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保钓运动"与左翼思潮 70年代初,左翼思潮开始复苏,复苏的契机就是1970年秋天的"保钓运动".1970年,美、日两国就归还冲绳问题进行磋商,美国准备于1972年将钓鱼岛与冲绳一并归还日本以及日本加紧在钓鱼岛群岛活动,激起了全球华人的愤怒,在留美学生、旅美华人和港台大学校园和民间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卫钓鱼岛运动."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占有优势。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战后美国历史的新阶段开始了。在风潮激荡的六十年代,新一代的青年代替五十年代“沉默的”一代,而加入了斗争。它构成了名曰“新左翼”运动的基础。在新条件下,新自由主义活跃起来,权术大为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左翼青年作家创作论稿》中的一章。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形成的左翼青年作家群,是左翼文学运动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支文学新军。他们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外国进步文学的影响,鲁迅等前辈作家的关怀,以及青年作家们自身的生活积累、艺术索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即从上述诸方面论述了左翼青年作家群崛起的原因,及其对三十年代文坛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论三十年代左翼青年作家群崛起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文(载本刊1992年第1期)的姐妹篇,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左翼青年作家群的小说创作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拓、人物刻画、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及某些局限性,进而指出:左翼青年作家群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结束了新文学史上“革命文学”的时代,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文学时期,完成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摘要】 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左翼政党作为一支生长在资本主义内部的反对力量,其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状况并形成了温和左翼、激进左翼和极端左翼三种具有典型性的理论流派。而指导思想主张多元化、政治目标主张超越化、价值取向主张普世化以及斗争方式主张和平化已成为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左翼政党发展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世界左翼政党的发展不仅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发展,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30年代左翼青年作家创作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前3篇分别发表于《扬州师院学报》1992年1、3期,1995年1-2期)。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述了左翼青年作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蕴与价值取向。认为他们的乡土小说作品力图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来探讨在时代变化和社会动荡中人民大众历史命运的倾向及人心的变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左翼青年作家们自身对乡土的精神依恋,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在现代乡土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最充分地显示了左翼文学作为30年代文学主潮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是美国犹太人社区中古老而富有影响力的全国性防御型组织。在苏联反犹主义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不但关注苏联犹太人命运,而且致力于切断美国犹太人与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为教育美国犹太人不懈努力。为此,在冷战爆发之初,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反共产主义活动。在犹太社区内部,排斥左翼或亲共产主义组织;在犹太社区外部,联系各类反共产主义非政府组织,并借助广播、出版物等手段,宣传反共产主义思想。在冷战意识形态话语权争斗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反共活动呈现出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冷战阴云拉开了序幕,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动荡性,且无可挽回地对英美两国左翼知识分子造成了巨大创伤。文章通过摹写安娜·沃尔夫、索尔·格林和汤姆·波特曼等左翼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的迷惘、挣扎与矛盾,以《金色笔记》具现了左翼内讧、麦卡锡主义和"左""右"思潮以及并行于英美左翼知识分子之间的多重创伤,描述他们由"分裂"走向"聚合"的艰难历程,同时成功勾勒出20世纪中叶复杂的道德风貌和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左翼恐怖组织由冷战时期的反政府游击队演变而来,活跃至今。从2002年起,哥伦比亚时任总统乌里韦政府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对恐怖组织进行了强硬的军事打击,也推动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左翼恐怖组织遭到重创,但仍然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哥伦比亚政府的越境打击也一度引发与邻国的外交危机。哥伦比亚政府想要真正消除恐怖主义威胁、实现国内和平,还需要经受艰难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美苏冷战的终结和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进入各种力量分化和重组的过渡期。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90年代后正不断地重塑其对外战略,以适应来自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两方面的巨大变革。本文拟就此评析美国在冷战后进行对外战略调整的背景,其对外战略的目标、手段和局限性。一、战略调整:基于冷战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得以摆脱冷战阴霾,重新制订其对外战略,以取代曾经长期实施的遏制战略。90年代以后,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相继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但事实上,迄今为止美国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新左翼运动在剧烈动荡中逐渐消沉,但桑塔格通过一系列的著述,表达对波兰问题、波黑冲突、反恐战争等美国试图掌控世界的敏感问题的独立见解,不懈地传载出当代美国左翼文学阵营的声音,体现了当代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公共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安全危机"影响下,美国官私组织在何为冷战以及如何赢得冷战方面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并在反击共产主义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合作。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福特基金会和亚洲基金会对美国官方冷战项目发挥了重大作用与影响。冷战促成了美国官私组织的目标趋同和长期合作;美国基金会在美国对外援助项目和文化交流项目中显示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冷战影响下,美国官私组织的海外教育援助目标均发生了"意识形态"转向。  相似文献   

