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先介绍了电子计算传统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简要分析了该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功能,指出冯诺伊曼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功能都可能由光器件实现,从而得出了未来光计算机必将出现的观点,并对光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研究 CFSM模型的自动机语义 ,提出一种从 CFSM到自动机转换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包含控制自动机、输入自动机、输出自动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系统 ,利用自动机的同步性模拟 CFSM的异步行为。本文的工作为进一步利用自动机理论和工具对 CFSM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冯·莱特是芬兰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现代道义逻辑的先驱。道义逻辑也叫规范逻辑。规范一词在道义逻辑的研究中以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从人类行为规范这一角度了解冯·莱特的道义逻辑思想与其它学科(如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哲学、语言学等)之间的渊源及联系。  相似文献   

4.
冯·莱特是芬兰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现代道义逻辑的先驱。道义逻辑也叫规范逻辑。规范一词在道义逻辑的研究中以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从人类行为规范这一角度了解冯·莱特的道义逻辑思想与其它学科(如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哲学、语言学等)之间的渊源及联系。  相似文献   

5.
自视为“五四后期人物”的思想家殷海光是20世纪后期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青年学子的精神导师。他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和冲突,最后又从冲突走向融合。此一过程尤其反映在理性与价值这两个维度上。首先,殷海光的主要研究旨趣不在自己的专业逻辑与分析哲学上,他的思考重心是人类文化普遍性在中国文化中如何实现,但其全部运思进路却又是从逻辑与分析哲学出发的。其次,殷海光的自由主义带有浓厚的道德意识,他认为自由民主观念有特定的道德内涵,包含有普遍性的道德价值,如个人尊严、个人人格的完美发展、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在这方面与英美传统的立场不同,保持了五四传统的特色。第三,殷海光生命前期的治学方法严守着逻辑实证论,在晚年时走出了逻辑经验论的限制,开始讨论属于心灵层面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等问题。第四,殷海光早年坚持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西化派激烈反传统的立场,到了晚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重大改变,这与他的视野主要转向了人的心灵问题及价值问题有关。殷海光内心蕴藏着强烈的价值意识,却以理性的追求为企向,在他的晚年这两个维度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6.
图灵的可计算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莱布尼兹、弗雷格和哥德尔对于人工语言研究的发展皆对图灵的可计算思想有影响。图灵在《论可计算数在判决性问题中的应用》中提到图灵机和通用计算机两个抽象机器,并描述了两种机器的基本结构以及运行方式,其中,通用计算机是现代计算机的原型。图灵的可计算思想从根本上影响了冯·诺依曼,并使得冯·诺依曼建造出人类第一台计算机。图灵对于现代计算机以及机器思维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不光是谈政治内容、思想倾向和典型化等问题,而且也对文艺作品形式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即两位导师谈到拉萨尔的剧本时首先谈的都是形式问题,并就剧本的形式因素做了许多具体的分析。马克思在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里,开始谈到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首先称赞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提倡和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是代表人物。他所提倡和运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分析方法呢?其实,他所提倡运用的并不是纯粹逻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而主要是柏拉图式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方式,这就限制了他逻辑分析方法的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颖清教授首次从理论高度对生物全息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但他对"生物全息律"的定义违背逻辑原则。"生物全息律"不是一个定律,而是至少包括如下五个定律在内的一组定律:细胞全能性定律、遗传势定律、叶—株空间特征关联定律、斑条性状分布定律、穴位分布全息律。  相似文献   

