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我藏有几千本书,平时乱堆乱放,每每为找要用的书而烦,唯独萧先生的书很容易找到,因为我总是将他的三部《吹沙集》放在我书架的显著位置,一眼就能看到。为了撰文纪念萧先生90冥诞,我从书架上取下三部《吹沙集》翻阅,希望先确立一个泛泛的论题,再仔细研读与之有关的论文。再三翻阅之后,我决定写研读萧萐父先生佛学研究论著体会方面的文章。之所以从这个方面写文纪念萧先生90诞辰,是因为我认为对萧先生佛学方面的研究,我们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不利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萧先生的学术思想。这只要对萧先生的学术有全面的了解,就不难理解。正如师门学兄所强调的,萧先生  相似文献   

2.
易经的文化源头价值及“管理易”的历史出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的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着历代经学家、玄学家、理学家注易、解易、研易的传统思路,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形成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性、交叉性研究模式.国际国内易学者不断倡导对易学"极深研几",象数易、科学易、考古易、占卜易、人文易以及管理易等不同易类之探研,皆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但富有现实意义的"管理易"研究十分薄弱.因而,"易经管理"这一"援<易>以为说"的钩沉论题,要求研究者必须站在哲学诠释学的立场上,定位于易学与现代精神契合的高度,着眼于世界经济国际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兼容化的时代形势,带着现代管理的实际问题探入到<周易>这座神秘的殿堂中去,以求新弋获.  相似文献   

3.
吉文辉,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名誉馆长,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图书馆管理与研究工作。在文献学专业与中医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外,对中国传统文化易学、哲学、史学、文学、佛学、文字学等都有广泛的兴趣和研究。主编的专著有《中医古籍版本学》、《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医学文化基础》,发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28日至31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论坛暨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辽宁省政府人民礼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30余篇,涉及易学总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易学史新探、易卦经传新解、易学与科学、易图谶纬研究、易学与风水学、易学与生态文明、易学与医学、易学与思维模式等众多领域,充分体现了"学与用的结合,古与今的融通"的宗旨。本届大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对弘扬易学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2005年已由黄山书社全部推出,受到学界关注。他们要把研究推向深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①;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支持下,他们又将撰写6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这就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的《总论卷》、《历史思维卷》、《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的易学与史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夫之把易学与史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说历史的兴亡之理 ,论几千年的兴亡得失荣辱消长之故 ,显示其深邃的史学哲理性 ,把中国史学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王夫之以易学的通变的观点 ,从历史大势出发 ,总结历史 ;强调历史经验教训是和一定条件相联系。王夫之的易学成就造就出他的史学的特色。王夫之重义理而不废象数 ;以史证易、以易理释史 ,又以史的眼光评析易学流变 ,从而为他的易学提供了历史的说明。只有把王夫之易学与史学作为一个整体把握 ,才能对船山学术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沈括在图书易、数理易和儒理易盛行的两宋时期,将易学研究与天文、历法等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为易学研究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论证了古人在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易学研究带来新视角、注入新活力,为《周易》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与其他知识的结合树立了典范,同时也体现了他在科学视域与传统理论思维融合下的彷徨。  相似文献   

8.
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2005年已由黄山书社全部推出,受到学界关注。他们要把研究推向深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①;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支持下,他们又将撰写6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这就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的《总论卷》、《历史思维卷》、《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描写了二十世纪末的西京文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况,对传统的道德和人文关系做了颠覆性的思考。他极力想表现出二十世纪末西京的人文生态状况,寻找西京的病症,但世纪末的西京,社会危机四伏。文化危机、社会信仰危机与社会信用危机相互交织,再也难觅昔日的辉煌与胜景,因此西京便成了人文俱废、气数已尽的"废都"。  相似文献   

10.
江永是清代有开宗立派之功的一代学术宗师,他于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尤其在典章制度、天文历法、语言文字学诸方面成就非凡,独步当时。但目前学界对其史学的研究尚付阙如,尤其忽略了他在乾隆二十年前后集中撰写的几部史学类著作,其中《孔子年谱》及诸考、《考订朱子世家》《兰陵萧氏二书》是江永围绕孔子、朱子、萧氏宗族前贤等历史人物撰写的人物传记类著述。在纂修志书、董理家谱过程中,他适应现实需求,厚积薄发,又编制修订了《历代纪元部表》《春秋地理考实》《四书典林》《四书古人典林》等数部工具书性质的史类著述。在史学研习中,江永以经证史,以史通经,经史贯通,不乏创见。通过对今存江氏史学著述的挖掘、爬梳和研究,既可拓展对江永学术思想丰富性的认知,也可以江永的史学研究作为切入点,一窥清代学术中的经史互动现象。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是宋代的易学名家,一生既辨《易》,又解《易》。他采用问答体,通过选解方式,注重从义理角度阐发《易》经,其方法则是“推天地之理以明人事之始终”;欧阳修解《易》,有比附人事、喜欢议论、主张经世三个特点,可见他对宋代易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黎遂球的易学著作,只存《周易爻物当名》一书,其易学思想亦见于《莲须阁集》。黎遂球的易学思想通常被归入史事易学,他本人往往也被当作史事易学的一个代表人物。但是黎遂球的史学思想并没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倒是他的解易方法和易学思想值得关注。黎遂球注重以象明理,注意解易的逻辑一贯性,其学以说理为本,以援史为末,有较高的抽象性。黎遂球是一个有贡献的易学家。  相似文献   

