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斯密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观和以同情心为核心的伦理观,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斯密悖论的伦理解读可以发现企业家精神的伦理层面,既有助于人们认识伦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斯密悖论的实质、同情的利己性和回报、斯密悖论的根源等。分析表明,同情因亲缘、地域和信仰差异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这决定了同情心的利己性,而且同情的利己动机与经济上的利己并无不同,进而认为斯密悖论并不成立。指出仅仅提倡人要有同情心虽然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但难以收到持续的和普遍的效果,社会文明建设需要用回报作为激励。  相似文献   

3.
人悖论新论     
哲学研究已由外界转向人自己的内在存在。人的存在与怎样的存在着 ,是当今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从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中反思人 ,构建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 ,是当今哲学的主要任务。人与文化矛盾关系的“激端”表现便是悖论 ,此处悖论不是语言逻辑上的问题 ,而是人的本体论内容。人悖论构成了人的存在 ,也只有人才有悖论的存在。现代文明的形成 ,人与文化的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内在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发 ,从而使人存在着先在存在、内在尺度、趋乐避苦、道德谱系、自我实现、精神现象、自由意志、思维方式、社会关系、文化心理等十条悖论。悖论的内容既是现代人的存在与存在的内容 ,又是人发展的内在张力。人存在悖论在语言逻辑上是不可解的 ,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是合理的 ,现代人就是这样的存在。承认人内在悖论存在的必然性 ,在社会文化转型期尤为重要 ,最起码能使人有心灵上的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4.
悖论被分为四种,即一阶客观描述悖论、二阶客观描述悖论、一阶主体操作悖论和二阶主体操作悖论.意外考试悖论、求婚者悖论、双信封悖论等属于二阶主体操作悖论,对它们可以统一地给以二阶操作性解决.这些悖论通常被归入认知悖论,而“认知悖论”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它本身并无独立的地位,因而它要么被归入语义悖论,要么被归入操作悖论.对于语义悖论,通过对其语义规则加以限制可以给以弱的解决.对于操作悖论,不仅可以给出弱的解决,还可给出强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引申出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两个概念,"经济人"与"道德人"反映了人的不同方面的需求,两者并不是统一的,更不是和谐的,而是对立的和谐。"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而我们强调两者的结合是建立在两者的冲突的基础上,"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依赖于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种和谐思想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需要不断强调人作为"道德人"的一面,否则市场经济体系将无法建立,同时要促进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和谐,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6.
唐·吉诃德悖论是相互矛盾型悖论的代表,此类悖论都有涉及真假对错的命题,有设定标准和事实标准,本文用简明的形式符号清楚地证明,悖论的成因在于两条标准的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也是两条标准的相互矛盾,只不过它已明显指出了肯定和否定的同一对象.本文进一步指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试图引入辩证矛盾来排除逻辑悖论,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不利于问题的严密讨论.逻辑矛盾完全可以在逻辑学范畴内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7.
“悖论”就是挑战或违背常识的“大说”。这是最具概括性的定义。之后 ,各家各派可自行分类 ,是多元的。“悖论”的一般形式 :~P挑战P。而~P可以细分为“仅是Q∧~Q”和“Q∧~Q被证明为真”。徒具形式的“P ,~P”不足以判断是否“悖论” ,还要依据“形式以外”的具体内容是否够“大”(牵动重大 ,悬疑难决 )。此外 ,本文强调分辨“矛盾仅被揭露”与“矛盾被证”。进而 ,本文依据上述论点 ,试图恢复“初始”和“标准”谎者的“悖论老祖父”地位。  相似文献   

8.
矛盾修饰法又被称为“压缩的悖论” ,悖论和矛盾修饰法这两种修辞方法有着极其相似的修辞特点 ,关系紧密 ,但它们又有各自的句法特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利用字面意义的矛盾性出其不意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取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句法结构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论悖论的自我否定本质--兼与张铁声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悖论以否定自身为内容,自我否定是它的本质.它预设了矛盾,它所预设的矛盾是在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因而它有真值意义.但悖论的真值是不确定的、矛盾的.通常人们肯定或否定一悖论所导致的矛盾,是该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矛盾的真实表现.矛盾是悖论思维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10.
狄德罗的唯物主义虽然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分别表现在他对自然、认识论和文艺学等问题的认识上.他的辩证法因素,是辩证法发展史上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和表现.但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的一种动,对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是一种抽象的人,亚当·斯密对经济人抽象的目的是为分析人的实际经济行为及其结果(市场经济)开辟道路,为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经济学体系提供支撑点.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性:作为"经济人",自爱是其基本动机,人趋于利己;作为"道德人",仁爱是其行为准则,驱使人为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是仅仅只做一个纯粹的"经济人"或一个纯粹的"道德人",而是要做一个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   

