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背景下的文化诉求呈现出“商品性”、“不确定性”、“肤浅性”等特点,表现为大众文化追求逐渐向功利化、世俗化、平面化的审美趋向演进,纯粹精英的、超功利的东西越来越被人冷落,核心价值在多元纷争的场景中有所失落。这标示着当今媒介文化诉求的后现代性的否定意蕴,对后现代背景下的文化发展困境进行辩证审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台北)《中国论坛》1992年第32卷6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台湾新的一代在该地区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其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格。另外,由于中西文化的调和与融合,促进了台湾新的一代多种社会意识的形成。其表现有:传统儒家思想的世俗化、政治危机意识下的“西化”思潮、“实用主义”思想的弥漫、多种社会意识的形成等。这种多种社会意识决定了台湾新的一代在政治理念、行为倾向上的多元因素。它包括有:开放实务性、求稳求变的两重性、对传统的依恋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等。作者认为,台湾新的一代在政风格上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政治文化(重特权、顺从、他主、一元)的支配,转而取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平等、自由、自主、多元制衡)。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其在政治理念上的多元性格,决定了其在思维取向上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退休真好     
几年前,一位同事退休,数月之后相见,人瘦了一圈,面容憔悴,精神萎靡。我暗自诧异:莫非生病了?只听他叫苦不迭:“退休后,在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出去走走吧,又看见什么都烦。空虚、寂寞、孤独,像被世界抛弃了一般。除了失落,还是失落。”我笑了,戏谑道:“失落?失落什么?你又不是贪官。贪官退休了,没了特权,断了财源,满腹心事,欲语还休。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你失落了什么?无非是八小时的限制,工作的重负,人事的纠纷……”他打断我的话:“哎,你还不到时候,你不懂。”今年“五一”节,我退休了。真是从未有过…  相似文献   

4.
台湾经济之所以发展到今天人均收入1万3千美元的水平,资讯工业总产值居世界前列,让世人瞩目,他在其中扮演了不寻常的角色,人们把他与台湾经济发展“划等号”。 在台湾,他敢想、敢说、敢做,几乎垄断了台湾三十多年来的所有的进步观念,独占了老百姓对政府的所有信任。 1993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他也应邀参会,朱镕基还专门接见了他,倾听他的意见。 他——就是享有“台湾经济发展的建筑师”、台湾“科技教父”之称、如今已90高龄的李国鼎,一位从南京走出来的经济奇人——  相似文献   

5.
陈映真在台湾同时代作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是一个很特殊的思想型作家。他的笔穿梭于小说及政论等理论文字之间,他的思维积极地指向艺术之外的台湾乃至中国许多重大问题。他关怀祖国中国,对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沧桑传奇及其关系表现极大的兴趣;他作品中也一贯坚持关怀人,对人在不道德的历史中“如何做人”这一母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摘要]杨逵是台湾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50年代他在火烧岛监狱创作的多部话剧,与当时台湾盛行的空洞宣教的“反共抗俄”剧相比较,呈现出独特的现实内涵和艺术审美。这些剧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作家站在人道立场去维护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格与人性,在社会人生的真实描写中蕴涵着独立思考和理想憧憬,充满“台湾味”而又富于民族精神和世界视野。在1950年代台湾剧坛,正是杨逵在特殊境遇中创作的这些戏剧,传递了台湾现代戏剧精神,延续了“五四”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今年三月的台湾,围绕着该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更替,李登辉翻云覆雨。玩弄权谋,终于在3月18日把他带领了12年的国民党带下野,把他扶植了14年的“台独”势力扶上了台。 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席卷台湾全岛的民众抗议声中,在海内外中国人声讨“两国论”的浪潮中,李登辉终于在3月24日被赶下台。在中一统江山的历史必然进程中,留下台湾三月闹翻天这一段警世记载。  相似文献   

8.
帕慕克的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慕克的作品中,充满着忧伤的情绪,甚至已成为他自身创作的一种习惯。他的忧伤,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说,他的忧伤来自于“失落的集体记忆”,来自于土耳其在西化过程中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屠杀;而从个人角度来讲,他的忧伤又来自于中心感的丧失,由奥斯曼帝国文化衰微而滋生的中心感的失落,又衍生了自我中心感的失落,这二者交缠盘错,探寻自我中心的失落使其更加缅怀帝国的兴盛,而对帝国兴盛不复存在的慨叹,又加深了自我失落的伤痕。因此,在审视自己的伤痕后,帕慕克将文学,特别是苏菲文学,视为一种探寻中心,走出失落的尝试途径。沿着上述脉络,就帕慕克数部作品中忧伤情绪的发展和走向,作了一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旺中案”事件,解读台湾媒体话语权之争夺,侧面了解台湾媒体生态与媒介话语竞争现状,试图回答台湾媒体如何运用不同话语表达不同立场、呈现了怎样的媒介话语框架,并期望据此探究台湾媒介多元话语现象背后所体现的社会真实。  相似文献   

