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产业的“产学研”,要充分认识文化企业的需要,选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与生长点;文化企业的需要为“产学研”提供了研究与发展的契机,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把握文化企业对文化创意的需要,充分认识文化创意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产学研”机制的积极互动有利于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发挥“产学研”对文化创意的集聚效应,以文化创意人才为动力支撑,聚焦文化创意人才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可以从产业分类、产业发展动力以及产业要素构成的差异进行区分;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源于历史,而“创意”则面向未来;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创意、技术、资本、传媒、大众消费是构成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五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核心层,广播电视服务在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业服务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圳卫视推出的大型综艺节目“年代秀”荣获了2011年“中国年度掌声奖”,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对“年代秀”的栏目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该栏目的文化特色、成功原因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产业的启示,能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传媒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文化产业新内涵以及网络与信息化的信用保障体系下,对文化产业集群中的多领域、多单位主体以及人才之问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互动共享与交流机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图搭建文化产业“产学研”与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的合作桥梁,探求建立有效的文化创意协同创新服务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专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探索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规划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作用,总结了相关高校文化创意专业规划与发展模式,提出了"同构——等价值"专业规划构想,阐述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6,(5):111-114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南阳文化资源厚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转型升级战略选择和有力抓手,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路径。南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创意园区建设滞后、创意能力不足、创意人才缺乏、资金瓶颈制约、产业引导和落实亟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只有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完善多类型投融资主体,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适时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众创空间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引导和落实,全力打造"创意名城""智慧南阳",才能为南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7.
创意写作学科引入中国已近10年,进一步推进创意写作中国化研究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创意写作中国化研究多集中于学科建构理论,而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论深耕非常有限。创意写作虽是“舶来品”,但有没有和中国文化深度融合的可能性?禅学与创意写作的中国化研究十分契合,禅学可以改变创意写作的思维方式,集中体现为“名相分离”和“能所对立”的改变;禅学也可以改变创意写作的观照方式,集中体现为“向外攀援”和“概念先行”的改变。把禅学引入创意写作的研究,“生活禅”引入创意写作实践,或可为世界创意写作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苏州评弹是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传承数百年的历史演进程中,传统评弹理论积淀了丰厚的成果,为今天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源。然而,因受历史和研究者的文化局限,以往的评弹理论尚存明显的欠缺与不足,而应用当今理论学术成果,拓展评弹学术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则可弥补以往评弹理论研究之不足。我们期待着以新兴学科理论研究推动评弹理论的发展,为评弹非遗传承与保护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正逐步替代传统产业而备受经济界的推崇,在全球陷入金融危机而难以自拔时,创意经济被视为“救命稻草”。文章通过研究高校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人才培养与研发平台,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与诚信合作,构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加速产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接现实,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属性与特点,科学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结构和目标定位,探求构建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间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创意氛围、人才和集聚等较为缺乏,但文化资源雄厚、后发优势可观。根据路径依赖理论,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应为:由分散走向集聚,由无序走向有序,由单一走向文化创意产业链,由本土走向国际,由单一学校培养模式走向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12.
苏州评弹是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传承数百年的历史演进程中,传统评弹理论积淀了丰厚的成果,为今天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源。然而,因受历史和研究者的文化局限,以往的评弹理论尚存明显的欠缺与不足,而应用当今理论学术成果,拓展评弹学术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则可弥补以往评弹理论研究之不足。我们期待着以新兴学科理论研究推动评弹理论的发展,为评弹非遗传承与保护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正逐渐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趋势。一些传统村落欲借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之势,大兴文化旅游之实。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地方和本土居民只重视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创意与传统村落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造成了创意产业与村落传统文化的割裂,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文章以贵州务川县龙潭古寨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解析创意与传统村落旅游融合发展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审视和反思古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提出加强文化原真性保护、培育创意人才、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缔造全景产业链,进而促进古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作为四川省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以园区化、楼宇化为载体,以抓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规模化、集聚化的发展格局。本文基于集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成都市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成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加强本土文化资源整合、大力引进与培育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以增强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湖南高校在艺术类专业创意人才教育中应转变以技能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教育;在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划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的"课题制"方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强调设计实践中高校如何与企业建立合作,打造"工作室"制度的共同研究机构;整合、利用网络共享的教育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合作教学与课程网络平台,从而促进教育的互动发展,为培养创意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已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常州旅游发展与文化创意的弥合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与实践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结合常州工学院旅游专业开办的实际情况,探索文化创意背景下常州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适合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应用型文化创意本科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7.
5月19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联合对原温州冶金厂的部分闲置厂房进行改造,打造成温州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学院路7#LOFT”,产业园通过引进、整合外地和本土的文化创意资源,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该项目的启动,也标志着温州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为背景,从分析皖东地区传统艺术创意产业化存在的创意能力欠缺、产品创新不佳,营销力度不足、品牌效应不强,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等问题入手,结合皖东地区民间传统艺术发展现状,从以品牌优势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旅游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与企业合作拓展文化产业链、多措并举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等方面,论述皖东地区发展民间艺术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以期能为相关部门制定皖东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周刊》是中国本土传媒人创办、以本土社会生活资讯为主体的杂志,经过十年摸索,《新周刊》确定了“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的基本定位。“观点供应商”是《新周刊》其他三个定位的前提。《新周刊》通过制造具有相当概括力的概念来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表达它对中国社会的意见与见识,从而在读者心目中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地位,迅速获得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基于芜湖本土文化背景.通过分析芜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因素,在保护、传承芜湖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其与芜湖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并与本土文化企业对接,培育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兴文化业态。通过进一步探讨芜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不断促进芜湖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升级和转型,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芜湖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