13.
旅欧华侨华人青年的第一个全欧洲性代表组织"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简称"欧华青联",CYFE),于2011年5月17日在欧洲之都布鲁塞尔宣告正式成立。欧洲各国青年联会的代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两百多人,参加了当日的庆典大会。欧华青联于2010年12月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商业法庭正式注册为非盈利组织,理事会成员由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企业界的华人和科技界的留学人员、学者、工程师以及在欧洲生长的二三代华裔青年等各界杰出代表按一定比例组成。目前的团体会员有:比利时华人青年联合会,荷兰华人青年联合会,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英国华人青年联合会,西班牙华人青年联合会,德国华人青年联合会,捷克华侨华  相似文献   

14.
张天翼是三十年代初脱颖而出的左翼青年作家,曾被誉为左翼文坛的“新人”,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 作为左翼文坛的“新人”,张天翼的出现并受到重视,跟当时整个文坛的现状有密切的关系。正如胡风所说:“我们考察张天翼的作品在当时是怎样地受到了广大的欢迎,不应该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是一种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历史现象,它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国内发展。西方是冷战中的一个主角,要深入了解当代西方世界,就不能忽略对冷战史的研究。在冷战刚出现的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就推出了相关的论著。美国的冷战史学尤为发达,先后形成了“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和“后修正学派”等不同的解释框架,到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新冷战史学”。美国学者运用渐次解密的各国档案,借助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冷战的起源、机制和影响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多样化的观…  相似文献   

16.
张天翼是三十年代初脱颖而出的左翼青年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曾被誉为左翼文坛的。新人”。以后鲁迅先生又将他归入三十年代。最好的”、“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列。毫不夸张,作为闪耀在三十年代文艺天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张天翼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别人无法代替的特殊重要的地位。一作为左翼文坛的“新人”,张天翼的出现并受到重视,跟当时整个文坛的现状有密切的关系。胡风说:“我们考察张天翼的作品在当时是怎样地受到了广大的欢迎,不应该忘记了当时新生的文学要求在创作实践中找不到具体表现的苦闷,更不应该忘记了那要求是在进步的知识人底气氛里经过曲折而产生的”。二十年代末至三十  相似文献   

17.
从左翼与现代主义彼此嵌合的角度入手,梳理海外左翼作家刘大任的创作思想源流及其文学史脉络,思考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海外留学生保钓运动等重大事件对其文学生命的深远影响。刘大任描写1960年代台湾地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境况的长篇小说《浮游群落》蕴含着“另一种《青春之歌》”的成长小说特质,其中对1950—1960年代左翼思想潜流的挖掘具有时代寓言的历史意义。此外,短篇小说《且林市果》与鲁迅《在酒楼上》的对读展露出二者在处理革命记忆问题上的异同,以及刘大任对“鲁迅左翼”传统的承继与开拓。  相似文献   

18.
艾芜是三十年代在“左联”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左翼青年作家。从1931年冬在《文学月报》上发表成名作《人生哲学的一课》起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是艾芜的早期创作阶段。这个时期,他写出了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其朴实自然、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使自己截然区别于其他左翼作家,从而在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独树一帜。可是,对艾芜早期作品在创作方法上的基本倾向,评论界长期以来颇有异议。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看待前苏联在冷战中的作用和伟大功绩,分析了两大阵营内部矛盾和前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以冷战思维和冷战策略理论对以美国为主流的冷战结束论提出质疑,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客观事实和现状论述,冷战的存在和继续。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世界新秩序概念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世界新秩序是20世纪以来美国外交政策始终追寻但尚未实现的目标。冷战后,美国正式把建立世界新秩序确立为外交政策的原则,主要是由于冷战后国际局势发生的剧烈变化,尤其是90年代初海湾危机的出现,为美国建立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提供了有利时机。作为一种具有新泛美主义色彩的原则,世界新秩序概念主要是在冷战后新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美国所进行的一系列制止地区性武装侵略、组织集体行动和建立大国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