10.
仕途失意和爱情失落,使李商隐由早年的自我认同转向以后的认同迷惘。李商隐在他所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向人们展示了作为那个时代“多余人”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何斌在三百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是大大有功的一个人,但《台湾外纪》、《小腆纪年》、《聖武记》、康熙《台湾府志》都把他说成贪污荷兰人公款的罪犯,其事迹很少人加以注意,因参考比较中外文记载,略加考证如次。何斌,一作何廷斌,荷兰文记载作Banqua或Hophingua,盖闽南语“斌官”或“何斌官”的音译。黄宗羲《赐姓始末》云:“成功之败而归也,方谋所向。中途遇红夷船一只,其通事乃南安人,谓成功曰:公何不取台湾,公家之故士也。”此通事除何斌外没有第二人,因此知道他是福建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具有“百亿身价”的富豪中,有一个人很特别,青少年时,由于家贫,全凭自己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创业时,身无分文,从一名推销员做起;成功后,以自己的人生感悟作为经营理念;生活中,又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和平易近人的“普通人”。 他就是台湾天鑫集团机构董事长、台湾宝石协会名誉理事长张伊犁先生,目前旗下拥有12家分支企业及  相似文献   

13.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是目前困扰人类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许多生态作品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伯内特这位卓有成就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在其经典作品《秘密花园》中通过描写伊甸园的“失落——追寻——回归”和人的“流浪——救赎——复兴”历程,向人们阐释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从整体生态主义出发,探寻伊甸园的“失落”和人的“流浪”根源,寻求伊甸园的“回归”和人的“复兴”或许是对当今经济科技主导一切的反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董月玲 《社区》2015,(15):58-59
30多年前,一个美国人因对汉字感兴趣,去了台湾学习汉语。20多年前,他自费创建汉字字源网,为此穷困潦倒。3年前,沉寂近20年的他被中国网友发现,被称作“汉字叔叔”。随后,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中国过得“可敬又可怜”。3个月后,“汉字叔叔”的3年聘期将结束,他得赶紧找到新工作。这个美国人叫Richard Sears,中文名叫斯睿德。  相似文献   

15.
在“精神家园”失落的20世纪,东方作家大江健三郎以文学的方式努力探寻着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大江健三郎在创作中把东方的生存哲学与西方的存在主义相融合,形成他所特有的“东方存在主义”创作思想。他的小说,无论是在哲学思想或是文学艺术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方存在主义,为人类重建“精神家园”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詹仁雄是台湾金牌制作人,他制作的(康熙来了)红透半边天.以其特有的风趣幽默,让收视率一再地飙升。后来又知道有个叫“人二雄”的漫画家.他在内地发行的两本书《爱的自然现象》和《男人的205种脆弱》。风格也以搞怪著称,被称为继朱德庸后台湾漫画界第一人。没错,这个“人二雄”正是詹仁雄。  相似文献   

17.
在没有认真体味福克纳等美国南方作家的作品时,我们很纳闷,为什么在“迷惘的一代”作家纷纷前往欧洲的时候,福克纳却急不可耐地在圣诞节前从巴黎赶回故乡奥克斯福。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故乡情思,而且是一次重大的人生道路的抉择。他发现了现代人精神视觉的盲点,他找到了现代人失落了的宝贵精神财富——乡土意识。  相似文献   

18.
台湾大名人李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女儿出嫁那天,我对女婿的仇恨达到了极点,因为他抢走了我精心养育了20多年的最心爱的女儿,真恨不能一拳打扁他狗日的鼻梁……”老丈人与女婿,有时候关系就是这么微妙。但是,刘欢的老丈人卢华芳却见人就夸奖:“刘欢是世上少有的好女婿,我跟他除了翁婿关系,更像是一对好朋友……”  相似文献   

19.
蒋志高 《今日南国》2006,(10):59-61
“对我来说,当我离开总统宝座时,我充满更多的理想,比初进白宫时更加充满希望,并且坚信美国的好日子还在后面。”2001年美国东部时间1月18日晚上8时(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9时),克林顿发表了其离职演说。“美国法律限制总统只能担任两届是合理的,但是他在做完8年任期后就不得再连选连任,仍是一件憾事。”克林顿曾经说。的确,对于这位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来说,他的生活似乎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知道,他骨子里耐不住寂寞,只要他愿意,他依然能够成为大家的焦点。在经历了一段离职后的失落与孤寂后,他在白宫之外的舞台重新找了很多生活的乐趣,他的魅力依旧光芒四射。正如有人所说:“如果同他站在同一个房间中,你会发现他会吸掉所有的氧气,他就像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一样,会夺走所有人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