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西德运动与哈斯卡拉运动是18世纪几乎同时发生在欧洲犹太人中的两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哈西德运动从喀巴拉神秘主义中汲取营养,以精神化的祈祷形式和饱含宗教热情的信仰方式吸引信徒;而哈斯卡拉运动则倡导理性至上,试图用世俗文明来改造传统犹太教和犹太人.本文通过对两场运动为何几乎同时发生在欧洲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探讨,以此透视18世纪西欧和东欧犹太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以及他们在维系传统与适应社会之间所做的不同抉择.  相似文献   

2.
柯恩的《源于犹太教的理性宗教》一书是现代犹太哲学的经典,该书通过对理性、宗教、犹太教等概念的梳理,表明犹太教不仅起到了作为理性宗教的源头的作用,而且可以与理性宗教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犹太教"的观念出发,盖革重新审视了《圣经》和《塔木德》。他认为,《圣经》作为天启的宗教真理是犹太民族创造性的产物,体现普世伦理,同时,也强调《圣经》的历史性和文本的流动性,即因时而变的犹太宗教生活影响并修正了《圣经》文本。他认为,《塔木德》在诠释《圣经》,推动犹太教更新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塔木德》在诠释经文上的僵化、矛盾和非科学性。盖革承认犹太经典的价值,但否认其决定现代犹太教权威的作用,认为人们可以根据当下需要自由地对经文进行诠释。盖革对犹太经典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犹太教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宗教神秘主义与犹太弥赛亚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赛亚信仰最初并不占据犹太教的中心位置 ,犹太神秘主义对其发展亦无实质性影响。 1 6世纪始 ,卢里亚喀巴拉、萨巴泰运动及近现代哈西德运动以宗教神秘主义特有的悖论方式使之凸现并最终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犹太教的困境,从哈阿姆对犹太教、犹太历史以及传统、希伯来语和教育以及巴勒斯坦地的独到观点,阐释了文化犹太复国主义的内涵,指出了哈阿姆的思想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文化建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犹太家庭与社会观念的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与社团观念从圣经时代以来一直是正统犹太教信徒乃至全体犹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社会观念,成为犹太宗教和犹太意识的基础.从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来研究犹太家庭和社团作为犹太社会两大柱石的意义,反思斯宾诺莎、马克思、马丁·布伯、卡普兰等现当代学者对犹太家庭与社会观念传统的研究和批评,有助于认识犹太宗教的本质意义和犹太人身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犹太教是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宗教,作为犹太人的卡夫卡不管是其自身还是其文学作品中都充满了犹太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犹太文学延续了犹太教的宗教文化精神,因而犹太性是其文学创作的思考核心。然而,作为一个没有家园的民族,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尤其是受文学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将其文学创作的主旨在宗教、社会和政治层面上逐渐由展示犹太民族的犹太性向反映整个人类的普世性转化,进而形成了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的多维思考。基于上述原因,美国犹太文学中出现了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为美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于犹太教有无教义这个问题,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近现代犹太思想家往往认为没有,即使有也不构成个人拯救的基础。他们做出这一论断,其实是希望引导犹太大众摆脱对宗教权威的盲目依赖,以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尽管如此,此论断从观念史的角度看是需要修正的。迈蒙尼德在12世纪为了确保最大多数的北非犹太人安然生活在穆斯林统治下并获得最终拯救,制定了犹太教的13条基本原则,并将之表述为最严格意义上的教义。这13条原则最终成了犹太社团内获得最广泛接受的信仰声明。面对现代性的种种挑战,犹太教内部的基要主义开始抬头,当前的正统派犹太教正依据这13条原则来否认其他犹太教教派的合法性,这种对待迈蒙尼德遗产的方式如果持续下去,将对犹太教和犹太民族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借贷还贷的情节为线,从犹太律法发展和文学人物塑造角度,叩问并解读中世纪末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激烈冲突的实质。文学喜剧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宗教迫害的悲剧,而犹太律法也正是在这一场场悲剧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