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百年事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这一支重要力量的坚实支撑,同时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并逐渐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教师观。在教师使命观上,从主张教师作为社会民众运动的指导者到强调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助推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教师角色观上,从定位教师为全人生指导者到国家、民族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石;在教师地位观上,由主张将教师从被支配阶级地位解放出来到将教师确立为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教师素质观上,始终强调正确政治方向引领下的多方面高品质素质;在教师发展观上,从早期认识到教师自修的意义发展至主张构筑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在线评论的文本特征,基于联合分析法对乡村教师离职因素进行估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形成DADR模型并以H省国培成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乡村教师在社会地位与荣誉、家庭生活与感受和个人发展与收入上的体验并不理想,而这会对乡村教师的离职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对于青年乡村教师,提高收入和个人发展待遇策略;对于中年乡村教师,实行子女入学照顾策略;对于老年乡村教师,实行职称荣誉、社会地位与荣誉满足策略能够有效改善乡村教师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现行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工作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形成教师本位观念,确立教师主体地位;改革教师权利救济机制;依法保障契约式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社团组织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因素和教师个体专业结构特点等方面.社会因素具体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评价与培训制度;学校因素主要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中校长、民主管理风格、合作性教师文化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对教师工作的态度、教师个体的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从业动机与态度以及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与需要等.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它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法定身份、教师与政府、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所构成的法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教师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等方面。教师的法律地位也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要依法保护教师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政府、高校和学术界共同努力下得到急速推进,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等五个方面是改革的总体方向;政府采用立法规范、政策引导、制度建设推进改革;高师院校和综合大学对改革积极响应,从办学模式到办学体制再到课程体系均有重大调整。但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对教师教育管理规范不严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专业地位,严格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7.
从劳动价值学说和按劳分配的角度学习理解邓小平的人民教师理论,可以发现,邓小平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理论上,首先是从脑力劳动是不是劳动出发,阐明了教师劳动性质,以恢复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接着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阐明了教师劳动价值的本质,以提高教师职业地位;从按劳分配的原则出发,提出了改善教师物质待遇的方向性、政策性意见和具体要求,以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合并型综合性学院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表现为学术地位的边缘化、学科归属的边缘化和发展提高的边缘化.造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学术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条块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及与教育实践的脱节.要消除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边缘化状态,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教育的优势,重新将教师教育放在学校重要的发展地位;理顺教育类教师的隶属关系,增强教育学科实力;正确认识"学术性"内涵,形成正确的教师教育的激励评价体系;教师要主动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完善专业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基本标准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中小学校长对教师素质和继续教育的看法和要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的责任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是推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学习状况以及未来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是社会、学校、个体自身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从社会、学校和师范生自身等方面着手。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师范院校应积极改革,重视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和提高;师范生自身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