,总让我思念远在北方老家的妈妈。妈妈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句“我爱你”,而我却早已经体会到了妈妈崇高无比的爱。妈妈给我的是无声的爱,作为女儿,怎好去苛求妈妈给自己说“我爱你”——更何况,我的妈妈是一个先天聋哑人。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吃菠萝,妈妈也经常买菠萝给我吃。每次妈妈切开菠萝后,总是先用盐水浸泡一会儿才让我吃。我很好奇,便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笑着说;“用盐水泡过的菠萝更好吃!”至于究竟为什么会更好吃,妈妈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这激发了我做实验的欲望。我把切好的菠萝分成两份,一份放进装有盐水的盆子里泡,一份放进装有清水的盆子里泡。过了一会儿,我先吃清水中的菠萝,刚咬了一口我就想吐掉,那感觉是又酸又涩,舌头还有点发麻;之后,我又尝了尝用盐水泡过的菠萝,这次不但味道甜还很好吃。我又让爸爸和妈妈分别尝了两种味道不同的菠萝,他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王淑杰 《新天地》2011,(12):130-131
一、“友善用脑”学习前我对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1、从教师自身来说,我也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着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使学生乐学和教师乐教。但是,在教学中我又经常不由自主的将数学教学变成了“解题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做题的过程,缺少思维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童年不同样     
几天前妈妈从外地出差回来,兴冲冲地对我说:“任光,我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看看怎么样?”我一看,衣服上绣着几朵小花,颜色也非常好看,但我不喜欢这种款式,我说:“妈妈,我有衣服。”妈妈看出了我的不高兴,转身走进了屋。  相似文献   

17.
向目标奔跑     
“妈妈,我想当大队长。”“好,有目标是好的。五年后的今天,咱们再看你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上小学第一天时,与妈妈的对话。如今,我已成了五年级的学生。正因为有了当初的目标,五年里我一直努力着。我最值得尊敬的伙伴竟是母亲,她一直在鼓励我:“别忘了  相似文献   

18.
15岁的中国女孩小川看到拥有大专文凭的妈妈为了她,放着好端端的幼儿园园长不当,跑到新加坡餐馆厨房洗碗涮盘,而且最近还因为手臂受伤被迫停工,心里非常难受。她说:“我感觉压力很大,但这一切也是一种动力。就因为知道妈妈的辛苦,所以要为妈妈争气。”由于媒体不时出现中国陪读妈妈的负面新闻,新加坡一些人下意识给陪读妈妈帖上“坏女人”的标签,妈妈所受的委屈,孩子们全看在眼里。小川说:“我的妈妈不是坏女人。”  相似文献   

19.
    
“咚咚咚”,不知是谁敲响了大门,我连忙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陌生的阿姨和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请问,您是……”“噢,我是你妈妈的朋友,我姓韩。”“原来是韩阿姨呀,您请坐。妈妈,韩阿姨来了。”妈妈下楼后,便和韩阿姨拉起了家常。没办法,我也只好和小男孩聊了起来:“你叫什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渴求选准思维的“点”所谓思维的“点”,就是通过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是思维的目标。要学生思维,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维的目标发生喜好的情趣。如果学生对思维目标产生了强烈渴求愿望,他们便有了定向追踪目标的心理基础。以往教学中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师往往总爱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没有把结论作为学生思维推究的目标。因此,学生对教者所给的结论只能获得“是什么”这样的抽象判断。而懒于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探求“为什么”、或“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长此以往,学生便成了教者灌输“死”知识的容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