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5岁开始自学书法,而后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赵冷月先生,戴建福已经与书法艺术结缘35年。他临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精于行书、楷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古代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是戴建福书法的最大特色,35年间,他经历过多次人生转折,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姚俊,1959年生于南京江浦县,擅长油画、书法,师从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他的画以人物见长,并在全省的书画展上获过奖。姚俊从事美术工作已有20多年的时间,由于工作原因,他曾多次拜访一代大师——林散之先生,对大师的书法艺术佩服之至,于是便开始研习书法经过多年的磨练,终于小有所成,在学习大师书法技艺的基础上,逐义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张风塘 《中华魂》2013,(2):42-43
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谁写的书法最好,启功先生幽默地说:“自古以来,中国两种人书法写的最好,一是三岁孩童,二是积学大儒。”启功先生的话道出了书法艺术内含的本质与境界,给人很深的启发与思考。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是启功先生所说的积学大儒,他的书法艺术,犹如他的国学成就,让人产生无限的仰慕。  相似文献   

4.
研究鲁迅,世人多着重于他的思想、文学等方面。而对其书法,虽称道者众多,但从书法艺术角度进行研究者则甚少。不识鲁迅书法的人,又大多以为鲁迅人贵因而字贵。这无疑抹杀了鲁迅书法的本身价值。事实上,我们从鲁迅的众多遗墨中,能够品味到他在书法艺术上高深的造诣。正如郭沫若评价的那样:“鲁迅先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交应,朴质而不拘擎,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奖也”。研究鲁迅书法,无疑对繁荣书法艺术,全方位研究鲁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正邢海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对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广泛涉猎,对钢笔书法、毛笔书法苦苦钻研,此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和国画系的学习,更加夯实了他的艺术基础。对书法基本功的潜心钻研,铺就了他迈向书法殿堂的艺术之路,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深厚的造诣让他在书法上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艺术成就。二十余年来,邢海先生一直将书法作为其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爱好,对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都进行了精细入微的临习。他坚持不懈地临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  相似文献   

6.
韩绍玉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北京分会理事,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书法名家。韩先生1942年生于北平一个清贫的农家,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尤其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10岁就能为村里的乡亲挥笔书写对联。15岁时韩绍玉因生活所迫,步行160余里,到北京西郊一重型机器厂当了一名工人,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他省吃俭用、购买了大量名家法帖、工具书;利用业余时间刻苦临摹。并利用各种机会,遍访名家遗迹,博涉前贤,兼收并蓄,撷取精华,在墨海中辛勤遨游,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体风格。韩绍玉先生的书…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开展书法艺术研究,拓宽书法艺术教育渠道,提升书法艺术教育层次,推动高等学校书法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于2007年3月成立了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为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题写了所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深入开展书法艺术研究,拓宽书法艺术教育渠道,提升书法艺术教育层次,推动高等学校书法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于2007年3月成立了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为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题写了所名。我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郜锦强教授兼任所长。据悉,该研究所系安徽省首家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机构,我院也是全省首家于2007年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的高校。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王遐举先生还是在1980年中国书法学校成立的大会上。当时我在中国书法学校办公室工作,王遐举先生是学校聘请的高级讲师。我一边主持学校的工作,也同时聆听王遐华先生的理论讲演。王遐举先生即是我的同道,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王遐举先生“师古不泥古”,在潜心研习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独辟蹊径,不落里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王遐里先生的书法植、行、草、隶、篆皆工,尤以议书、行草书见长。其亲书独树一日,庄肃厚重、有汉魏古风,阳刚之美超越等伦。其行草书以凝重求飘逸,以刚劲求湎逦,博雅精深极具神第…  相似文献   

10.
关於启骧先生学习书法,我早就知道这麽一则故事。他曾以十多年的时间习模启功先生的书艺,几为乱真。然而,启功先生却十分严肃地说:“你的字多咋不像我的了,那就好了。”先生开始觉得茫然,但仔细一琢磨,茅塞顿开。於是,继续苦苦探索了十多年,既继承师艺,又孜孜求新,终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前不久,我得知先生将办个人书法展,特意驱车到大慧寺附近先生住处“柳荫轩”去拜访。聊起来,聊得最多的还是他学书的体会和经历。启骧光生认为:“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艺术瑰宝。书法艺术必须先继承後发展。没有继承就会使书法…  相似文献   

11.
严艺英先生是著名书法家,作者试从其楷书、隶书、篆书、行草以及用墨等方面入手,探讨、评介其书法艺术特色,对进一步认识严艺英先生书法的艺术成就、价值,宏扬祖国的书法艺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本世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著称于世的伟大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是我国诗坛的瑰宝,不仅在国内有口皆碑,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被译成世界上各种文字,流传极广。他的书法和他的诗词一样,也是新中国文化艺术的珍品。建国四十多年来,学习、研究和论述毛泽东诗词的文章和专著,数量之多,以千百计,但是关于毛泽东书法艺术的著述则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毛泽东书法艺术》(李树庭著)一书才是公开发行的第一部,被文化界誉为“填补了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一项空白”。可见这方面论著之罕见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它说明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研究是我们书坛蓬勃发展中的薄弱一环。  相似文献   

13.
沈延毅先生是一代书法艺术名师,他一生刻苦攀登书法艺术的峰巅,为我们留下了一批芳香未低的墨宝。本文介绍了他一生的艺术历程并分析了他书法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去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杨再春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15岁来到北京。1966年毕业於北京体育学院,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多年以後,运动员的顽强进取和艺术家的气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他与众不同的性格。杨再春学书法是从小开始的,对“多宝塔”的临习使他在少年时代就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文革”时期,书法艺术被完全搁置,他却抓住这个机会,先後拜著名书法家郑诵先、黄高汉两位老光生为师。临习了二王、黄庭坚、米芾、王铎、康有为的书法字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的磨练,终於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常把书法视为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单一艺术.空间性、静止性、可视性,当然也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特征,但这仅仅是外部特征,远不能解释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中各种复杂现象.书法是文字(汉字)书写的艺术.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是对中国文字审美特征的简明概括.中国文字意、音、形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笔者仅就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字三美”,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注重“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和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书法传统欣赏习惯中的重要内涵。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单纯的点画线条,在书法中强调文学性或文字的正确性,绝不是对文学与文字的依附与投降。无论是“传统书法”或“现代书法”,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永远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梁披云主编的《中国书法大辞典》云:书法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这一定义抓住了书法艺术的载体(汉字)及其内涵(人的精神美),符合古今书法创作实际,应予认同。这一定义可从三方面加以理解:汉字是书法的唯一载体;书写是书法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人的精神美是书法不可缺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弃蔽囿一隅得全象之实——读《中国书法美学》的方法论启示启明书法是我国一门悠久而独特的传统艺术。从美学的角度对书法艺术进行清理、总结、概括,是一项艰巨的理论工程。金学智先生的九十余万字的《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理论工程。...  相似文献   

19.
钟明善先生的书法作品以传统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见长;意境的深远、格调的高雅与风格的平淡是钟明善书法艺术文化精神的表现特征;研究钟明善的书法艺术,对于书法理论和创作实践都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李叔同一生从事各类艺术活动,涉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金石、书法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当他阅尽人间繁华和沧桑,便义无反顾地遁入空门,法号弘一。因为他对人生有着较为透彻的领悟,所以时常有人来请他解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