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鸣  吴晨阳 《城市》2017,(9):14-17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制定并实施的诸多重大决策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是京、津、冀三地必须要面对的一项挑战.京、津、冀三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面临的政策缝隙现象更加突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业人才队伍不成熟、网络谣言提高风险的社会温度等问题,会给京、津、冀三地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此,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要通过树立大局意识、建立优势互补的平台、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等方式,把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最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2.
孟祥林 《城市》2014,(8):15-22
正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的发展状态与区域经济学依据(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廊坊的发展状态分析京、津、冀三地虽然分属3个不同行政区划,但无论从历史沿革角度看,还是从地缘关系看,三地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从该区域分割为3个行政区划后,京、津依托大都市的优势,在发展势头上很快超过了河北省。河北省11个中等城市中,保定、唐山、张家  相似文献   

3.
农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京、津、冀三地农业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意义重大.京、津、冀三地农业协同发展既存在着有利的方面,也存在着障碍,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地农业协同发展的内在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研究,客观准确地分析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机会和优势,以回避威胁与劣势.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京、津、冀三地农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京津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沈艳兵  雷盯函 《城市》2016,(5):51-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思路和大战略,它对于京津冀区域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金融的创新和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革命性意义.互联网金融天然的无边界性也必然能助推京、津、冀三地金融体系突破地域性限制、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立国 《城市》2014,(9):5-7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媒体誉为国家一号工程,备受国内外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始于1986年成立"环渤海市长联席会"。此后,标志性的事件是2004年京、津、冀三地在河北廊坊召开会议后发表的"廊坊共识",以及2005年国家发改委主持制定却至今没有出台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2011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直到2014年2月底,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京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航空领域的密切合作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京津冀是我国航空发展的起始点,见证了我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 由弱到强,在我国对外开放、 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由于分工定位缺乏合理性,使得京、 津、 冀三地机场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北京吃太饱、 天津吃不饱、 河北吃不到"的问题在航空领域上依旧表现得十分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通过构建"双核—双节点"的世界级机场群,整合区域内部现有机场资源,明确三地机场合理功能定位,牢牢把握建设河北雄安新区这一历史性契机,着力发展"航空—高铁联运",破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极独大"而周边机场吸引能力严重不足的困境,以期提升三地机场的综合使用效率,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7.
董微微  崔丽红  曹馨洁 《城市》2021,(12):45-56
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改善民生的双重功能.京、津、冀三地的健康产业发展各具优势和特色,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笔者基于健康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剖析京津冀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局限,提出推进京津冀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媛 《城市》2016,(6):53-55
循环经济着重强调自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约束,要求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减少资源环境问题的目的.因此推动京津冀实现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是破解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是实现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利益协调与再分配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以及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宇光  王立  张长  安树伟 《城市》2015,(8):12-16
笔者基于文献综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全面深化三个阶段。科学处理人口压力、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态安全和战略内涵偏差是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行政体制障碍、空间结构不合理、制度安排有缺陷、区域发展缺规划、公共政策待完善、资源禀赋不足阻碍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梳理产业分工、构建立体便捷交通、构造生态网络以及实现人居和谐等方面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可娜 《城市》2015,(3):10-13
一、京、津、冀三地产业特征与结构差异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从2014年初开始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京、津、冀三地政府、各方专家及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论证,力求突破各方面的局限,在产业发展、大气治理和铁路交通等诸多领域共谋一体化发展大计。京、津、冀三地在优势互补、相融共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北京和天津作为全国两大直辖城市,集聚着众多各类人才,科技优势显著,工业基础雄厚,金融、商贸、交通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河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绕京津,空间广阔,为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是京津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三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梯度的落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邬晓霞  高博 《城市》2021,(2):3-11
高端制造业是北京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重要载体.当前北京高端制造业呈现向周边新城和开发区拓展、向产业园区集聚的布局特征,北京各区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较为清晰,京、津、冀三地高端制造业产业关联逐步形成.但仍然面临产业布局分散、园区间缺乏分工协作、尚未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配套产业体系以及协同发展格局尚不明确等问题.基于推...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一体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年又适逢天津建卫610周年,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从区域关系视角回顾天津发展历程,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京、津联动发展的悠久历史传统和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行动自觉性,不断开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杨仲舒 《城市》2022,(7):3-16
笔者通过非径向距离函数对2011年—2018年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进行度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011年—2018年,保定市能源环境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天津市,再次为北京市。从京、津、冀三地来看,天津市能源环境效率整体表现较好,北京市其次,河北省相对较差。2011年—2016年,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低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2017年—2018年,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高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从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影响因素来看,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水平不利于地区能源环境效率提升,地区的创新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能够显著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由此,笔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早在2004年就已经启动,2007年已正式上报国务院,但迟迟没有批复的消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推进不力有众多原因,其中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政治因素介入过多、合作的制度供给不足、合作的制度实施不力等是几个主要原因。那么,接下来就要从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保障制度供给充足、保障制度实施到位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天津市高速公路网发展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涛  杨夫军  梅荣利 《城市》2008,(8):38-42
京津冀与珠三角、长三角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三大城镇群。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京津冀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一体化进程上与长三角、珠三角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以往京津冀三省市在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互为对手的发展思路有很大的关系。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内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示范作用带动影响下。  相似文献   

17.
孟祥林 《城市》2015,(8):3-11
唐山是京津东侧的第一个中等城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京津冀地区中,唐山是进行“分散发展”的典型城市,唐山以主城区为核心,在外围空间发展起了丰润、古冶和曹妃甸3个新区,成为“大唐山”的3个经济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扩大唐山的影响力,笔者建议按照“二C+一带”的发展模式构建“大唐山”。与此同时在“京唐轴”上要强化宝坻,在“津唐轴”上要强化宁河,使“二C”向两侧扩展,“两轴”与“一带”统筹发展,强化津廊、京廊、唐秦的软区划建设,使“大唐山”成为京津东侧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吕静韦  钱元熙 《城市》2019,(9):11-20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着力点,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禀赋差异是影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笔者基于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现状和人口、资本、技术资源要素禀赋的特点分析,就如何优化配置资源要素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城市》2010,(1):2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要求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的限制,区域合作成为区域间经济协调的必然选择。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京津冀正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被称作"一号工程"的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终于开始提速推进。在国家战略的定位下,一个区域发展的版图将被重新改写。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构想付诸实践延宕了一二十年。原本就是一体的京津冀地区,在行政壁垒的阻隔下始终无法一体化发展,受利益牵绊,各自顾及自家"一亩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