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明鲁王败亡舟山,张名振拥兵抗清,三入长江,无功而返,后猝死于军中,部属在舟山为之建墓立碑.三百年来江山陵替,其墓几毁几建.如今墓已平,碑尚存,疑非真迹.往事沧桑,供人凭吊,也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1657年(清顺治14年)顾炎武只身北上,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活动了整整二十五年,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岁月。顾炎武到北方去是因为避祸保身的需要,还是出于抗清斗争的考虑。弄清这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顾氏本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关系到我们用什么思想和方法去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是非问题。列宁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真正获得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被  相似文献   

3.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的窑工银,其数可见窑工规模;其动支和来源,则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清兵于顺治二年九月定饶州。顺治八年正月,“江西进额造龙碗”,因“动用人夫,苦累驿遽递”被停止①。顺治十一年奉旨烧造龙缸,十六年烧造栏板,均未成。康熙十年又烧造祭器等项②。在20余年内,景德镇经历了闽兵之役、金声桓之役和顺治十六年的士兵之乱,  相似文献   

4.
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秋到山东,顾炎武此后有21年的时间或长或短地居住于山东境内。顾炎武在山东的交游学术活动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对其在即墨的情况却少有提及。考察顾炎武的即墨之行,梳理并展示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活动,挖掘其诗文创作对即墨本地及其本人的意义,可以加深对顾炎武及明末清初莱州府即墨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一书作为清代金石学之滥觞,奠定了其在清代金石学研究中的开山地位。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将顾炎武行迹与该书所记碑刻所在地相互参考,辅之以诗史互证的方法,可初步考索出顾炎武自顺治十三年(1656)至康熙十八年(1679)这二十三年间在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访碑情况。囿于材料,顾炎武顺治十三年之前是否进行过专门访碑尚待考证,但康熙十八年登嵩山确为其访碑之终。顾炎武正是通过实地考察、旁搜博采才占有了第一手资料,为其金石学研究和《金石文字记》成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夏之旭是明末江南抗清义师领袖夏允彝之兄。在清兵过江后,参加了抗清义师。夏允彝殉难后,又与侄儿夏完淳一起从事秘密的抗清活动。但他的抗清事迹,却因殉难时自书的《绝命词》之故,披上了一层迷雾,致使后人辨析不清,产生误解。加之同时代人所留的史料,皆因各种原因而语焉不详,故使这位抗清义士的生平事迹一直汉没不闻。本文通过一些明遗民所记的史料,一一加以辨析。确认了夏之旭生平中的主要活动和事迹,从而扫除了落在他身上的历史尘埃,还了他的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明成祖朱棣生于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宋龙凤六年),死于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他十一岁封燕王,二十二岁就藩北平,至建文元年(1399年)发起“靖难之役”时,已经四十多岁。尽管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二十二年之中,但是以前的这四十年,不仅占了朱棣一生的大半时间,而且与他发起“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许多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这一点过去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加上朱棣夺位后,对这段历史颇多忌讳,特意改窜《明太祖实录》,至使史实湮没,面目多非。我们从一些有关资料中搜集综合,分析他在这一段时间里的活动概况,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朱棣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明朝末年闽南海盗郑芝龙为朝廷招抚,积功至福建地方最高武官,着意培养长子郑成功学习儒家文化。郑成功21岁时由南安县入南京太学,进一步接受了传统思想的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当确立于是时。此后他一反其父所为,坚决抗清,在东南积极从事武装斗争。西元1659年郑成功率大军北伐,经东海入长江,进围南京,终功败垂成。一般均认为郑成功轻敌,中清廷守城官员的缓兵之计。而他只在南京的北面和西面围城,致使清之援军不断从东、南两面源源进入城内,这应也是他南都之役败北的原因。其所以仅布军于南京城之北、之西,亦缘于其水军特点。自清代迄今,记叙或研究郑成功的论著之有失误,皆与不谙南京地理有关,故本文详考此役的地名。  相似文献   

9.
吴伯娅 《中华魂》2013,(14):30-32
满族第一大词人 纳兰性德,姓纳喇氏(又译作纳兰氏),原名成德,后为避太子讳(胤初初名保成)改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55年1月),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1685年7月),得年30岁。他是清初词坛上的名家,满族第一大词人。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与山西平阳府有密切联系,康熙元年(1662)冬,顾炎武至平阳府,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病逝 于平阳府曲沃县,期间二出二进平阳府,对平阳府各县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进行了详实记载、考证和纠谬,为我们留下了研究明 代平阳府的重要资料,体现了顾炎武致力于纠正晚明空疏虚浮学风,立志开经世致用实学之路的精神,也体现了顾炎武考史鉴 今的学术理念。而从顾炎武在平阳府的诗歌创作中可以体会到先生的亡国之痛和一心复国、不仕贰朝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论瞿式耜     
瞿式耜,字伯略,一字起田,别号稼轩。生于1590年(明万历十七年),卒于1650年(清顺治七年)。江苏常熟人。他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坚持抗清斗争的著名人物。古人对瞿式耜的评价是充分肯定的,有人把他比作诸葛亮和岳飞;也有人把他比作宗泽和李纲;更有人把他比作文天祥和史可法。把他的《浩气吟》比  相似文献   