13.
俞樾沿袭乾嘉易学之学风,从象数和训诂两个层面对汉易做了深入的探索。就象数而言,整合了荀爽、虞翻升降说和旁通说,提出了穷通变化说;通过解构汉易卦变说,提出了"非反对则旁通"的刚柔相易说与"八纯卦和八交卦"的变卦说;发现汉代卦气说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辨析和修正;秉承了汉易的思路,以象解《易》,贯通经文。就训诂而言,他以"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为解经要旨,将文字训诂运用于解《易》之中,提出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俞氏易学迎合了晚清经学汉宋兼采的特点,折中汉宋象数之学,重建以训诂兼象数的汉代易学。俞樾成为乾嘉以后汉易研究最有成就的易学家,对于后世汉易传承和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万里的易学思想在宋代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周易》一书是圣人通变之书 ,在研究《周易》时以古鉴今 ,古为今用 ,思考现实的问题和南宋王朝的命运。同时 ,善用以史证易的方法。他认为易之道是天理。当然 ,他的易学观有浓厚的理学家的色彩 ,有时以《周易》为儒家的政治思想作注脚。从整体看 ,杨万里的易学思想重视适用 ,重视总结历代王朝兴亡成败的规律以利当世 ,有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易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源的易著、易论以及《周易》经传对魏源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魏源的《易象微》一书虽已佚,但可考知其主旨是批评东汉古文易蔽于象数,肯定西汉今交易的通经致用,其写作时间当在道光十年以后,其《庸易通义》一文当作于道光元年左右。魏源对《周易》的作者、性质、哲理、易学的源流诸问题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其中以论《易》与《老》、兵家、黄老之学的关系最为精辟。他的改革思想、实学思想、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易》的交易观、实用操作性和阴阳说。研究魏源思想,应该重视魏源的易学。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著有许多著作,而在《清代学术概论》、《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著作中集中了其易学思想,他重视《易》义理的阐释,也不否认《易》的占筮,他强调"卦起源于谁画无法确定",认定"十翼"不都是孔子所作,又根据《易》是不同时代、不同人所作而认为《易》是很凌乱的。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是文论,《史通》是史学,何以一部文论作品会对一部史学著作产生深刻影响?其具体影响又是什么呢?刘知幾在认真分析《文心雕龙》何以产生的基础上,第一次大量引用《文心雕龙》、并明确标注刘勰之名及其著作.实际上,并非《文心雕龙·史传》篇,而是刘勰对"文"的基本观念,使得刘知幾找到了史学的安身立命之所,找到了可以一显身手的天地.《文心雕龙》所谓"文之为德也大矣"的理念,被刘知幾贯彻到史学观念之中,其"远矣大矣"的"文"正相当于"史";刘勰对晋宋以来"文体解散"的批判则成了刘知幾的理论武器,被他巧妙地运用到了史学理论的建树上,形成"文之将史,其流一焉"的观念.刘知幾是一个相当高明的学生,他大量采择刘勰的文词,运用刘勰的思想理论,却完成了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史学著作.《文心雕龙》的文章观念笼罩《史通》,却并未将其淹没,而是最终成就了文史双美的佳话,这正是中国文论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蔡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易经蒙引》为其代表作。蔡清通过解读朱熹《本义》,提出了三易之说,认为易有三易,有天地之易、吾身之易、《易》书之易。三易皆为一阴一阳,贯穿着变化之理。天地之易与吾身之易是先天客观之易,而《易》书之易则是后天圣人之易。《易》书模写天地之易和吾身之易,是天地人身之易之影子。《易》书有至微之理和至著之象,象寓于理中,理寓于象中,至著之象与至微之理融为一体。蔡清接受朱子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但却淡化其卜筮作用,主张道义配祸福。蔡清的易学观不是简单的叙述朱子易学,而是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和超越了朱子之学,成为当时朱子易学研究的重镇。蔡清的易学观在明代乃至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道周是明末易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易学具有综合性、原创性、体系性、实践性等特色,在中国易学史上罕见而少人能解,明清以来褒贬不一。李世熊、方以智、黄宗羲、孙奇逢等人对黄道周的易学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但李光地等对其特别是《三易洞玑》有诸多批评。总体来看,《易象正》正面肯定较多,《三易洞玑》负面批评较多。《四库全书》把《易象正》收入经部易类,把《三易洞玑》收入子部术数类,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应该说基本上代表了学界主流对黄道周易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孝经》一书,正文仅1 800余字,但地位极为特殊。有学者认为《孝经》之称为"经"尚在汉代立太学讲《五经》之前,其意义重大尚在各经之上,有"大本"、"总会"之称,可谓经中之经。"学"、"教"、"孝"三字形、音、义均有其相同的形态,即均与"爻"字相关,解为上行下效之"效"。父祖行,子孙效;圣人行,贤人效。凡我华夏子孙,当以承接文化传统为孝。孔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删述《诗》《书》,殿以《孝经》,其意欲以绍述三代文明为期许,以承接神州固有文化传统为胸怀,此则孔子之"孝"也,孔子之"作"也,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