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四册所载《亦集乃分省元出放规运官本牒》,为北元初期的文书,文书中的“总兵官”指扩廓铁木儿.该文书反映出北元初期扩廓帖木儿与明军在甘肃地区对峙情况及亦集乃分省为恢复经济所作努力,对了解北元初期的军事形势及亦集乃路的经济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十二月亦集乃路刑房文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俄Д×1403"号文书,可称之为《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十二月亦集乃路刑房文书》,是关于元代亦集乃路刑房对一件杀人案件判决意见的文书。此文书对研究元代法律史上的"断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文书中的皇帝诏书从下达到送达亦集乃路的时间差的分析,可以初步推断亦集乃路的驿站情况。  相似文献   

3.
关于黑水城所出一件元代经济文书的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黑水城所出的"亦集乃路总管府验粮文"很可能为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前 后的文书,是亦集乃路广积仓的申验粮文书。  相似文献   

4.
吴超 《阴山学刊》2010,(6):21-25
《黑城出土文书》中的"蒙古教授"证明了亦集乃路的蒙古字学的存在,并受亦集乃路总管府的管辖。依据相关文献探讨了其生员和经费来源。并推断F111:W55文书的时间上限为大德七年(1303年)。  相似文献   

5.
黑水城出土文书中有300余件元代词讼文书,涉及到约170个案件,它们是元代亦集乃路较为完整的司法档案,不仅能反映出亦集乃路的诉讼审判制度和司法状况,还能折射出亦集乃路的社会治安状况及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文书反映的元代亦集乃路盗窃案件频发,土地、财物纠纷及斗杀案件时有发生,流民问题严重、出现百姓违抗官府事件等诸多问题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6.
吴超 《阴山学刊》2011,(2):24-28
元代路达鲁花赤,位居总管之上,在地区基层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黑水城出土文书》所见亦集乃路达鲁花赤共有7位,均不见于其它文献。以出土文书来看七位达鲁花赤多是在俸禄文书中出现。《黑水城出土文书》所见亦集乃路达鲁花赤印证了元代路达鲁花赤位高而职简,并弥补了相关文献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张国旺 《西域研究》2008,58(2):55-61
俄藏黑水城TKl94号文书<至正年间提控案牍与开除本官员状>应定名为<元代至正间亦集乃路钱粮房所录本路官员请俸文书底簿>,其对于研究元末俸禄制度、亦集乃路的历任官员任职情况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黑水城出土文书中,有几件关于道教的文书.蒙古文道教文书有4件,此外有2件汉文道符也应该是元代文书.这几件文书对研究元代西北地区的道教以及道教在亦集乃路的流传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元代亦集乃路税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税历来是关系国家命脉、百姓生计的大事,但是关于元代亦集乃路税粮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20世纪黑水城出土的内蒙古藏、英藏、俄藏文书中有一些涉及税粮的重要内容,虽多为残件,却保存了亦集乃路税粮征收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以其中的税粮账册为主,分析税粮的种类、税额等基本情况,复原部分文书,并与俄藏西夏赋税文书进行比较,揭示亦集乃路税粮征收的基本规律和农业种植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黑城历次发掘出土的文书和文物,并结合黑城地面现存伊斯兰建筑遗址,在人名考释的基础上,对元代亦集乃路穆斯林社会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丝绸之路与波斯伊斯兰文化对亦集乃路穆斯林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元代继承了宋代以来的儒学教育传统,但是由于文献纷繁复杂,总难给元代的儒学教育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20世纪黑水城出土文书中有一些涉及儒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虽多为残件,却保存了亦集乃路儒学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选取了其中的部分文书进行探讨,以期揭示亦集乃路儒学教育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2.
苏力 《兰州学刊》2012,(5):69-72,15
文章主要依据黑城出土文书对元代亦集乃路儒学的文庙祭祀、教学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证。文章指出,亦集乃路的儒学教育是元代地方教育普及化的一个缩影,体现出地方儒学"庙学合一"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反映出元代南北儒学的发展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吴超 《阴山学刊》2008,21(5):57-62
《黑城出土文书》(汉文卷)中有地税、抽分羊马、酒醋课和商税等方面的文献,为研究元代亦集乃路的税务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史料,文献反映出亦集乃路的税务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是同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吴超 《阴山学刊》2009,22(3):50-54,124
《黑城出土文书》为我们研究亦集乃路的儒学教育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亦集乃路儒学既受甘肃儒学提举司管辖又受亦集乃路总管府的管辖。儒学教授是选拔博学多才的儒生,并经过朝廷任命。总管府勘验后上任。儒学的生员来源为儒户和良家子弟。亦集乃路儒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有政府的财政支出、学田、学课钱三个方面,其经费支出主要有学官的禄米、贫士口粮、生员生活费。从学生抄本和印本来看,儒学教学的内容应是符合元政府规定的。  相似文献   

15.
黑水城出土的北元时期推荐任官文书和其他几件选官文书反映了元代亦集乃路官员选任的三大要求,一是自身要具备职位所需的各种条件,二是任其他职务时的表现是官员升迁的重要条件,三是需要有举保人推荐,是北元时期铨选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体现。文中还涉及亦集乃路官员对调现象,甘肃行省的仓库官经历了由各路自行选任到行省选任的过程等问题。文中所引用的黑水城文书尤其是罕见的北元时期文书,作为了解北元历史、补充以往关于元代选官制度记载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黑城所出F116:W115号提调农桑文书的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经1983年和1984年两次对黑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是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的遗址)进行发掘,获得近3 000件各种民族文字的文书,其中汉文文书的数量最多,除少量属于西夏时代的佛经外,其余都是反映元代至北元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书.这批出土文书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虽然已经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研究还有待深入.其中农牧类的F116W115号提调农桑文书反映了元政府重视种桑养蚕,在亦集乃路推行区田法和桑粮间作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失林婚书案文卷》是亦集乃路总管府架阁库遗址(F116)出土文书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份文书档案。它是一件以婚书为中心的婚姻案件,反映出婚书在元代婚姻中的重要性以及婚书对夫妻双方的约束作用。《失林婚书案文卷》中有原告的诉状,有传讯被告和证人时记录的取状,有被告的识认状,还有收管犯人的承管状和责领状,完整地保存了元代不同状子的书写法式,同时它也记录了元代亦集乃路官府办案的司法程序,反映出即使在元末红巾军起义不断、社会混乱的情况下,亦集乃路官府审理案件仍较认真和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8.
许生根发表《英藏黑水城出土四件元代军政文书初探》一文,对4件与仓库粮食有关的文书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对其中两件文书重新释录整理的基础上,指出元代亦集乃路的粮食来源多元化,除了甘州等地、宁夏府路外,河东宣慰司也是其来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黑城出土文献是研究宋元时期社会生活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柬帖文书更是反映元代亦集乃路居民交往的主要凭证。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尚无,本文拟就黑城出土的8件柬帖文书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证了俄藏敦煌文献ДX.16714《提举司牒》系为混入敦煌文献中的一件黑水城文书,文书中的“伯颜丞相”为元世祖时期灭南宋的丞相伯颜,该文书为伯颜丞相西北活动提供了实证。同时文书也透露出元代亦集乃路设有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