12.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因生平景仰文天祥及其弟子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原籍昆山有亭林湖,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他十四岁时参加当时东南一带的进步社会组织——“复社”。1645年,清兵渡江,南明弘光朝灭亡,鲁王在绍兴监国,要他担任兵部司务,因清兵压境,嗣母王氏绝食死,未及前往,遗命他“毋为异姓臣子”。他在抗清活动中,由于汉奸陷害,几次遭到危险。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清政府对台湾郑氏关系之先,首先要交代几句关于郑成功一家在去台湾以前,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达十八年之久,即使在其父郑芝龙降清以后,清政府进行多次劝降,而郑成功始终不渝地拥戴唐王聿键、鲁王以海,并保持与桂王由榔的联系,并没有放弃抗清斗争到底的决心。顺治十八年间,清政府全力以赴地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民起义军进行武装镇压,同样,对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也进行过多次的生死搏斗。1659年(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发动的最后一次夺取南京的大进军,只是由于水陆调度失宜,与南明桂王方面李定国军配合不及时,竟以全军覆败、退回海岛告一结束。可以说,十八年间,清政府与郑氏兵戎相见,迄无已时。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新旧王朝交替,钱谦益和朱彝尊的生活道路也发发生重要转折,前者在清兵占领南京时主动迎降,靦颜事敌;后者身为旧朝故相之裔,痛感朱明覆灭,秘密参加抗清斗争活动。但是,时移世迁,历史又让二人发生戏剧性转变,谦益由降清而抗清,彝尊则由抗清而  相似文献   

15.
自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年)至十一年(一六五四年),清政府与郑成功之间进行了三次和谈活动,本文着重考察郑芝龙在和谈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可悲的下场。一、清政府借父胁子三次议和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年),郑成功恢复厦门后,于五月(阴历,下同)发动了对漳属各县的进攻,至翌年四月,先后攻克漳浦、云霄、诏安、海澄、平和、长泰、南靖各厅县,大败浙闽总督陈锦马步数万大军于江东桥,围困漳州府城。同时,湖南、四川、  相似文献   

16.
一张竹坡(1670—1698),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今徐州铜山县人。出身于仕宦之家。祖父张垣,崇祯末年武举人,曾在抗清将领高杰属下任河南归德府管粮通判,清兵陷归德,壮烈殉国。伯父名张胆,他与父亲张垣同科中举,并同时在归德府任城守参将。后降清,以军功官至督标中军副将。顺治十一年解甲归里,死时竹坡已二十一岁。二伯父名张铎,以恩荫除内翰林官。后补汉阳太守。能诗文,有《草堂诗集》。卒时竹坡二十五岁。竹坡的父亲名张(?),未曾出仕,奉母家居,“挟不世之才,负泉石之癖,多蓄异书古器,以啸  相似文献   

17.
毕永年评传     
毕永年是清末一个富有叛逆性格的文人,在哥老会中任"龙头"之职,曾经参与戊戌变法之事,后至日本与孙中山联络,奔走革命。他密切联系长江哥老会,促进了会党与革命派、保皇派的联合。他参与保皇派自立会、自立军事务,参加革命派惠州起义,他所联络的哥老会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各种原因,他弃自立会而去,惠州起义亦告失败。失望之余,他削发遁世,最终复萌反满之志,密谋再起,于1901年被清军乱刀砍死。毕永年经历丰富,事迹扑朔迷离,为革命奔波一生。  相似文献   

18.
顺治十四年,冒襄于南京举行了丁酉世盟高会,大会故交同盟子弟.雅集上众人共同抒发了故国之思及抗清思变的愿望,造成集体拒绝参加江南乡试的政治影响.然而由于同盟后人的敌国之思终究存在隔闵、抗争思想不够坚决及难以抗拒现实利益的诱惑,使得拒绝参加清廷科考只能是暂时性的偶发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一罗禅征伐问题,是清代前期(至1840年)中朝关系史上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7世纪50年代,亦即朝鲜孝宗年间,李朝政府曾连续两次协助清政府讨伐入侵的罗禅。这对我国一般读者,也许感到陌生。其实,它便是我国清初顺治年间剿灭沙俄斯捷潘诺夫匪帮的两次战斗:第一次是1654年(顺治十一年)击溃斯捷潘诺夫匪帮的松花江战斗;第二次是1658年(顺治十三年)打败沙俄入侵者并击毙匪首斯捷潘诺夫的黑龙江战斗。在这两次战斗中,李朝应清政府之邀,先后派出由边岌率领的一百名鸟枪手和申浏率领的二百名鸟枪手,协助我国军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与《明史》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与《明史》编纂赵连稳清朝“定鼎燕京”伊始,即于顺治二年(1645年)下诏开馆修(明史),中经康熙、雍正两朝,至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历时90余年。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与编修、审定、总揽其成,“阴操总裁之柄”,梁启超评论此事时说:“现行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