10.
弗雷格在其残篇《论逻辑的普遍性》中探讨了思想的普遍性问题,他引入了带有单个字母的辅助语言作为研究普遍性思想的桥梁,普遍性思想的结构分析及其真值条件是弗雷格未完成的内容。普遍性思想的构成部分都是不满足的;普遍性思想的真值条件可以通过理解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关系而直接把握,一阶量化理论是理解弗雷格残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具有丰富的、深刻的逻辑思想。他汲取了中国古往今来的有用的逻辑思想。并约之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逻辑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指导价值很高的逻辑思想。这些逻辑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和马克思主义逻辑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逻辑思想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逻辑体系方面,建立了一个分析现实矛盾的逻辑体系。毛泽东研究逻辑体系,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成单纯的学理,而是把它与现实思维紧密地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学科毕业生论文的假、大、空有历史和研究方法的原因.从实证类论文撰写起步是经济学研究者甚至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参考胡景北教授关于写实证类经济学论文的基本步骤,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模型构造,体现在国内现存的大量文献对经济模型的误选、滥用甚至误用上,作者就经济学实证类论文写作中的线性模型的构造提出了合理的步骤和方法,并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详细而有序地解析了如何构造所需要的计量模型——即针对研究对象从现实经济背景出发,构造所需要的函数并推导出理论方程,依据该理论方程设立计量模型,进而对待估参数进行精准解读,该方法在建立线性模型的过程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哲学视角探究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有助于重新肃清量子力学中存在争议的基本问题。关于量子力学是否完备的问题,自1935年至今仍处于被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直到晚年仍不赞同玻尔等学者对他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论证的驳斥,因为在他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得依靠逻辑。逻辑是关于推论的科学,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爱因斯坦的完备性论证是基于其认识论的本质而构建起来的推论。基于此,本文从完备性的内涵出发,从分析哲学视角考察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推理,揭示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即波函数Ψ和物理实在的对应关系的内在完备性、物理体系和物理实在的可描述性关系的外在完备性,并据此重新从分析哲学视角阐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相关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胡塞尔为了证明现象学的普遍性,提出了交互主体性理论,其中,他人的构造问题是一个重点。胡塞尔对他人的构造的论述是基于现象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先验世界内的;其关于他人的构造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意识的意向性和"结对"。胡塞尔的理论是成是败尚在争议,但他确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开始了对他人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奋荣的《动态偏好逻辑》虽然也以冯·莱特的《偏好逻辑》为逻辑起点,然而却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方法论上采用了最新的动态认知逻辑的研究方法;在模态的偏好逻辑的基础上给出了偏好逻辑的动态形式——动态偏好逻辑;利用优先序列对偏好的原因进行了刻画;对偏好和信念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市扩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理实体的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GeoObjectCA-Urban 模型。讨论了模型的三个构成要素:土地利用、交通和控制要素等元胞的表示方法和元胞 结构。着重分析了模型在构建过程中影响元胞状态的因子的简化和元胞状态的转化规则,给出了模型的实现方法,文章以义乌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普遍性”是弗雷格概念文字的初始符号。弗雷格有关“普遍性”的探讨其实是关于全称量词的探讨,他基于“普遍性”符号,从现代逻辑的视角对全称量词进行了说明。在这样的说明下,全称量词是表达思想的普遍性的语言标志,全称量词的涵义是思想的一部分,全称量词的意谓是二阶概念,它通过对个体域的限定,从而对(一阶)概念加以限制。运用概念文字,弗雷格揭示了自然语言中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句子的逻辑形式。借助于王路教授提出的句子图式,可以从语言、涵义和意谓三个层面分析弗雷格关于“普遍性”的思想。弗雷格的“普遍性”思想对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人们习惯于从认识论、辩证法的角度去进行研究,而很少从逻辑学的角度作考察。本文从三个层面探讨了蕴含在“两论”中的逻辑思想。作者提出,毛泽东在把认识过程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基础上,阐明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重要作用;他关于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矛盾运动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学说;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深刻地揭示了归纳与演绎的客观基础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J·B·福斯特深刻地批判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生态危机,他认定造成当今世界陷入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的最终祸根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更确切地说,就是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逻辑,他所指出的人类摆脱生态危机之路就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与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逻辑相对抗之路.  相似文献   

20.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他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经历了由强调"使某物显现"到强调"对象构造"的发展过程,这是意向性构成理论本身的自我完善,实质是方法论的创新.它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即本质的、描述的现象学向发生现象学即构造的、解释的现象学转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