13.
悖论性语句是具有悖论性质的语句,特点是从其真可以推出其为假,从其假可以推出其为真;陈述是陈述句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陈述句就有一个陈述;命题是反映对象事实的思维形式,特点是要么真要么假。悖论性语句构成了陈述与命题的区别之所在。真值承担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任一对象,如果是真值承担者,则它必须(i)′必须或者真或者假,不能既不真又不假;(ii)′必须或者不真或者不假,不能既真又假。悖论性语句不能符合真值承担者条件,因而陈述不能作为真值承担者;命题符合该条件,是真正的真值承担者。  相似文献   

14.
语义悖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义悖论包括所有悖论,而狭义的语义悖论与直观悖论和决策悖论相区别。直观悖论涉及语义分析与直观事实之间的背离,其中又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直观悖论包括芝诺悖论,复杂的直观悖论涉及对“直观事实”的解释或认识,就是所谓的“认知悖论”,如意外考试悖论。决策悖论是语义分析之结果的应用困境,它的产生常常不仅来自语义分析,而且来自价值分析,如囚徒困境。一些最简单的决策悖论只涉及操作而不直接涉及价值,故而称之为“操作悖论”,如理发师悖论。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悖论分别给出解决方案,并以双信封悖论为例来说明有些悖论不只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悖论的拟化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悖论问题的研究中 ,正确地地区分严格悖论和非严格悖论 ,对悖论问题的解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非严格悖论的一种重要类型 ,“悖论的拟化形式” (imitationofparadox)作了探讨 ,指出拟化形式实质上包括三种类型 ,一 ,如张建军先生所言 ,缺乏“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 ;二 ,缺乏“同等有力的逻辑证明” ;三 ,同时缺乏前两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公共行政经常性地陷入困境,尤其是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引起了政府结构及其运行中众多问题。基于实践中公共行政体制的重重困境,笔者着重解读了官僚制理性化进程中的诸多“悖论”,并从中感悟到官僚制的形式合理性取代和湮灭了其实质合理性,各种摈弃和超越官僚制的理论并不能涉及官僚制背后深层面的问题;官僚制自身的“二律背反”体现为:官僚制管理是必须物的同时又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障碍。在反思官僚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共行政体制的现状,提出应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7.
“幸福悖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财富增长而“幸福指数”却止步不前。为解释和解决这种“幸福悖论”,幸福经济学引入了适应水平、期望水平等一系列新理论。侧重幸福感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者则倡导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发导向幸福的“激励因素”,主张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作为立法与立德的基础。不同学科的使命与问题意识不同,对“幸福悖论”的解释与解决存有显然的分歧,幸福悖论研究尚待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庇古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对这一假定作了修正。“经济人”假设受到过一些非议与责难。韦伯指出“经济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的支持。需要相应的制度呼唤“经济人”的道德良知,建立至善的健康的市场主体,使“经济人”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整体目标,并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19.
超越狭隘的现实功利性的理解,将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放在更为广阔的审美视野中加以考察发现,该剧紧扣由原始思维逻辑所形成的“谬论”展开戏剧冲突,展现了萨勒姆镇荒谬地赋予一群无知无畏的小女孩命名的特权,将“谬论”当作法律审判惩罚无辜平民,从而深刻揭示出人类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和由此而导致的人性堕落与良知犹在之间的冲突,警示人们拔除心中的魔障,从神性和兽性的诱惑中走出来,在人性的回归中提升生命的层次,锻造人的生命意志。  相似文献   

20.
道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是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思想的根本问题,尽管它始终激起人们对它的沉思,但它自身却仍然保持谜一般的特性。这在于道在根本上是一个悖论。老子揭示了道的悖论的三个方面:其一,道自身是有无的生成;其二,无道是自相矛盾的,并因此是自身消解的;其三,道与无道构成了真与假的对立和斗争。但老子之道只是自然之道,而不是语言之道,因此它不能让道作为自身显现出来。现代思想的任务是将道带向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